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风行不息
字数: 23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任健
出版日期: 2021-10-01
商品条码: 978720311952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风行不息》收录的文章多为近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在阅读与教学中的思考,故在整理中也将文集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爱在心间、“我”在何方、感悟生活、人在旅途、读书之思、我与语文。每个部分都收入散文若干篇。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爱在心间
永远的怀念
年关之思
一帆风雨路三千
夜曲
学会爱
随不随意
家有“暖男”
家有儿女
慢点!
第二章 “我”在何方
“我”是谁
我
在路上
随心而行
第三章 感悟生活
岁暮怀想
我为什么来北京
不惑之获
生活琐记
寒冬暖意
雪中漫想
远心居
知己
对话青春
走出静默
回归
跨年回忆
关于正能量
第四章 人在旅途
老舍茶馆
寻访地坛
赏春
再游圆明园
古北二日
太行山行
天津行
内蒙古之旅
偶遇
自然的高度
澳洲行记
第五章 读书之思
我的阅读史
水上的人生
人生不过如此
眼中世界心底乾坤
狱中激情
“韦小宝”之思
重要的事
棘刺下的歌唱
迷失
第六章 我与语文
浴血而生
语文是什么
语文之“情”
语文的生长力
学理之辩
公开课之我见
我思故我在
一节课引发的思考
也谈文本细读
研究会三周年
摘要
又是一个新年了。 这已是第五个新年,五年问,每到新年,家无尊长的悲凉凄惶之感便会弥漫在我与爱人心间。也是在这时,“家有老人是块宝”的古训才那样真切地被我们感知着。 与爱人相识相爱后,他曾郑重地告知我:“我有三位老人要奉养,你可要想清楚了。”却不料,我们还未真正尽到奉养之劳,三位老人竞于几年问先后离世,婆婆去世时,我嫁来才不过七年。总想写点文字来纪念这三位曾在我生命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的老人,可叹一支拙笔无法曲尽心意,但依然想要记录点什么,难传其神,便只描其形吧。 怀念婆婆 想给已过世的婆婆写一点文字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别人总说婆媳关系如何难处,矛盾如何尖锐,我却从未感受过,如果有,现在想来,多半源于我的自私,与婆婆无涉。 婆婆的聪明能干,我大概不及半分,她特别善用心思,在我这里视为莫大难题之事,在她那里都能极轻松地巧妙化解。十年过去了,很多细节我早已遗忘,只记得婆婆每日拖着矮胖的身躯在厨房忙碌,只一会儿功夫,一切收拾妥当,厨房永远是那么整洁,几乎没留下做饭的痕迹。婆婆与我交集最多的地方便是厨房,初为人妇时,婆婆总是有意识地教导我,菜刀如何放置,切菜时如何才能既快又不伤手,如何控制饭量,等等,然而.粗心马虎的我从来志不在此,对婆婆的教导从来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此后,婆婆大概意识到了我之朽木不可雕,便不再教我。而从未如她所愿做好过的我,至今却仍记得她一次次重复的那些话语,并渐渐将那些动作做得习以为常了。 婆婆在世时很少与我们一起住,她与公公两个人住在村子里的旧屋中。第一次跟随爱人去那旧屋,不免有些许的失望,从来住惯了高门大院的我,看不上那低矮的平房、低洼的门楼。然而此后,那座小院留给我的,却尽是温馨:新婚后的甜蜜,每晚公婆与我们一起看电视、嗑瓜子的闲适,门前自留地中生长着绿油油的各样蔬菜。这些都让我在不知觉中感受着一份真正的家的温暖,这是我在自己的家中未曾感受到的。我们家的亲子关系、兄弟姐妹问的关系相对要疏离得多,这让我从小便很独立,对任何人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在这个我后来的家中,我才真正感受到了浓于水的亲情。婆婆总是会对我说,也会对她的几个女儿说:“媳妇女儿都是一样的,都是我的亲人,你们也要好好相处。”她也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从未让我在这个家中感受过后来者的不适,而我的三个姑姐,更是比我自己的姐姐对我都亲善友好得多,我的一双儿女,便都是她们帮着我带大的。这不能不说是婆婆以她自身之正泽及后辈了。 我常想,若婆婆生于如今的时代,可以读书识字、走南闯北,她定是少见的女强人。据说老公的一位堂姐出生时多长了一个小脚趾,婆婆去看时,一刀下去,截掉了那多余的肉趾,迅速处理了伤口,那位堂姐如今一切健康。这故事听得我有些心惊肉跳,虽然隐隐感觉这样的做法过于冒险,但那份勇气着实令我惊叹不已。还听说,婆婆嫁来后,这个弟兄六人的大家庭还在一个大院中生活,二十几个人的大家庭全仗婆婆一人操持,而她不仅将一切安排得有条不紊,还主持操办了弟妹六人的婚事,还帮忙照看孩子,在我看来,这几乎便是传奇了。但这一切都不是虚构,我自己就亲眼见证了婆婆将姑姐、大伯的孩子一个个拉扯大,更让这些孩子在她身边都成长得那么健康、茁壮。倒是我自己无福消受,女儿小的时候,每回村里就会皮肤过敏;而儿子出生时,婆婆早已过世五六年了。 婆婆的去世是一场意外,也是我与爱人长久的心上的痛,专享可以稍作安慰的是她离世前的那一年,我在北京,爱人带她与女儿来北京看我,我们同去北海划船,去动物园,去天安门前合影,又同坐飞机返回。那是婆婆第一次坐飞机,很可惜,已是暮色沉沉,婆婆竞未能看到天上的奇景,即便如此,那张与飞机的合影也被她放人相框内炫耀了许久。 常常会想:如果婆婆还在…… 然而,一切如果都只是逝去后的追怀。 我的公公 婆婆在我的印象中总是那么慈爱,公公却以他严肃认真的姿容让我敬重,同时又似与我隔着万水千山。 婚前,第一次跟随爱人去他家,公公将他叫去,嘱咐他,既然都带我来了家里,就一定要对我负责任,不能三心二意。爱人的转述让我几乎感动得落泪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公公少言寡语、不苟言笑,但内心同样慈爱,吃饭时,总会时不时地告诉我:“把菜夹上,多吃点。”仿佛我永远是那个还没进家门的新媳妇。但除此,便没有太多的话,而我,偏也是不会奉承之人,于是,我们的交集便几乎只限于饭桌之上了。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