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孩子的需要

孩子的需要

  • 字数: 103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丹】耶斯佩尔·尤尔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990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在亲子关系中什么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怎么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需要被认真和正确对待了......欧洲知名家庭治疗师教你读懂孩子的需要允许孩子说“不”,是为了让他更好地说“是”父母不要替孩子做决定,请管好自己的嘴巴。父亲是爱的领导者“老师对我们的尊重在哪里?”父母必须将自己对孩子爱的情感转化为爱的行为。
内容简介
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基石,即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尊重、信任与爱,它来源于欧洲有名的家庭治疗师耶斯佩尔·尤尔的坚定信念。在亲子关系或者师生关系中,成人不能只依赖孩子来改善关系,而是要主动承担起与孩子改善关系的责任。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处理教育问题的经验,围绕孩子的心理需要,提倡在家庭中一定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信任以及真实的爱,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书中例举了大量的可用于家庭中改善和提升亲子关系的方法,为父母解决当下棘手的育儿问题。
作者简介
耶斯佩尔?尤尔 (1948-2019)丹麦人,欧洲*具创新力、备受尊敬的家庭治疗师之一,同时也是一名教师、冲突顾问和作家。他一直与儿童和青少年、学校和幼儿园教师,以及单身母亲和父母团体一起工作。2004年成立了家庭工作坊——“国际家庭实验室”,为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真实和受人尊敬的领导角色提供支持。
目录
1教育—一个关乎尊重的问题刻意的教育并没有作用新型的教育需要一种新的语言 被允许说“不”,是为了更好地说“是”带着共情陪伴孩子成长认识自己的孩子尊重自主权与权威的矛盾耶斯佩尔·尤尔谈个人责任耶斯佩尔·尤尔谈责任感 2信任需要对话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 青少年尤其需要我们的信任重要的是内心请父母管好自己的嘴谁对我的信任负责耶斯佩尔·尤尔谈信任 耶斯佩尔·尤尔谈做决定的理由 3 爱与心灵的语言在没有“教育学”的家庭,孩子会生活得更好充满爱的行为孩子从家里学会什么是爱我的行为我负责从打孔的权利到自己的生活耶斯佩尔·尤尔谈批评父母的决定耶斯佩尔·尤尔谈青少年的激进语气 耶斯佩尔·尤尔谈与孩子交流4父母的爱不是牺牲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少就是多父亲是爱的领导者耶斯佩尔·尤尔谈兄弟姐妹关系耶斯佩尔·尤尔谈公平分配家务5全身心地交流:充满尊重、信任与爱的对话用棉绒包装的爱没有真正引发兴趣的对话没有意义 谁来做决定犯错有时是好事生活中不止有对与错耶斯佩尔·尤尔谈家庭讨论耶斯佩尔·尤尔谈是否要保护孩子免受压力6 尊重孩子的表现无成年人的儿童区和无教育的时间尊重孩子的边界刺激和过度刺激的界限第九种智力从儿童的能力中学习耶斯佩尔·尤尔谈青少年夜晚离家时长耶斯佩尔·尤尔谈早教7顺从使人生病学校需要学生,而不是孩子 “请保持安静!”用尊重传递尊重用自主负责代替顺从我们可以让孩子感到畏惧,但我们必须赢得孩子尊重孩子永远不会比大人过得好欺凌是学校领导力的问题耶斯佩尔·尤尔谈家校对话中的尊严耶斯佩尔·尤尔谈青少年和酒精8 将困难的行为视为邀请家庭作业属于学校负责的领导关系能力影响专业能力罗恩和粉红色的笔耶斯佩尔·尤尔谈孩子哭泣 耶斯佩尔·尤尔谈孩子对学校零热情9 尊重意味着保持个体的边界“老师对我们的尊重在哪里?”融合、合作和信任耶斯佩尔·尤尔谈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中的一贯性耶斯佩尔·尤尔谈青少年沉默给孩子的信致谢
摘要
     01 教育——一个关乎尊重的问题 在与父母的座谈会和对话中,我经常听到的话是,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认真对待孩子的需求和愿望到底意味着什么?愿望和需求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孩子应该拥有他们想要的一切?想象一下,如果我按照所有找我咨询的人期待的那样“认真对待”他们每一个人,那么每次咨询将会持续24个小时。 但是在这之后会怎么样呢?毕竟我们——父母、祖父母、教师、相关教育者以及所有与孩子亲近的成年人都希望能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实际上,在这个主题里隐藏着一个非常重要而特别的概念:尊重。人们对“尊重”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记得我在德国第一次做报告的时候,是在1961年左右,当时我还在念大学,那时旧版杜登德语词典里对“尊重”一词的定义是“服从”。今天这个解释已经不存在了。我不想过多地去讨论它,但我想说的是,这种变化非常重要。在我们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有如此多的成年人都希望尊重儿童,这种现象是全新的,它的出现也引发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的数量比历史上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所有讨论还要多,这足以说明此想法的新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权力”。如果我们关注不同的人对教育的看法,就会出现非常古板的——实际上是过时的——两极分化的情况出现。一方面,我们有权威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也存在反权威的教育方法(也称为自由放任的教育风格)。只要在这两个特别中谈论教育,我们就无法进步,因为很多研究都表明:我们必须换一种思路了。 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方式,因为这两种旧的教育方法都行不通了。放任自由根本就不现实,那样孩子只会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另外,现在可能也并不存在那种真正古板的、严格的等级制和专制的家庭结构。即使存在这种家庭结构,也是特别现象。那么我们现在到底有什么?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想清楚地表明:我永远也不想写一本告诉家长什么是正确养育孩子的方法的书,这仅仅是出于非常简单的原因——我对此一无所知。我不知道该怎么做,那从来不是我的工作,也不是我的兴趣。我观察到,每个城市大约有2000~4000种不同的养育方式,它们似乎都或多或少地取得了成功。所以说,世上并不存在绝对正确的养育方式,也不存在绝对错误的养育方式。我的工作一直是试图帮助那些与孩子之间关系不融洽的成年人,如父母、教师和儿童心理学家等。 那么,如果作为母亲或者父亲,当你们对与孩子的关系不满意时应该怎么办呢?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是:“如果我两岁的孩子不想刷牙,我应该强迫他刷牙吗?还是不能那么做,因为那是错误的方式?”这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它表明了人们正在思考什么是对和错。强迫孩子做事会有损孩子的人格吗?父母对保护孩子的牙齿有什么样的责任?如何让孩子在8岁或者9岁的时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呢?这些问题都很有趣,因为它表明,即使是年轻且受过教育的家长也只会用这两种方式思考:要么是孩子自己决定做他想做的事情,要么是由家长决定。因此,总会有这种两极化的、非对即错的、非黑即白的情况出现。但不幸的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那些美好的期待就开始发挥作用,大概是这样的情景:每天,当妈妈告诉孩子:“现在我们去刷牙!”孩子给妈妈一个吻,然后回答:“妈妈,我爱刷牙!我们能马上就开始刷牙吗?能刷两次吗?” 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