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石达开与雅安 太平天国第一王

石达开与雅安 太平天国第一王

  • 字数: 20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作者: 蒋蓝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4963707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史考证类书籍,1863年4月,石达开率众“三四万人”从云南巧家渡过金沙江入川,一路由小路冕宁县泸沽经大桥至铁寨子、水扒岩、烂泥坪、铜厂、新场至紫打地(今安顺场),一路由大路泸沽绕越西县城经保安至海棠,然后翻竹马经积玉场、新场至紫打地……到6月13日石达开舍身救三军,被俘押到成都处死。翼王悲壮、传奇的故事一直在雅安以及大渡河流域流传,雅安也成为了”翼王悲剧地”的重要历史资料汇集地。作家蒋蓝奔波十几个县,进行了大量田野考察,采用目前新发现的史料与物证,并把串联雅安的邛筰古道、牦牛古道纳入到对石达开的踪迹考察当中,复原出了150年前的历史。
作者简介
 
目录
概述
“石相公”的成长史
蜀身毒道与邛笮古道
穿过冰封的金沙江进入四川
“挂榜”的地名学
西昌樟木箐往事
赖裕新与清溪峡
骆秉章的沙盘作业
老鸦漩动石儿山
紫打地形胜分析
最后的强渡
一语成谶的地名
关于石达开的宝藏
大渡河的河神与乌鸦
石达开在利碛堡
大树堡与禹王宫
牌刀手孟德的故事
凉桥永别
关于“鲸鲵封处”碑
刘蓉、黄彭年眼中的石达开
彝族土司岭光电笔下的石达开
片马乡深处的大宅
成都科甲巷
刑法的制式工艺化
“他的名字就是反抗的名词”
石达开的头颅被扔入了长江
大渡河河谷中的“黄彝”
关于“陈没”姓氏的来历
石敢当的隐喻
成都庆云街与石定忠的结局
城隍庙还愿
翼王之印与翼王剑的下落
蔡步钟与翼王的“青钢宝剑”
石达开的“第三条道路”
后记
附录——石达开大事年表
摘要
     概述 1862年12月31日(大清同治元年冬月十一),一支声名远扬的“电通军”由云南进入四川。这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派遣其中旗军赖裕新为前锋,“由云南巧渡金沙江,经披沙、普格、河西,占德昌,进逼宁远府(今西昌)”。这支农民起义军在此后两个多月时间里,一直在会理、德昌、宁远一带活动。1863年3月23日(农历二月初五),赖裕新率众焚毁小哨汛及炒米关,占领中所坝,越嶲同知周岐源得报后,先令四乡坚壁清野,凡谷米辎重老稚妇女尽令入城,又令壮者潜伏山泽僻处,伺机出击。25日.赖裕新率大队继续从中所坝经越西县城、王家屯向白沙沟进发。在沟内,夷兵之滚木礌石齐发,继以矢枪火炮,赖裕新于战役中牺牲。 1863年4月,石达开在与率中旗军的赖裕新失去联系,更不知赖已经在白沙沟牺牲的情况下,率众“三四万人”从云南巧家渡金沙江入川,欲实现多年来“先行入川,再图四扰”的战略方针。1863年5月初,石达开兵至冕宁泸沽,分兵“越西、冕宁大小两路”,一路由小路冕宁县泸沽经大桥至铁寨子、水扒岩、烂泥坪、铜厂、新场至紫打地(今安顺场),一路由大路泸沽绕越西县城经保安至海棠,然后翻竹马经积玉场、新场至紫打地……到6月13日石达开舍身救三军,被俘押到成都,于23日被凌迟。翼王悲壮、传奇的一生,其故事一直在雅安及大渡河流域流传.雅安也成了“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 翼王救下的数干太平军将士并未离开雅安,他们至今生活在汉源县、石棉县的大渡河两岸;还创立了中国百家姓里专享的一个太平军姓氏“陈莫”;还有石达开宝藏之谜……太平军遗留在雅安的地名如石儿山、营盘山等等多达几十个,流传着无数激动人心的故事。 作家蒋蓝多年从事非虚构写作,在40万字的《踪迹史——唐友耕与石达开、骆秉章、丁宝桢、王阎运交错的晚清西南》一书里,已经涉及石达开进入四川的诸多细节,他奔波十几个县.进行了大量田野考察。在15万字新作《石达开与雅安》里(配图100张左右),将采用目前近期新发现的史料与物证,并把串联雅安的邛笮古道、牦牛古道纳入到石达开的踪迹考察当中,复原出150年前的历史真相,还原石达开的高贵人格。留存历史真相.书写山河巨变,把那一段铁血历史留给未来。 “石相公”的成长史“稗史漫传曾羽化,千秋一例不平鸣”。这一句诗,当是对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一生的很好写照。 风云际会,黄沙漫漫,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大波迭起。时年16岁的石达开便“被访出山”,投身于一场没有回头路的征尘。他19岁统率干军万马,20岁封翼王,后在成都四川臬台监狱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石达开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提心吊胆.甚至他身后数十年中都不断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从事反清活动。辛亥革命党人曾通过诗歌、小说、绘画等各种形式弘扬他的事迹,用以“激励民气,号召志士,鼓吹革命”。有关他的民间传说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他的侠肝义胆与深重义气,源源不断地为不同时代输送着血气与骨力。 太平天国史学家简又文指出:“纵观翼王远征之后,历时7载(由咸丰七年至同治二年翼王就义为止,其余各部活动。直至同治十年未算),所过地域共15省(苏、皖、赣、浙、闽、桂、湘、粤、黔、滇、鄂、川、西康、陕、甘),行程约五万余里(翼王本军约二万里,石镇吉、赖裕新、曾广依、李福猷等部共约三万五千里,余部活动,及分化各部之回师未算),实为世界历史上有数之长征。人类有此奇异伟大的活动,诚值得详细记录者。” 作为太平天国最富传奇色彩的英雄,关于石达开的身材、相貌、气度也是人们十分关注的。最早的议论,出自1853年法国人加勒利、伊凡著,英国人约·鄂克森佛译补的一本专著里: “副丞相石达开相貌奇丑,极瘦,肤黑如炭;他的长颈项支持着骨瘦的脸和尖形的头,他是一个文人,据说过去所发布的檄文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这种情形使我们推测他是一个上帝会中人,可能是郭士立的布道会会员。大臣以下是高级军官,一望而知,这些王并不滥用称号,也不乱颁勋位;他们都是战场上的军人,尚未想到以无谓的头衔来装饰自己。” 而对萧朝贵的描述却是锦上添花:“萧朝贵是这一群王中最年少、英俊而勇敢的阿溪里。凡遇交战阵,他都奋不顾身,身先士卒,指挥军队极其周密,证明他有过人的识见。他风姿倜傥,容貌活泼……他没有胡须,在他的战友中天赋是优选的。”太平天国初期诸王中最年轻的是石达开,并且他和萧朝贵一同在前线冲锋陷阵,而萧朝贵年纪较大,“面貌凶恶”。因此,有学者断定.法国人加勒利和伊凡混淆了萧朝贵和石达开,年轻英俊的是石达开才对啊。 《贵县志》中对石达开的记载是“姿貌魁秀”。据当年见过石达开的人回忆说,石达开“身穿白上衣,长得又高大,是个漂亮少年”,“石达开个子高高的,年轻英俊,十足是一个当王的长相”。石达开气质绝伦,被清廷一名贡生赞之为:“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后来审判他的清将也承认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