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桐林夜话

桐林夜话

  • 字数: 39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马维衡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2291591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学琴或说习艺的励志小说。书中注入了作者古琴大家马维衡对古琴文化及相关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敬畏和挚爱。同时,在章回行进以及人物对话中,也展露出作者对琴学深厚的学养。我们可以通过《桐林夜话》来了解一个懵懂朴素的门外人,如何虔诚叩门问道、潜心学艺;领略斫琴抚琴品琴之人的业精于勤和博学兼容;感受琴与曲魂牵梦绕的奇妙与华彩;聆听琴声与禅意交心对话,呈现出洗尽铅华之后的返璞归真。
内容简介
《桐林夜话》是一部以古琴文化为主要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以冯去二拜师广陵琴派传承人胡兰为线索,描述了一群古琴文化传承人及相关文艺界人士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读来仿佛有置身于数十年前的扬州和广陵琴坛之感。书中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冯去二,虔心于古琴,他拜师学琴又善于向昆曲及诸多传统文化学习,转益多师,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日积月累,天道酬勤,终于水到渠成,卓然而成大器。
作者简介
作者马维衡,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斫琴艺术家、古琴演奏家、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器乐协会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古琴学会副会长、扬州市汉风古琴制作技术研究所所长、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吉林艺术学院兼职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目录
序一:古琴之缘
序二:竹西明月夜吹箫
序三:高山流水出红尘 人间有味是清欢
第一回 魂萦天籁参寻数载 身访明师赓续三缘
第二回 品嘉味月夕生雅趣 度良宵琴乐却俗情
第三回 赏画韵评微称故俊 参琴技探奥启后生
第四回 彩衣街言投交自首 琼花观道异失红颜
第五回 三义阁再访林海生 沧浪亭巧逢方子玉
第六回 劫后人窃说妍丑事 堂间老初论雅俗情
第七回 访朋聊叙金陵琴客 学艺并推扬越评师
第八回 情长鸳侣比逑爱意 气盛莺俦啼冀友声
第九回 花局巷喜交藏宝客 平山堂重访叩钟人
第十回 彼泉之水堪益新茶 他山之石能攻璞玉
第十一回 言腔论术释疑后进 顾曲析辞详解阳关
第十二回 艺门有类放俗崇雅 知海无涯殊道同归
第十三回 恩鲽鹣喜成新婚礼 义金兰乐赴老汤池
第十四回 幻化入真达谈龙录 含忠履洁释离骚经
第十五回 归期未归卜人解字 冬至既至老樗说圆
第十六回有庆林门增添贵子 无意冯生邂逅佳人
第十七回 圯桥进履贤人堪忍 陋室奉茗壮士拜师
第十八回 数九天踏雪寻梅萼 话三弄围炉升暗香
第十九回 桃符竹炮又辞旧岁 旧雨新知一问凉暄
第二十回 享嘉器三朝齐聚首 胖泠音奕代有余声
后记
摘要
