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拼合的石器——高星考古论文选集

拼合的石器——高星考古论文选集

  • 字数: 8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高星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0307135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拼合的石器——高星考古论文选集》是高星先生从事考古工作以来发表科研成果的选集。文集共收录37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篇、方法篇、发现与研究篇。内容既包括对人类起源与演化、旧石器时代人类行为模式、中华民族远古根系等问题的宏观思考,也包含对旧石器时代人类用火研究、年代分析、技术-类型学研究、微痕分析等方法的讨论,同时还有对周口店、水洞沟、泥河湾等区域重要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案例分析。文集系作者从事考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荟萃,对于启发后学及推动旧石器考古学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
作者简介
高星,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吉林大学、西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人类起源、演化,现代人类起源与适应,旧石器时代人类技术与生存方式等。提出中国-东亚旧石器时代“两期断代”模式,现代人类演化的“区域性多样化模式”,有关东亚旧石器时代文化特点成因的“旧石器时代东方行为模式”等学说。目前担任亚洲旧石器时代考古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口店古人类研究中心主任、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史前考古》主编、《人类学学报》执行副主编等职。
目录
壹理论篇
探索华夏民族与中华文明的远古根系(3)
中国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思考(15)
中国地区现代人起源问题研究进展(33)
现代中国人起源与人类演化的区域性多样化模式(51)
更新世东亚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及相关问题论述(77)
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模式的考古学阐释(97)
中国旧石器文化的独*性与多样性(112)
中国旧石器时代手斧的特点与意义(130)
制作工具在人类演化中的地位与作用(151)
史前人类的生存之火(162)
关于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探讨(181)
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晚更新世人类遗存与生存模式(204)
趋同与变异:关于东亚与西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比较研究(218)
朝向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共业:古人类学、考古学与遗传学的交叉与整合(237)
考古学与人类学:关于构建中国人类学体系的思考(249)
贰方法篇
周口店遗址发现北京人新化石的潜力:对遗址潜在沉积物的地球物理勘探分析(261)
“元谋人”的年龄及相关的年代问题讨论(271)
水洞沟的新年代测定及相关问题讨论(282)
水洞沟遗址沉积-地貌演化与古人类生存环境(291)
水洞沟第12地点古人类用火研究(303)
关于北京猿人用火的证据:研究历史、争议与新进展(312)
周口店第15地点剥片技术研究(326)
关于周口店第15地点石器类型和加工技术的研究(345)
周口店第15地点石器原料开发方略与经济形态研究(366)
石器微痕分析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379)
叁发现与研究篇
陕西大荔育红河村旧石器地点(403)
昂昂溪新发现的旧石器(424)
四方洞——河北第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429)
宁夏旧石器考古调查报告(456)
水洞沟旧石器考古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认识(477)
2004年新疆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491)
三峡兴隆洞出土15万~12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和象牙刻划(504)
三峡库区古人类技术的发展与意义(515)
距今4万至3万年前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早的人类活动(530)
东亚*早古人类活动的新证据(537)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547)
东北亚晚更新世与旧石器时代研究(58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