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荣与辱 曾国藩的多面人生
字数: 26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作者: 董蔡时
出版日期: 2022-05-01
商品条码: 978720510391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08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6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在一片赞誉声中,董蔡时先生冷冷地说道—— 曾国藩一生主要精力用于绞杀太平天国;晚年办理天津教案恐洋媚外;率先办理洋务运动,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有益。 曾国藩的“诚”“信”“仁爱”,不是他对人的普遍道德,而是仅行于地主豪绅、特别是湘军将领之间的“派诚”“派信”。"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董蔡时先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对曾国藩和他所在的时代有深入的研究,资料搜集完整、客观是本书的特点,也是优势。曾国藩是湘军的头领,是中国近代目前第一个军阀。他一生逆流而动,镇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革命、捻军,办理天津教案时,影响到民族荣辱,国家的安危。这个人的是非功罪,值得深入研究。作者对曾国藩的“评”,与近些年市面同类书有所不同,他将曾国藩本人的书信、奏折等资料与当时的官方资料、文人笔记等做比较,得出曾国藩“伪君子、伪道学”“善于权谋”“善于搞派系斗争”等人格特征。这样的评价虽与近些年相关题材的畅销书对曾国藩的评价有出入,但是以史料为证,令人信服。
作者简介
董蔡时,1911年出生,武进人。1946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江苏大学。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政治史、太平天国史、辛亥革命史等研究。先后出版《太平天国在苏州》、《左宗棠评传》、《胡林翼评传》《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等5部学术专著。
目录
“回顾丛书”序
自序
第一章经世学派的崛起
一、经世学派的兴起,两个不同流派的思想特点1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两派分别转化为抵抗派与投降派
第二章1851年前后湖南的社会状况
一、残酷的封建剥削,农民的反抗斗争
二、江忠源组织楚勇,罗泽南、王錱组织湘勇
第三章曾国藩从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帮办到组织湘军
一、办理团练,“草薙”农民
二、编练湘军,开赴南昌顽抗太平军
三、移驻衡州,组成湘军水陆师
四、排斥王錱,抛弃江忠源
第四章曾国藩出动湘军顽抗太平军
一、洪秀全的战略思想,曾国藩的军事对策
二、曾国藩制造出师舆论,湘军出动
三、林绍璋湘潭受挫,曾国藩大败靖港
四、曾国藩长沙整军,太平军争夺岳州
第五章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武昌,扑犯九江
一、湘军扑犯武汉,石凤魁擅弃武昌
二、曾国藩被迫连续作战,湘军攻陷半壁山、田家镇
三、湘军攻陷广济、黄梅,太平军退守安徽宿松
四、石达开大破湘军水师,曾国藩兵败湖口、九江
第六章胡林翼升任湖北巡抚对曾国藩湘系的影响
一、杨霈败奔德安,曾国藩派胡林翼回援武昌
二、湘系扳倒杨霈,胡林翼出任湖北巡抚对湘系战略地位的影响
第七章曾国藩坐困南昌
一、曾国藩局促江西,参奏江西巡抚陈启迈
二、胡林翼溃败奓山,曾国藩分军罗泽南增援胡林翼
三、“破锣倒塔凤飞洲”,曾国藩坐困南昌
第八章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力量的消长
一、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力量的削弱,鄂、赣湘系力量的增长
二、曾国藩争夺兵权不遂,负气回籍
三、为个人争权力,为湘军争地位,曾国藩被削除兵权
四、湘、楚军攻陷九江,李续宾败死三河
第九章曾国藩东山再起
一、东山再起,重掌兵权
二、入浙、入闽追击石达开,提出进犯金陵的战略决策
第十章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
一、湘、楚军攻陷潜山、太湖,曾国藩招降韦俊
二、何桂清革职查办,曾国藩总督两江
三、左宗棠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左系湘军的出现
第十一章胡林翼、曾国藩指挥湘、楚军攻陷安庆
一、曾国藩进驻祁门后的军政措施,1860年安庆前沿敌对双方的军事形势
二、曾国藩怯于抵御外侮,勇于内战
三、胡林翼、曾国藩凶狠的军事决策,湘、楚军攻陷安庆
四、安庆保卫战期间曾国藩被困皖南,乐平战役对皖南战局的影响
第十二章曾国藩节制四省军事,中外反动势力加强勾结
一、清政府中央出现洋务派,曾国藩向洋务派转化
二、曾国藩节制四省军事,逃沪苏、常士绅“安庆乞师”
三、曾国藩湘系与上海士绅、买办的合流,中外会防局的成立
四、曾国藩命李鸿章招募淮勇,淮军的出现
五、曾国藩、李鸿章与列强达成勾结,太平军太仓、嘉定、青浦大捷
第十三章曾国藩湘系与何桂清集团的矛盾斗争
一、曾、何派系矛盾的开始,两派争夺浙江地盘的明争暗斗
二、王有龄拉拢湘系将领,曾国藩参劾李元度
三、曾国藩夺取苏、浙地盘,何桂清集团的消灭
第十四章曾国藩指挥中外联合武装绞杀太平天国
一、天京会战中曾国藩“胆已惊碎”,李秀成进兵淮南受挫
二、苏、杭失守,天京陷落
三、曾国藩满口仁义道德,推行残酷的“三光”政策
四、太平天国时期敌对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湘军攻陷苏、浙、
天京的原因
第十五章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的狼狈处境
