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
字数: 3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作者: 杨金志编著
出版日期: 2022-01-01
商品条码: 978752042784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3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黄河,从源头开始,顺流而下,讲述黄河。第二章,长江,依然从源头开始,顺流而下,话说长江。第三章,大地,从东北大地出发,漫游塞上草原、河西走廊、天山南北,直到青藏高原。第四章,大海,自北向南,尽观沧海,遍历宝岛。第五章,名山,从三山五岳到秦岭峨眉,从巍巍太行到岭南大地。第六章,名城,长安、洛阳、燕京、金陵,观古都之壮丽雄伟;苏州、杭州、扬州、成都,览天堂之人间盛境。第七章,名楼,从长安出发,过华清宫、登鹳雀楼、赏超然台;再顺江而下,上游看杜甫草堂,中游见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下游赏谢胱楼、凤凰台、赏心亭、芙蓉楼、北固亭、望湖楼……
目录
第一章 黄河
李白:将进酒
刘禹锡:浪淘沙
王之涣:凉州词
柳中庸:征人怨
李梦阳:秋望
李白:行路难
李白:赠裴十四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王维:杂诗
寇准:书河上亭壁
诗经·卫风·河广
王维:渡河到清河作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读行与思考
第二章 长江
李白:峨眉山月歌
李白:早发白帝城
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登高
刘禹锡:竹枝词(选三首)
李白:渡荆门送别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杨慎:临江仙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李白:望天门山
崔颢:长干曲
李之仪:卜算子
王安石:泊船瓜洲
张祜:题金陵渡
白居易:忆江南(其一)
读行与思考
第三章 大地
高适:营州歌
敕勒歌
李贺:雁门太守行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陇头歌辞(三首)
王维:陇西行
韦应物:调笑令·胡马
王维:使至塞上
王昌龄:从军行
李白:关山月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吕温: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
读行与思考
第四章 大海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李白:有所思
李白:哭晁卿衡
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自居易:浪淘沙
张九龄:望月怀远
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文天祥:过零丁洋
汤显祖:香岙逢胡贾
黄遵宪:香港感怀(其二)
丘逢甲:台湾竹枝词(选二首)
读行与思考
第五章 名山
杜甫:望岳
王维:归嵩山作
崔颢:行经华阴
王维:终南山
祖咏:终南望馀雪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曹操:苦寒行
李白:北风行
李白:听蜀僧□弹琴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白:望庐山瀑布
王驾:社日
李白:独坐敬亭山
张志和:渔歌子
苏轼:惠州一绝
读行与思考
第六章 名城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李白:子夜吴歌(其三)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祖咏:望蓟门
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
韦庄:金陵图
张继:枫桥夜泊
杜苟鹤:送人游吴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柳永:望海潮
杜牧:赠别(二首)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甫:春夜喜雨
杜甫:绝句
读行与思考
第七章 名楼
杜牧:过华清宫
王之涣:登鹳雀楼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杜甫:客至
杜甫:登岳阳楼
崔颢:黄鹤楼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勃:滕王阁诗
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读行与思考
摘要
第一章 黄河 黄河,干流全长5464千米,中国的第二长河。黄河九曲,在中国大地写出了一个巨大的“几”字。黄河与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与长江,都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黄河与长江,一北一南,穿越广袤大地,滋养芸芸众生;黄河与长江,它们西来万里,一同奔向东方的大海! 华夏始祖黄帝,厚积千万年的黄土高原,波涛滚滚的黄河水,它们是“三位一体”般的存在。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华夏文明的主要源头在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核心与重心也长期在黄河流域。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九曲黄河万里沙”……古典诗词中的黄河,如同大地上的黄河一般,蕴含着蓬勃伟力,进发出万丈豪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之水真是天上来的吗?黄河的源头到底在哪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黄河源头有一片沼泽地,平静而纯净的水面星星点点,这片地方叫作“星宿海”。星宿海有三条河作为上源,分别是卡日曲、约古宗列曲和扎曲。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结合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认定约古宗列曲(又称玛曲)为黄河正源,后在玛曲曲果处竖立了河源标志。黄河源与长江源、澜沧江源一起,并称“三江源”,号称“中华水塔”。 中国古代的地理典籍,如《尚书·禹贡》《山海经》《水经注》等,记载了人们对于黄河源头的早期探寻。例如,《山海经》中提到,“昆仑之虚(墟),方八百里,高万仞”“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其中,“昆仑”不是特指今天的昆仑山脉,而是泛指中国西部的高大雪山;“渤海”也不是今天的渤海,而是指黄河上游的大湖,很有可能是扎陵湖、鄂陵湖这对“双子湖”;而“积石山”,就是今天的黄河上游积石峡所在地。 中国古人对于河源的探索,大体是正确的。这很不容易,因为寻找一条大河的源头,困难之大难以想象。愈往上游,干流与支流的分别愈小,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干里。直到近现代,科学界确定“河源唯长”“流量唯大”“与主流方向一致”等原则,同时依靠长期以来的实地探索,并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才渐渐拨开很多大河源头的迷雾。 很早以前,中国人就开始了对于黄河源头的探究。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诗仙李白用瑰丽奇绝的想象力,给出了最为天马行空的答案。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话,就把黄河的源头和归宿都交代得明明白白——虽然,这关于源头的表述属于文学范畴,不属于科学范畴。但是,这个夸张的说法包含了一条朴素的原理——河流的上游源头应当是高海拔地区。 这首如黄河般奔放不羁的《将进酒》,是李白与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等好友一起宴饮时所作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黄河水的奔流,是空间的转换;青丝变白发,是时间的流逝。空间与时间的变化,无法逆转重来,在自然伟力、宇宙规律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和无能。既然如此,又能做些什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次三百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如及时行乐,不如大醉一场。 但是,李白果真是耽于及时行乐吗?果真是甘于庸庸碌碌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总是在高举酒杯之后,念念不忘大济苍生的梦想,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自古以来,圣贤无不经历寂寞困厄,他们就是鼓劲励志拘榜样。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每当高朋满座、众人欢谑的时候,李白总会想到相隔数百年、郁郁不得志的陈王曹植。其实,跟“才高八斗”的陈王一样,李白也常常是哀愁的、彷徨的,他的抱负在当时是难以施展的。但是,他的哀愁与彷徨不是小溪小河式的低吟浅唱,而是大江大河式的咆哮奔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千金如同粪土。只有雄视天下的黄河。才配得上他的万古愁情。P1-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