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字数: 196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 许知远
出版日期: 2019-09-01
商品条码: 978755943914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2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5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忧伤也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你无法实现自己的追求,却也不愿意与现实妥协。★介于理想主义与网络一代之间的年龄,让我们有点尴尬。★我们这代仍算年轻,现在判断似乎为时过早。★我越来越愿意为那一个美妙的段落而放弃整个秋日的下午,明知阳光与微风有多么撩人。
内容简介
本书是许知远早年的代表作,长销近二十年。书里的篇章是作者在星巴克咖啡馆、北大校园的男生宿舍等地方写下的读书随想和读书笔记,充满了年轻人对人类文明的向往,憧憬着融入伟大灵魂散发出的光辉,与此同时,他面对既丰富又单调的社会,一次次剖析自己的内心,确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寻找自己的历史坐标。书中表现出对个人独特性的坚持,对封闭、自溺的小世界的警惕,对年轻一代颇有启发。
作者简介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联合创办人,《东方历史评论》主编,访谈节目《十三邀》主持人。代表作有《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新闻业的怀乡病》《醒来》《一个游荡者的世界》等。
目录
一条人文主义狗
那些曾经年轻的人啊
一条人文主义狗
没有颜色的青春
荒原上的我们
男人快乐原则
生于七〇年代
优雅的爱情到哪里去了
暧昧的怀旧
砸烂背后的眼睛
谷腾堡、互联网与资讯焦虑
窥探者的狂欢节
镜子
林忆莲的眼睛与徐志摩的鼻子
年轻正是天堂
瞬间与牛仔裤
文学青年
小职员们
旧日的“生活”结束了?
抒情的陷阱
写作的第三条道路
从代沟到世纪沟
公民德拉吉
两个世界之间
燕园的记忆
我的师兄梁遇春
傍晚的阳光
午夜日记
那个冬天的午后
随意的文化
拖鞋
小酒馆
燕园的记忆
做个名士
嘘声
晒太阳
灵魂导游者
大二的一天
同居时代
蜻蜓点水
迷失于阅读中
流动的圣节
溶解在香水里的惊心动魄
在路上寻找灵魂
惊恐的转移
高贵的厌倦
水样的春愁
电子时代的阅读
美丽的新世界
静谧的激情
欲望的声音
行动者海明威
乏味的大学
浪漫主义毒素的酿造者
卡萨诺瓦—浪荡的精髓
我在麦田守望
生命不息,作秀不止
有关俄狄浦斯
重建象牙塔
重建象牙塔
看,这个激动人心的地方
培养我们的俱乐部精神
重回经典
洪堡的理想主义
遗失的想象力
通才教育—心灵拒绝切分
跋: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摘要
那些曾经年轻的人啊 李敖又露面了,甚至比三十年前更风光。他在接受杨澜访问时,依旧毫不掩饰地说:“我只看漂亮的女人。”他在指点台湾地区某候选人时,依旧是嘴不留情,挖苦对手身上的每一个器官。他的笑声依旧那么爽朗,他的脸似乎也还年轻。但是,这一切已经无法激起我任何感觉了。我惊恐地望着电视上的他和生活中的我自己——是他在衰老,还是我在衰老?是他已经丧失了魅力,还是我已经不可避免地滑入平庸? 我仍旧清晰地记得,16岁的我第一次读到《十三年和十三月》时无法抑制的激动。这时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距离李敖的文章写作日期是二十九年。在文章中,这是一个年轻得如此的年轻人。他说喜欢那些激进作家的锋利,以及那股表现锋利的激情。他说苟能使整个国家年轻活泼,到处是朝气,其中有一些青年发几句狂言,道几句壮语,做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傻事,这又算得了什么。他说不管流弹和棒子怎么多,他还是要走上前去。他引用了一位印度青年诗人的诗句来自勉:“你已经吞下不少苦药,请再勇敢地喝下这杯毒酒吧!”他接着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卖药游方的孤客,走到晦暗的十字街头,他打开背囊,当众吞下不少苦药。那些观众说:“恐怕药太苦了。”他却回答:“怕什么呢?我吃给你看!我还有一杯毒酒!”这一年李敖27岁,他上过大学,当过兵,他在日月潭边租的狭窄的“四席小屋”中过着贫困不堪的生活,但他依旧笑着,怀抱着对于社会弊病深深的忧虑和对于个人未来生活的憧憬。他觉得他还年轻,还是冲一冲吧,为了社会更为了自己。于是他开始给《文星》写稿。《老年人和棒子》《十三年和十三月》……激情与才情已被压抑得太久的李敖凭借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痛快淋漓地释放了。读此时李敖的文字,你不是在那里与历史交流,也不是与那些庞杂的知识交流,你是在与一颗活生生的心灵交流,它坚强有力甚至肆无忌惮地跳动着。 1992年,李敖已经57岁,但我与他相逢时,是一颗还未遭遇激情的16岁心灵与一颗恰正年轻的27岁心灵的相逢,李敖激起我们最共同的感想。这是很多人读李敖的感受。李敖说《十三年和十三月》是他收到读者来信最多的一篇文章。“一位初中二年级的小朋友,穷得站在书摊旁边看完它;一位高一肄业的少年人,在金门战地里看完它;一位匿名的中学生,‘激动得连午饭都吃不下’,‘含着泪水,又看了一遍’;一位台大医学院四年级学生,看过后‘激动得整夜不能眠’……”真正感动人的,从来不是思想,而是年轻的勇气。李敖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思想,他只是以一个27岁青年的身份在说话,他毫不掩饰他的感慨,他的愤怒,他的欲望,他的痛苦,以及身处困境中却毫不动摇的勇敢……这一切正触动了所有年轻心灵的神经。 我在事隔三十年之后,在几千公里外的北京和那些激动的中学生大学生一样颤抖着,我记得那一夜,我渴望大声地呼喊,渴望在我的小屋里又蹦又跳,渴望对着全班的同学大叫:“你们知道李敖吗?”……之后的几年间,我用各种方式寻找李敖的作品,了解李敖其人。李敖说他说话比文章好,人比说话好。李敖的种种特立独行的故事加剧了我对他的心仪。他会在高三那年,因为厌恶考试机制,就休了学,放心地养浩然正气;他会在考上台大法律系之后,再退学;他会上课不抄笔记,还理直气壮地说那是中学生才干的事;他会“李敖情书满天飞,是个女孩就想追”地追逐台大的女生;他会在父亲的葬礼上,顶着全台中市的白眼……这些最琐碎的事情,却映衬出一个顽强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与思考的年轻人形象,同时他又是充满了人性的血肉,而不是一具只会思想的尸体。 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