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们为什么这样思考 那样工作

我们为什么这样思考 那样工作

  • 字数: 17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勇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822430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5大维度拆解职场精进秘诀4种动物性格 深入理解自己 精准洞悉他人 多角度、立体化地应对职场问题和人际交往的挑战 一本每个职场人都需要且都能有所收获的自我成长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发现性格的密码、拿下理想offer、打造职场适应力、提高个人竞争力、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五大维度展开,详细分析了一套适用于当代职场人的心理学测评方法一一性格“四分法”,并结合具体案例层层剖析,帮助读者明晰自身的性格倾向和行为偏好,并洞悉他人的思维与行为模式,通过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更准确的认知和理解,做出针对性的有效调整,达成工作中的顺畅沟通和有效配合,提高个性与职业的匹配度,实现自我价值优选化并收获个人成长。
目录
推荐序
怎样阅读本书
前言
第1章解锁性格的密码
01发现你的性格优势FromAtoA+
02何谓性格
03性格测试工具介绍
04性格四分法之代表动物
05如何洞悉别人的性格
第2章拿下理想Offer
01如何选择职业方向
02脱颖而出的简历
03高效的面试技巧
第3章打造职场适应力
01不做团队中的异类
02试用期的坑你不要踩
03化压力为动力
第4章提高个人竞争力
01绩效目标设定指南
02创造时间
03工作中的干戈和玉帛
04从助理到销售的蜕变
第5章自我认知的深化和成长
01“孔雀”激情满满的鼓舞者
02“老虎”高瞻强势的领导者
03“猫头鹰”头脑冷静的执行者
04“小浣熊”值得信赖的合作者
写在结尾的话
附录性格四分法测试
摘要
     古今成才论概述 在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中,自春秋时期开始,儒家文化就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儒家倡导“仁”和“宽容”,就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善待周围的人,以包容的心态去吸纳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对于这些观点,绝大多数人说起来都会点头称是,但在现实当中能够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要能够真正接受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做事方法,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对那些胸怀宽广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园丁”对我们的“修枝剪叶”,他们试图把我们都修整成齐刷刷的草坪。在印象中,凡是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和事,我们都会用相对负面的词去描述。比如:这个人的性格太张扬,这个人的性格很固执,这个人的性格太强势,这个人的性格太软弱、这个人的脑袋像块木头;这件事有点儿蹊跷,这件事太不符合常理,这件事怎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或是一个个体,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要学会善待这种种的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会体现在这个民族的信仰、风俗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狭隘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妄断其他民族文化的好坏优劣。比如:我们中华民族多信仰佛教、推崇儒家文化,如果与一个信仰其他宗教、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的民族交往,就应持互尊互重的心态去交流。 每家企业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会体现在这个企业的价值观和管理方式上。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其他企业的文化。比如:一家推崇创新产品、灵活运作的企业,如果与一家推崇恪守传统、稳健经营的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就应持相互取长的心态去共享平台和资源。 同样,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相异的做事方式。一个思维缜密、逻辑性强的人不应轻易地认为一个思维活跃、做事创新的人不靠谱、没头脑。同样,一个果断强势、做事以结果为导向的人不应轻易地认为一个情感细腻、做事周全的人太拖沓、效率低。 正是由于对上述种种不同的宽容和善待,不同时代体现出了不同时代的“人才价值观”。古往今来,对于人才的定义及如何能成为人才,众说纷纭。且不说古人是如何定义的,就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就经历了若干个阶段:从最初人们对专业知识的渴望、研究和学习,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有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所提出的“人的成功,只有不到15%是因为他的技术知识,而其他的85%则是因为他的人际交往或沟通能力”,再到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风靡一时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好习惯》的作者美国有名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博士所提出的“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取决于冰山的一角,即表面的沟通及社交能力,而是来自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部分,即一个人的品格”,以及目前在财富500强的企业中盛行的“素质理论”。 作为曾在跨国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咨询工作以及创业多年的我,也一直在关心和研究这个问题,在这里也非常希望和大家进行交流。记得达尔文曾经说过“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同时代我国诗人龚自珍也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如此相异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所孕育出的理论运用在人才的选用上竟惊人的相似。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