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重返

重返"史诗剧场" 布莱希特戏剧研究

  • 字数: 20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姚佳根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981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对于布莱希特的戏剧理想追求,需从其舞台整体构想中探析其理论主张的内在目标。布莱希特戏剧具有艺术之外更宏大的愿景,即参与社会模式的改造实践,因而他必须改革戏剧的功能以适应这一社会任务,并以“陌生化”为美学原则,试验各类舞台艺术手段,达到促使观众思考的目的,引导他们行动起来。强调回到史诗剧场本身,是从戏剧家的艺术活动中提炼出一条“社会任务——戏剧功能——艺术手段”的内在表述路径,从而加深对其戏剧特征的理解。
目录
第一章 以布莱希特为镜——当代戏剧“转型期”观念审辨
第一节 “形式先行主义”——对布莱希特的“误读”
第二节 “写意戏剧观”——中国戏剧家的本土美学意识
第三节 布莱希特研究——理论批评界的转向
第二章 布莱希特的戏剧革新命题
第一节 理性与批判的立场——布莱希特的观众意识
第二节 教育与娱乐的统一——布莱希特的戏剧功能论
一 剧场中的教育与学习
二 “共鸣”功能的弱化
三 教育与娱乐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演出的“陌生化”——布莱希特的舞台艺术手段
一 表演的“陌生化”
二 音乐、舞美的“陌生化”
三 剧本创作的“陌生化”
第三章 布莱希特戏剧作品的“史诗”特征
第一节 “戏剧性”与“叙述性”——史诗剧的本体与风格之别
一 “叙述”与“动作”
二 场面·“三一律”·情境
第二节 布莱希特戏剧的“史诗性”
一 史诗剧的“一般世界情况”
二 史诗剧的“英雄”
三 史诗剧结构的“穿插性”
第四章 布莱希特“史诗剧”作品分析
第一节 虚伪堕落冲突的社会
一 “资产阶级的观念”——《三毛钱歌剧》剧作分析
二 从天堂到人间——《屠宰场的圣约翰娜》剧作分析
三 不可逾越的鸿沟——《潘第拉先生和他的仆人马狄》剧作分析
第二节 不平不公不义的世界
一 战争的戕害——《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剧作分析
二 善与恶的辩证法——《四川好人》剧作分析
三 “一切归善于对待的”——《高加索灰阑记》剧作分析
第三节 天然社会时代的人性
一 天性的挣扎——《巴尔》剧作分析
二 一颗强大的“螺丝钉”——《人就是人》剧作分析
三 新时代的曙光——《伽利略传》剧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