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查理·芒格致股东的信

查理·芒格致股东的信

  • 字数: 19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57540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他是巴菲特的幕后智囊与“秘密武器”,与巴菲特联手打造无数投资神话。 ◆他是巴菲特的人生导师与黄金搭档,数十年来深刻影响着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与法则。他的人生智慧箴言让一代人受益无穷! ◆全面讲述查理·芒格数十年来秉承与坚守的价值投资的原则、理念与实操方法。 ◆翔实记录,深度分析,全面再现芒格独特的投资智慧与精髓。 ◆沃伦·巴菲特 比尔·盖茨 迈克尔·艾斯纳 一致推崇"
内容简介
他是巴菲特的幕后军师与亲密伙伴,是伯克希尔·哈撒韦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也是投资界的哲学家与思想家。查理·芒格以其独特的投资思想与智慧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无论是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每日期刊》公司的股东大会上的发言还是接受采访、发表演讲时对投资者的忠告,数十年来查理·芒格直达本质的言论都让人豁然开朗、深受启发。
本书重点从芒格的致股东信出发,通过讲述信中的讲话内容来呈现芒格的投资思想和人生理念。在与股东交流的过程中,芒格就像一个诲人不倦的导师,一个指引者,尽可能给予股东更多的告诫,避免对方做出傻事。在这些股东信中,芒格常常表现出成熟、睿智的一面,他的观点往往很犀利,但是言简意赅。
翻开这本书,你不仅能了解查理·芒格关于价值投资的理念、原则与方法,还能领悟长期投资、集中投资的智慧,更能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独立投资的能力。
作者简介
"李永宁,财经作家、自由投资人,近年来专注于财经人物的挖掘和研究,以生动的笔触、翔实的资料重构人物的真实经历和内心历程,著有《巴菲特传》《李嘉诚:成功没有偶然》等书。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挖掘企业的内在价值,做好价值投资
搜寻那些不需要过分操心的好企业
投资拥有天才管理者的优秀企业
投资那些专业性更强的企业
寻找那些拥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
选择那些拥有充足现金流的公司
投资差异化明显的企业
不要以价格波动来判断企业的价值

第二章 坚持长线投资的策略,利用时间来挣钱
借助复利,让财富在斜坡上滚雪球
找到了一家伟大的公司,只需要长期持有就行
保持耐心,等待很好的机会出现
长线投资意味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了解未来发生什么比何时发生更加重要

第三章:使用集中投资策略,提升投资回报率
投资少数投资回报率高且概率较高的优质企业
在一些想都不用想的项目上加大投资筹码
把大部分资金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内
形成一个简单高效的投资组合
抛售那些不挣钱的业务
给你自己持有的优质股加注

第四章:保持投资思维的独立性
从众只能获得平均收益
当别人贪婪时要恐惧,当别人恐惧时要贪婪
不要轻信分析师和专家的意见
不要让具有表态综合征的人做决策
拒绝谣言,保持独立的分析能力
好的公司是建立在批评基础上的

第五章:提升风险控制能力,打造安全界限
不要沉迷于沉没成本,坚持及时止损
打造更完善的风险规避机制
明确自己的能力范围,不做自己不擅长的投资
主动远离那些难以解决的难题
找出失败的原因,避免犯下大错
在有鱼的地方捕鱼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

第六章:保持高效的思维模式,做出合理的决策
保持简单的投资理念,避免复杂化
构建多元化的思维模型
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挖掘信息
勤于思考,积极挖掘事物的本质
不要僵化自己的思维
每天都要获得进步
打破自己最喜欢的想法,突破惯性思维

第七章:努力不让自己变成愚人,而不是成为智者
保持理性,不要在情绪波动时做出决策
嫉妒心会让人陷入困境
拒绝对事物怀有偏见
培养更加高尚的道德品质
不要同情自己的遭遇
努力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第八章:成功有时候需要从简单的事情入手
想要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追求常识
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远离那些愚蠢的人
让利于人,追求双赢局面
强化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
节省开支,培养生活简朴的特质