     第一回 魂萦天籁参寻数载 身访明师赓续三缘 “脉连地肺,势占天心,江流环带发岷峨,山势回龙连蜀岭。隋宫佳胜,迷楼风景尚豪华;谢傅甘棠,邵伯湖堤遗惠泽。竹西歌吹,邗水楼船。青娥皓齿拥高台,掩映红楼连十里。异贝明珠来绝域,参差宝树集千家。玉人待月叫吹箫,豪客临风思跨鹤。诗成东阁,梅花佳句羡何郎;景集平山,太守风流怀永叔。九曲池锦帆荡洋,廿四桥青帘招摇。粉黛如云,直压倒越吴燕赵;繁花似海,漫夸他许史金张。正是文章江北家家盛,烟月扬州树树花。” 上文为明代史学硕儒李清笔下的扬州盛景。扬州自古人杰地灵,珍育宝殖,迄隋通运河更成繁华缛锦之都。人每相称,代有诗赞,王朝更迭,几度兴衰,物换星移,至于近代,昔日淮左风流,也渐渐败落下来。但从城东的东关古渡、城西的隋唐石塔、城南的宋城遗址、城北的天宁禅寺和深藏于蜿蜒曲折、古旧巷道之中的那宽不见尽头、深不知几许的盐商宅第、商会会馆,与那伫立道旁、依彼屋侧的千年古树、百年名木,尚能让人想象到这沧桑名郡的昔时繁华。 在古城城南一条叫徐凝门的街上,住着一户冯姓的六口之家。幺子名叫冯博,祖辈系河北遵化人氏,其父冯国恩因在国民党军中抗日立过战功,故而被委任到此做了个小吏。后因世变,冯国恩被抄没家产,举家被发落到兴化。却说那兴化地处低洼,河道纵横,独木相连,人民生活十分清苦。 冯博外祖父姓殷名家杰,是扬州城中一位不太出名的中医,念冯博年幼,不忍让其在穷乡僻壤之地受苦,便于次年将冯博领回寄养在家中,空闲之时便教背些汤头歌,教唱些皮黄、昆腔;隔三岔五便带着他出入茶楼书社和落魄的名门仕人家中。 却说这冯博外貌虽长得眉目清秀,温顺可爱,内里却性格乖张。文静时能日夕闭户于书房读书识字,顽皮时能上树摘果掏鸟,又能潜入河中寻鱼摸蚌。他每逢夏日,必四处捕捉螳螂、知了、天牛、青蛙为之戏物。遇狂风暴雨来袭,也不回房躲避,反伫立在外任风吹雨淋,仰视乌云闪电,倾听迅雷风烈。众好之中,冯博最喜之事,还是在院中挖土垒岭,上植草木,置楼台亭阁于其间,营造高岩秋壑的奇观异景。看他举动,邻里们常闲语他言行有异,可外公却赞他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时光荏苒,转眼十年。乱时告终,国恩举家重返扬州。待诸事安顿后,国恩便问起了冯博学业,除语文尚佳外,其余都较平平。国恩叹息道:“你年正青春,正是矢志鸡窗,以图上进之时。古人云:‘幼儿学,壮而行。’若只是迷于玩物,岂不于功课有亏,举业有废?受你外公影响,兴趣爱好广泛固然是好,但你可知‘鼯鼠五技而穷’之事?” 冯博垂手恭立于前,见父有问,连忙对道:“知道的,年前外公因拮据之时,曾对我说过。言他自身犹如一只鼯鼠,能飞不能上屋,能爬不能上树,能游不能过河,能走不能先人,能穴不能掩身。自己技艺虽多,能书会画,能医会诗,能诵经会唱戏,但无一能精。每难来临,无一技能以脱困。” 国恩笑道:“没想到你外公早已现身说法教导过你,我先前倒是错怪了他。这鼯鼠之典,出于《劝学》:‘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媵蛇无足而飞,鼯鼠五技而穷。’这鼯鼠五技而穷之理你已明白,我还希望你学那媵蛇为好,虽然只有一技,遇险却能腾空而飞。” 冯博眨眨眼道:“父亲教训得虽然极是,但老师常教导我们,除读书以外,还需培养更多兴趣爱好,方能博学多识。” 国恩一脸严肃道:“你老师的建议也不为错,但你有所不知,只有专到一定的火候,博才有用处。博到一定的火候,专才能益进。我觉此时便忙于博还是过早了些。当下还是专心于功课为重,将来能考上大学,一来可承续书香,显亲扬名;二来亦可走出家门,为国为民做些有益之事,这才是正道!此时不勤修正业,便忙着学些旁门左道,表面看来是知之甚博,但博而不精。这便如水上无蒂浮萍那样,看似绿油一片,一旦风浪来袭,便被卷向岸边,枯竭而死。此时我还是劝你勤于功课,一以贯之。当初给你取名为博,是希望你日后知识丰富、宽广、渊博之意,不想你尽旁收了些杂学左道之事。我们家遭难十载,今喜还扬,也可算又一新的开始,望你今后停杂取专,摒去二心,一以贯之,因此给你易名为‘去二’,不知你意下如何?” 冯博连连点头道:“父亲为儿子取名易名天经地义,有何不乐意!不过,这名用意虽深,但就是稍有点怪,不那么好听。”国恩笑道:“不好听有甚要紧?取名贵在有意,史籍之中,怪名也不胜枚举。秦朝有位右丞相叫冯去疾,宋时有位豪放词人叫辛弃疾,全真七子中还有位女侠叫孙不二。”冯博道:“这些都是目前的大人物,儿子天资愚顽,如不得所愿,岂不有负您的意愿。”国恩笑道:“凡人间父母,都有望儿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哪能尽得所愿!俗话说:‘谋事由人,成事在天。’只望你勤奋努力,用心以专,不负此生即可。”冯博移步其后,给国恩按了按肩笑道:“儿子定当力改前非,摒去二意,用心以专,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