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轻疗愈 找个心理医生聊聊也没关系 阳光践行版
字数: 16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 (美)卡蒂·莫顿
出版日期: 2022-03-01
商品条码: 9787510474033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4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 作者卡蒂•莫顿是从业多年的婚姻家庭治疗师、辩证行为疗法治疗师,同时也是YouTube高人气心理学科普视频博主。截止到 2021 年,她的 YouTube 频道已拥有超过 100 万订阅者和 8000 多万次浏览量 ★ 本书是一本引导人们照护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工具书,介绍了7类心理治疗专家、9种主流治疗方法、5项毒害关系警示、9个高效沟通锦囊,让你轻松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必要知识,了解如何在需要的时候向外界求助,减轻病耻感! ★ 《纽约时报》畅销书首席作家,电影《星运里的错》原著作者约翰•格林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如果你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那么《轻疗愈:找个心理医生聊聊也没关系》将回答许多你关心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信号是什么?如何预约心理咨询?怎样知道心理医生是否适合自己?◆焦虑、抑郁、双相情感障碍、饮食障碍……这些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如何才能减少偏见,构建相互理解的对话环境?◆与家人、朋友和同事谈论心理健康问题更好的方式是什么?本书将带领你了解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和寻求帮助的过程。或许你正经历内心的困惑和挣扎,这本书会告诉你,没关系,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我们都应向外界寻求合适的帮助,获得照护自我的充沛能量。此外,这里还提供了处理不良关系的方法和沟通技巧,帮助你建立健康、幸福的人际关系。相信你在读完《轻疗愈:找个心理医生聊聊也没关系》之后,能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令生活发生积极的变化,拥抱美好的生命和未来。
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拨开心上的乌云
什么是心理健康?你应该知道什么、做些什么?
今天感觉怎么样
情感上摔了跟头,很难爬起来吗?
病耻感:大半夜独自在空旷停车场暴饮暴食
第2章 善待一个全新的自己
为什么有时会觉得情况很难好转?
思维的周期循环:充满自信与自我贬低
过往不幸恰是现今良药
为什么说大脑是为改变而生?
第3章 及时将“刺”拔出来
如何知道自己需要帮助?预警标志是什么?
“我感到精疲力竭,总是睡不着”
病得不轻?只有诊断后才可定义
睡眠、饮食,病变的征兆
学会洞察自己的情绪
顿悟时刻:不同角度的益处
我需要多大程度的帮助?
最痛苦的是停留在一个不属于你的地方
建立关系:朋友和家人是如此的重要
“支持系统”:咨询、援助、分享
为什么向朋友和家人倾诉还不够?
第4章 找寻适合且信赖的“向导”
解码心理治疗专家:他们是谁?他们的工作是什么?
精神科医生:可以开处方
心理学家:测试与评估
精神-心理健康高级实践注册护士(PMH-APRN):全能型护理师
注册婚姻家庭治疗师(LMFT):家和万事兴
注册临床社会工作者(LCSW):从援助保护到生活向导
注册专业临床顾问(LPCC):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注册教育心理学家(LEP):为学业保驾护航
为什么“治疗关系”比学位或证书更重要?
让自己获得足够多的支持和指导
第5章 做正确的决定,从实际出发
什么是最适合我的?找到最正确的治疗方法
心理分析:心理疗法的开端
谈话治疗:如何坦述你的痛苦
认知行为疗法:短时高效的认知重建
辩证行为疗法:用健康的技能管理冲动
集体疗法:向孤军奋战告别
家庭疗法:人人都有发言权
暴露疗法:没有想象那么可怕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从创伤中更好地回忆
艺术与音乐疗法:心灵的联结总是相通
相比对的方法,“对的人”更重要
第6章 第一次看心理医生也不必担心
为第一次预约治疗做准备时,心中有好多小问号
就像赴一场期待已久的约会
初次预约治疗过程中会经历什么?
为什么要多次赴诊?
时间界限与专业操守
“哦,你只是被抓伤而已吗?”
如何判断找到了理想的治疗师
第7章 在安全感中重新认识自我
我的治疗师合适吗?在治疗关系中感觉“合拍”
让内在小孩出现
强烈的依恋之情
敞开心扉的方法……
如何更好地控制情感?
创伤也可以用创意治愈
可以和治疗师恋爱吗?
“直觉”会告诉自己正确的答案
放下防备,不完美又何妨
第8章 一段糟糕的关系,并不意味更多
5种毒害关系的警示标志以及脱离方法
纠缠:缺乏独立
操纵:普遍而不为人察觉
虐待:伤害你后更“爱”你
黑洞:吞噬快乐与能量
嫉妒:发狂的“绿眼怪”
以信任、爱和互相尊重摆脱毒害关系
第9章 有效沟通是建立信任的关键
幸福人生的9个高效沟通锦囊
警惕被动攻击
就事论事,排除主观情绪
移情思维:我理解你
轮流发言
放下评价标准
“自我”陈述
化开误解的很好方式:积极提问
接受妥协,寻求双赢
保持耐心:沟通是长久过程
第10章 与过去的伤痛友好和解
在家庭、工作和生活中避免常见错误并治愈破裂的关系
不要在人际关系中“计分”
摘掉“沟通滤镜”
永远不要把话说绝了
吵架并不意味着分手
治愈过去的伤害
休假,为自己提供治愈的空间
如何与同事打交道
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争论和负面情绪
我值得拥有幸福、健康的人际关系
第11章 幸运的是,我还有更多选择
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如何得到更多的帮助?
