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时代楷模 2021 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
字数: 122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1
商品条码: 978751471122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33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的报道评论、视频节目,通过图文并茂、链接网络媒体的方式,多侧面地呈现了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矢志“高山低头、江河倒流”的动人事迹和宝贵精神。本书将各类报道汇编成册,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了解这一群体事迹和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正能量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作者简介
目录
报道·视角
为香港用水提供保障/4
敢让江水倒流 甘护清波南流/10
东深供水工程那些不应被遗忘的故事/14
一泓东江水 五十余载粤港情/17
56年坚守 只为香港同胞喝上放心水/22
一泓东江水 浓浓粤港情/27
敢让东江水倒流 甘护清波润紫荆/30
涓涓清流润紫荆/38
——东深供水工程供水综述
用忠诚与大爱托起香港"生命之源"/43
粤港连心鱼水情 东江"倒流"润紫荆/58
风雨无阻半世纪 守护清波向南流/67
……
舆论·反响
评论·观点
文学·故事
视频·链接
摘要
为香港用水提供保障 贺林平 梧桐山翠影绰绰,东湖公园绿意盎然。深圳水库碧波荡漾,清风徐来。 这里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佟立辉蹲在水质自动监测站前,仔细比对着自动检测设备采样生成的数据。“作为新一代的建设者,精心守护好这条对港供水的保障线,我们责无旁贷!”一旁,曾参加东深供水T程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建设的林圣华老人,眼中满是赞许。 北起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南至深圳市深圳水库,工程主干线长83公里(2000年实施封闭式改造后为68公里),东深供水工程为港深莞约2400万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提供了重要保障。至2020年年底,建成于1965年3月1日的东深供水工程已有效供水55年,累计向香港供水267亿立方米。 这项重大工程的背后,站立着千千万万像林圣华、佟立辉这样的建设者。他们牢记使命、接续奋斗、无私奉献,为保障香港供水贡献着力量。 建设—— 仅用1年时间就建成通水 深圳水库旁的粤海水务展览馆,一幅幅老照片,讲述着这群建设者聚集在一起的缘由。 香港三面环海,淡水资源奇缺。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不得不对市民供水。严重时,每4天供水1次,每次供水4个小时,全港数百万市民生活陷入困境。 香港中华总商会、港九工会联合会联名向广东省政府求援。1963年年底,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中央财政拨款3800万元,建设东江一深圳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缓解香港用水困难。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香港水荒,广东省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从东莞桥头镇引东江水,利用石马河道,至深圳水库,再通过钢管送水到香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该方案难度极大——石马河从深圳大脑壳山由南向北流,如要利用该河道,只能硬生生将水位逐级提高46米,途经83公里进入深圳水库。 “无论如何也要按期把任务拿下来!”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全线开工,来自广州、东莞、惠州、宝安等地的大约1万多名建设者,在昔日宁静的石马河一字排开,日夜奋战。 按计划,工程设计人员分成3组分别下到东江口桥头、马滩、竹塘3个工地现场。现年86岁的王寿永当时是广东省水利厅设计院水工一室的一名技术员。在马滩站点,他主要负责马滩、塘厦等6个泵站的厂房设计工作。“工地只有临时帐篷,被褥、蚊帐、绘图工具等都得自己带。工程建设进度要求很紧,为赶工期,常常天刚亮就起床,一忙就忙到晚上10点钟之后。” 优选峰时,有2万多人奋战在东深供水工程一线。整个土建项目在汛期施工,许多基础工程是在水下5米至10米进行,有时甚至要对抗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1964年10月13日,一名叫罗家强的大学生冒着狂风暴雨坚守在沙岭工段近7米高的闸墩,不慎跌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经过不懈奋战,闯过重重难关,东深供水工程仅用短短1年时间就建成通水,解除了香港同胞的缺水之困。 扩建—— 历经4次改造,供水能力大幅提升 东江水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香港发展。1964年香港社会总产值是113.8亿港元,而到香港回归祖国前的199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16万亿港元。“这都有赖国家引东江水来香港。”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前副署长吴孟冬深有感触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东深供水工程历经4次改扩建,年供水能力由首期的0.68亿立方米提升为24.23亿立方米。 从建设、扩建,到提升、优化,东深供水工程历时几十年,涌现出一对对“夫妻档”“父子兵”。如今已8l岁的陈宝强,当年还是个24岁的小伙子,1964年4月工程开工不久就进入沙岭工地当机电维修工,确保建设中的发电机、拌和机、碎石机等有效运转,在台风中坚持工作成了家常便饭。“工程建成后回到原单位,经人介绍对象,发现对方竞也是东深供水工程的工友。”陈宝强说。 79岁的黄惠棠参加东深供水首期工程建设后,因表现优秀留在原东深供水局工作,之后又全程参与了东深供水工程后续扩建。他的两个儿子黄沛坤、黄沛华也在参加工作时选择了东深供水工程,大儿媳陈娈也是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 2000年8月,东深供水工程四期改造全面启动,将供水工程由原来的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一般管道组合改造为封闭的专用管道,实现清污分流,是当时世界优选的专用输水工程。 7000多名建设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从太园泵站开始,遇山建隧、平地搭渠,先后克服了“头顶水库”“脚踩淤泥”“腰穿公路”等一系列复杂难题,短短3年时间内重新修建了一条现代化的供水通道,一举创造了4项“世界之最”,确保了改造工程2.2万多个单元工程百分之百合格。 至此,东深供水工程输水系统由天然河道升级为全封闭的专用管道,实现输水系统与天然河道的分离。 P4-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