第九章: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
转手内部改革,远离官僚主义
寻找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
隐藏自己的智慧,凸显他人的聪明才智
塑造强大的企业文化
培养出色的接班人
好的团队首先要注意保障股东的利益
摘要
     搜寻那些不需要过分操心的好企业 “投资一个商业项目,优选是任何傻瓜都可以经营的,因为总有 一天会出现一个傻瓜去经营它。只要不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那么这 就没有什么问题。” 1990年致股东的信 20世纪50年代,查理·芒格辞掉了律师工作,将辛苦攒下来的钱,投资了一家变压器厂。可是由于变压器厂的生意一般,回报并不是很高,他与合伙人不得不一再削减业务,苦苦挣扎。不得已,他只能卖掉这家工厂。这一次的投资不算成功,但是让芒格对投资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来,他在写给股东的信中,这样说道: “一个具有优秀素质的企业和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优秀的企业总是可以非常轻松地做出一个又一个决定,而那些表现非常糟糕的企业则一直在接二连三的痛苦抉择中挣扎。” 在芒格看来,“是否需要投资者操心”是评判企业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标准。除了那些优秀的企业之外,其实,巴菲特做过很多次不理想的投资,这些投资给他和芒格带来了诸多困扰。比如,芒格极力反对的所罗门兄弟公司,从购入这家公司开始,问题接踵而来,巴菲特几乎就没睡安稳过,它几乎摧毁了巴菲特的个人声誉以及整个伯克希尔。还有就是,让巴菲特懊悔不已的,对伯克希尔纺织厂的收购。巴菲特当初买入这家纺织厂,就一直面临亏损,纺织业务整整赔了2 1年,而且还时不时担心它会倒闭破产。直到1985年,巴菲特果断出手,将其关闭并改造成为一个“壳”,最后孵化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公司。按照巴菲特的说法,如果当初放弃伯克希尔,而是投资其他的公司,那么投入的那些资金早就为他带来了几百倍的回报。 反过来说,那些不需要操心的企业,通常拥有非常稳健的发展状态和可观的回报,重要的是,整个企业的发展有自己的动力引擎和相对稳定的模式,投资者一般可以放心地进行投资,并且能够保证自己在长期持有股票的前提下获得稳定的收益。有人曾经这样描述理想的投资形态,那就是投入资金之后,什么也不用去管,每年获得分红,或者在10年、20年后,想起来自己还有一笔投资,打开账户一看,这笔投资已经产生了几十倍的回报。 事实上,巴菲特早年在收购公司时,会深度介入标的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工作,可是在收购其中一些公司之后,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巴菲特团队干涉性的管理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芒格加入巴菲特的团队之后,开始对这种干涉模式进行管理,要求巴菲特尽可能地远离标的公司的管理工作,而是要求对方管理层自己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变革,但问题在于很多公司的管理水平实在非常糟糕,内部的很多问题一时之间难以靠他们自己来解决,如果投资者放任不管,最终可能会被对方拖垮。面对这些现实的问题,芒格表现得很淡定,他认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者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挑选那些需要让自己费心的企业,而要擦亮眼睛,选择一个让人放心、省心和舒心的企业。 在投资中,这样的企业可遇不可求,是很多投资者梦寐以求的理想标的,但是也并非无迹可寻。事实上,如果对伯克希尔的发展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它一直都在努力寻找那些商业模式良好、拥有良好企业文化和出色管理层的企业。在芒格和巴菲特看来,这些公司具有的一个重大优势,是它们通常不存在什么大问题,而且基本上拥有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管理者可以轻松解决那些问题,而不用投资者为企业的发展操心。 比如,吉列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这两家公司的商业模式都非常强大,任何竞争者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其造成什么威胁,它们还有强大的企业文化,能够确保企业在正确的方向和模式中健康发展好多年。喜诗糖果拥有无可比拟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无论出现什么经营情况,都不大可能影响它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比亚迪则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出色的管理者,在发展上,比亚迪有更好的规划。 芒格和巴菲特曾经说过,伯克希尔只是专注于投资其他公司,至于公司的运作和管理,他们根本不会干涉,也没有必要进行干涉。2002年的时候,芒格就非常自豪地向外界展示了伯克希尔的“运气”,他觉得不少公司的并购部门拥有庞大的规模,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做调查,可以说是尽职尽责,可问题在于其收购来的2/3的公司都不怎么理想。反观伯克希尔公司,他们基本上没花什么时间就做了一些很好的投资,他们一直在等待不用费脑子的事,等待着出现一些非常好打的慢球。 需要注意的是,伯克希尔公司对很多公司的投资和收购都是发生在这家公司出现较严重的问题并导致股价下跌的情况下,但这些并不代表标的公司就是一家垃圾公司,就需要花费巨大精力进行调校与整合。就像伯克希尔购入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时,这家公司的股价的确不高,而且长期发展低迷,但它的价值很高,公司的基本面都很不错,根本不需要花费什么精力去管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购人可口可乐的股票之后,伯克希尔在10年内就获得了超过10倍的回报。 总的来说,当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都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