一、攻陷天京后曾国藩兄弟的狼狈处境,曾国藩裁撤嫡系湘军
二、鹰犬之间争权夺利,湘军内部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
第十六章倡导洋务运动
第十七章镇压捻军
一、“征剿”捻军,连遭败北
二、曾国藩“剿捻”期间与李鸿章的矛盾,曾、李争夺两江总督席位的斗争
第十八章办理天津教案
结束语
附录一曾国藩生平大事简记
附录二参考书目
附录三中西译名对照表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经世学派的崛起 一、经世学派的兴起,两个不同流派的思想特点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加快了对外侵略的步伐,首先是老牌资本主义英国,不断向东方扩张。十七世纪,它的侵略魔掌伸到了印度,与法国在印度展开了殖民竞争,到了十八世纪中叶,挤走了法国在印度的殖民势力,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站稳了脚跟。以后,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继续扩大向东方的侵略,目标对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乾隆五十七年(1792),英国第一次派遣特使马戛尔尼到中国来,翌年,觐见乾隆皇帝。事后,马戛尔尼向清政府提出如下要求:(一)准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商行,买卖货物;(二)准许英国商人在宁波、舟山、天津等港通商;(三)在舟山附近和广东附近各划一个岛屿,给英商设立储藏货物的仓库,并划地方供英商居住;(四)允许英人在中国自由传教等。乾隆帝理所当然地拒绝了英国明目张胆的侵略要求。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心劳日拙,废然而返。 嘉庆二十一年(1816),英国再次派遣特使阿美士德到中国来,向中国政府又一次提出了与马戛尔尼同样的要求,当然不得要领而返。中国与英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发生了,深化着。 从十九世纪开始,英国向东方侵略的势头咄咄逼人,1819年,英国侵占了控扼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据点新加坡。1824年,英国的侵略触角伸进了与中国毗连的友好邻邦缅甸。在此前后,英国海军在中国广东海域不止一次向中国进行武装挑衅,与此同时,英国侵略者勾结中国沿海的地痞流氓与豪强恶霸,加紧鸦片走私。道光初年,江淮间祸事将起,“辄云闹西洋,凡此朕兆,大为可虑”。有识之士,早在鸦片战争爆发前一二十年,就在为西方国家对华侵略的加强而忧心忡忡了。 嘉庆元年(1796),封建统治阶级陶醉于乾隆时代的“十全武功”之中,认为嘉庆朝理应是乾隆盛世的继续。突然间,平地起风雷,声势浩大的川楚白莲教起义爆发了,起义军打出了“官逼民反”的大旗,转战湖北、四川、陕西等省,把清封建王朝打得损兵折将,屡易统帅,波及五省,历时九年,费银二万万两,最后,还是依靠地主武装乡勇,才血腥地绞杀了这次起义。当封建统治者沉浸在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的欢乐之中时,好景不长,嘉庆十八年(1813),在清朝的心腹地区河南、山东、直隶(今河北)又爆发了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起义,另一个天理教首领林清,甚至率领起义群众闯进北京紫禁城。两次反清起义最后都悲惨地失败了。无可否认,这两次接踵而来的狂飙,如同滚滚惊雷,震撼着清封建王朝,清封建统治者一派惊慌,以至长年蛰居深宫的嘉庆帝都发现了王朝的危机,接连颁发《罪己诏》《朱笔竭力尽心仰报天恩谕》《朱笔仰报天恩肃清吏治修武备谕》《御制致变之源说》《御制实政论》《御制实心行政说》等。清朝已经腐败到了近于朽木的程度,只可能继续坏下去,不可能好起来。皇帝的“上谕”,表面上说要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实际上是要加强武备,准备对付另一次农民起义。“上谕”当然不可能触及社会发生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根源——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因此,中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化在发展,阶级矛盾在深化,白莲教起义与天理教起义的失败,不是中国众起义的终结,而是众起义暂时走向低潮,在为明天的斗争而积蓄力量。众起义风暴的冲击,使中国社会杌陧动荡,危机重重。 嘉庆、道光年间,中国西北边陲的形势也岌岌可危。嘉庆二十五年(1820),英国侵略者唆使、支持张格尔从浩罕率军潜入南疆,阴谋叛乱。1826年,张格尔率领叛军侵占南疆重镇喀什噶尔、叶尔羌、和田等地,所过之处,“尽戕兵民,毁廨舍”,暴虐无道。清政府以新疆驻军无能,不足平乱,不得不从内地调兵征饷,出关讨伐。1862年底,敉平了这次叛乱,粉碎了英国侵略者侵略祖国新疆的阴谋。 清政府纵然及时戡定新疆,但是英、俄在中亚的殖民竞争日趋剧烈,他们都垂涎新疆,中国西北边防隐患潜伏;国内的反清起义,此伏彼起,铁马金戈,杀声阵阵。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中国面临着一个中华民族同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与本国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相交织的空前动荡的时代。民族矛盾,是靠前的新矛盾、新问题,阶级矛盾是一个固有的老问题。新问题与老问题,互相交织,互相激荡,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使整个中国社会动荡的程度,日益剧烈起来了。中国社会的思想界本来是一潭死水,随着社会的剧烈动荡不安而波澜横生了。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