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万古风流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万古风流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 字数: 35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鲍鹏山 等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602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8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本书读懂两千多年来影响中华文明进程的伟大灵魂! ★与鲍鹏山、莫砺锋、赵冬梅、张宏杰等14位知名学者一起走进30余位先贤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探寻他们的至高灵魂和信仰。 ★从先秦到现代、从圣人到君子、从帝王到隐士、从政客到文人……他们的言行、智慧与风骨,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 ★献给当代年轻人和大中学生的精神读本,集文学性、历史性、思想性于一体。让我们从中照见自己的生活和影子,滋养迷茫、焦灼与不安的心灵。"
内容简介
他们是历史长空的夺目星辰,他们是心系理想的坦荡行客,他们是中华文明的伟大灵魂。从先秦到现代、从圣人到君子、从帝王到隐士、从政客到文人,《万古风流: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精选30余位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上至孔子、庄子、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等先贤雅士,下至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王阳明、张岱、梁启超等精诚赤子。鲍鹏山、周月亮、莫砺锋、赵冬梅、张宏杰、肖复兴、李国文、熊召政、朱鸿、夏坚勇、曾纪鑫等14位学者穿越漫长时空,潜心走进30余位先贤的人生,真实、客观、生动地向我们展现出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两千多年来,他们的言行、智慧与风骨,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滋养着每一个迷茫、焦灼、不安的心灵。
作者简介
"鲍鹏山: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化。代表作有《风流去》《孔子传》等。 周月亮: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致力于王阳明心学研究,代表作有《王阳明心学》《王阳明传》等。 莫砺锋: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百家讲坛”主讲人。精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代表作有《莫砺锋讲唐诗课》《杜甫评传》等。"
目录
先秦
孔子 黑暗王国的残烛 鲍鹏山
庄子 永恒的乡愁 鲍鹏山
屈原 无路可走 鲍鹏山
两汉魏晋
司马相如 等 文章西汉两司马 夏坚勇
陶渊明 陶渊明 朱光潜

王绩 等 诗人多难 朱鸿
白居易 等 九品县尉 夏坚勇
孟浩然 孟浩然 闻一多
李白 李白 莫砺锋
杜甫 情圣杜甫 梁启超
贾岛 贾岛 闻一多
五代十国
李煜 李后主之死 李国文

王安石 话题人物王安石 赵冬梅
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李国文
李清照 李清照 李国文
陆游 放翁晚年的一个梦 肖复兴
朱熹 理学的扩展与困境 曾纪鑫
辛弃疾 辛弃疾 莫砺锋

王阳明 不了正因,迷心求善 周月亮
海瑞 特立独行的海瑞 熊召政
张居正 改革家张居正 熊召政
张岱 名士末路徒奈何 李国文

林则徐 “不妄取一钱”的林则徐 张宏杰
龚自珍 我劝天公重抖擞 李国文
曾国藩 意志力的化身:曾国藩 张宏杰
近现代
梁启超 “少年中国”的呼唤者 曾纪鑫
摘要
     孔子 黑暗王国的残烛 孔子的长相颇怪,“生而圩顶”。就是说,他天生的脑袋畸形,头顶上中间低,四周高,司马贞说,其形状恰如倒过来的屋顶。名之日丘,固当。不知命相学家是如何解释的。这种头顶是否暗示着承受天地之甘露阳光?孔子自学而成大才,其天赋必然很高。而其身长亦不凡,“九尺有六寸”,这在那时可以说是“硕人”了,“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人人都说他是长人,感到惊异。真正的一个齐鲁大汉。不过,这个“长人”的身影也确实够长了——长到遮蔽了整个民族漫长的历史,一个民族都一直顺着他的倒影前行两干多年了,我们何时才能走出这漫漫的阴影呢? 据司马迁和《孔子家语》的记载,孔子乃是商代“三仁”之一微子的后代。那个有名的“仁义之师”的统帅宋襄公,便和他同宗同祖。难怪他也像宋襄公那样泥古不化,自讨苦吃。用古老的仁义道德去对付现世的流氓强盗,这也是他家族的秘诀吧,只可惜常常不灵。到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不再属王族,姓也成了“孔”。后来孔父嘉又为人所逼而奔鲁。所以孔子确实是一位“没落贵族”。到他父亲叔梁纥,便是连人丁也很寥落了:正妻连生九女,一妾生子叫孟皮,却又是个跛子。年近七十的叔梁纥大约非常绝望。但他还要做最后的努力,于是便向颜氏求婚,颜氏少女颜徵在“从父命”而嫁给了古稀之年的叔梁纥。所以,司马迁说这是“野合”。“野”与“礼”相对,夫妻双方年龄差别太大,不合周礼,所以这婚姻不是“礼合”,而是“野合”。“野合而生孔子”,这实在太有意味了,为什么呢?孔子终其一生都为“礼坏乐崩”而头疼,而愤怒,而奔走呼号,要人们“克己复礼”,孰料他本人即是个不合礼的产儿呢。如果他的那位老父亲真的克制自己来恢复周礼,可就没有孔子了。真玄哪。要知道,这不合“礼”的产儿,竟是他们这古老家族之链上最辉煌的一环,也是我们这古老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人物啊! 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好抬杠的李贽就此讽刺道,怪不得孔子出生之前,人们都点着蜡烛走路。我想,话不能这么说,也不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孔子确实是悬挂在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他使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不再觉得晦暗和神秘,他使那时代的人与后代与我们沟通了。我们由他知道,即便在那么一个洪荒时代,也是有阳光普照着而万物不择手段地生机勃勃;那时代也发生着我们今天一样的事情:暴力和弱者的呻吟;混乱和宁静的企望;束缚与挣扎;阴谋与流血;理想碰了钉子;天真遇见邪恶;友情温暖;世态炎凉。在他手订的《诗经》中,我们甚至可以体验到最个性的感受——当那些面孔不一情性各异的个人复活时,这个时代不也就复活了吗? 孔子生活的时代也真像他所说的,确实是混乱无道,他为之伤心不已: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西周古都废墟上的青草与野黍也一茬一茬地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深而茎壮了,掩埋在草丛中瓦裂的陶器早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汁液。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东周呢?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些纵横天下的伯霸诸侯,看他们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剖。无可奈何花落去,还有谁来用红巾翠袖,擦去周王浑浊的老泪?连孔子本人都不曾去那里。在这种时候,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无异于痴人说梦。孔子正是这样的一位痴人。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他的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是的,他一生都在追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面对这一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到并承诺了自己的使命。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他最终失败了。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他那匹汗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太惨啦!我已经衰老了!)他顿时心凉如水。、这衰弱的老人,他的多少雄心都失败了,多少理想都破灭了。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