根据自身需求接受适当的帮助
门诊:在日常生活中定期问诊
强化门诊干预项目(IOP):解决特定问题
半住院治疗项目(PHP):阻止病情复发
寄托治疗:全天候的支持
住院治疗:必要的安全保障
制定一份自我照护计划
什么会触发情绪和症状?
微小改变:休息、充电、关心自己
请相信,我拥有无限的能量和希望!
结语 我是如此重要,理应生活得更好
附录A 术语表
附录B 可用的资源和提醒
参考文献
摘要
第1章 拨开心上的乌云 什么是心理健康?你应该知道什么、做些什么? 今天感觉怎么样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一词往往被视为心理疾病的同义词,这绝非事实。心理健康是指我们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表现。换句话说,即当我问“你今天感觉怎么样?”时,我不希望得到“我很好”这样模糊的答案,我需要你诚实地回答:你今天过得如何?你的工作和学业都能赶得上吧?你的人际关系处理得怎样?家庭生活呢?如果你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能够很好地承担责任,有时间维系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有能力处理好生活中出现的小困扰,那么我会认为你的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的。 反之,如果你感到越来越疲惫,对曾经喜爱的事物丧失兴趣,甚至因为一点点小烦恼而毁掉一整天,那你就需要好好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了。如果你无缘无故就会泪流满面,例如看到一则商业广告都会大哭不已、很容易因为小冲突而心烦不安、任何一点小问题都会造成沉重的情绪负担,而你根本没办法解决它。当你发现自己有这些感觉时,你就应该腾出时间来进行自我治疗了,或者打电话预约你的治疗师。 因为我们无法像观察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样去留意心理健康,所以这就变成了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求助专业人士之前,许多人已经在伤感、焦虑和身心疲惫的状态下煎熬了多年。我经常听到人们说,他们会把这类问题搁置在一边,不去管它,因为“事情并没有那么糟”或者“我还可以正常起床、上班,所以我没什么问题”。千万不要等到身体开始出现问题了才去寻求帮助。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在早期接受治疗,预后的情况会更好。 另外,当我们的心理健康长期受到损害或被忽视,从而对日常活动能力造成影响时,就表明我们患上了心理疾病。这使得我们无法像以前一样处理事务、享受生活和观察世界。心理疾病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抑郁、焦虑、饮食失调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心理疾病对我们的损伤程度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得到的支持与帮助的力度,以及你寻求帮助是否及时。 患上心理疾病会让我们感到自己的大脑在对抗自己,它会让我们远离心爱之物,完成每一项日常工作都会变得异常困难。就像感冒或流感一样,这个时候其实是我们的大脑生病了,需要接受专业的护理。这就是我时常提醒人们要像对待生理疾病一样对待心理疾病的原因。你会让一位肺炎患者去上班吗?你会要求一位腿部骨折的患者像正常人一样度过受伤时的每一天吗?当然不会!那为什么我们对心理疾病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生理疾病呢? 多年前,我的一位患者被流感症状折磨了数月—疼痛、疲劳、恶心,有时候还会呕吐。为了找出病因,她的丈夫带她去看了医生、专家,甚至还看了一位神经科医生。但所有人都没发现任何异常之处, 血液检测和扫描影像也全部显示正常。这位患者很苦恼,她不知所措, 失望透顶。她的丈夫甚至也开始怀疑她在说谎。于是,他们找到了我。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位患者的丈夫问我的问题:“卡蒂,这些感觉会不会是她凭空想象出来的?”为了回答好这个问题,也为了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我思考了许久。但其实我真的很想问他们:“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她的问题是身心失调(心理疾病引起的生理症状)就能减轻她的症状吗?我们的大脑不就是负责管理身体,确保我们能够完成每天的任务吗?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什么不能像对待生理健康一样认真对待心理健康呢? 后来,我这样告诉他们:“说实话,我认为找出病因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让她的心情好起来。”结果显示,强烈的焦虑感和反复出现的抑郁情绪正让她遭受心理疾病的折磨。当她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物,同时学习一些有用的行为疗法后,这些症状就消失了。但是, 我接近看不出这位患者的病情与流感有什么区别。无论得了什么病, 患者都会感到难受,都需要接受专业治疗才能康复,不是吗? 情感上摔了跟头,很难爬起来吗? 你或许认为心理疾病患者是人群中的少数或另类,然而真实情况是:世界上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人受着心理疾病的困扰。对我而言,这意味着心理疾病以某种方式影响过每一个人,要么是与我们有着关系亲密的身边之人在与心理疾病做斗争,要么我们自己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甚至认为这个数据不具有绝对代表性,因为很多人正默默地承受着心理疾病带来的痛苦,却不敢寻求急需的帮助。 我们还应该知道的是,心理疾病不会跟随我们一辈子。只要接受适当的帮助,并严格遵照治疗团队(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等)的要求, 就能够缩短被心理疾病影响的时间。我把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与自己的链球菌咽喉炎患病率进行了对比。以前,每年冬天我至少会被这种疾病袭击三次,即便我在23 岁时就切除了扁桃体,但直到现在,我仍会偶尔染上这种病。 现在,我找到了预防链球菌咽喉炎的办法,也知道了在患病信号出现时应该做些什么。第一件事是在每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并摄入一些牛至油和维生素C。如果我开始感觉到喉咙痛,我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