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货币银行学(第2版)

货币银行学(第2版)

  • 字数: 41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2014517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货币银行学又称金融学,是当今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主要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等内容的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比较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纵览课程主要内容及其间的关系结构可以发现,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工具、利息与利率属于货币流通和信用相关活动的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金融市场及其机制属于金融市场方面的内容,金融机构体系和商业银行属于金融机构方面的内容,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货币均衡、货币政策、通货变动及金融监管等属于宏观调控方面的内容,故本教材将分成基础知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宏观调控和互联网金融四大部分共十一章,来详细介绍货币银行学的主要内容。
目录
导论
一、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二、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出自银行
三、经济生活中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四、经济生活中货币和信用活动的实现过程
五、货币银行学的主要学习内容
六、货币银行学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意义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定义及形式演变
一、货币的定义
二、货币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三、货币的起源及形式演变
专栏一:战俘集中营里的货币
专栏二:呼之欲出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层次划分
一、货币的职能
二、货币的层次划分
第三节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三、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信用与信用形式
一、信用及其构成要素
二、信用形式
第二节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及其特征和分类
二、票据
三、股票
四、债券
五、金融衍生工具
专栏一: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及应用情况
专栏二:你应该持有股票吗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决定
第一节利息与利率概述
一、利息及其本质
二、利率及其种类
三、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节利率的决定与结构理论
一、利率决定理论
二、利率的风险与期限结构理论
应用:1996-2007年我国经历的几次利率调整及其背景
专栏: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LPR是什么
第四章金融市场
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特性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五、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二节货币市场
一、同业拆借市场
二、票据市场
三、国库券市场
四、回购市场
五、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第三节资本市场
一、股票市场
二、长期债券市场
专栏一:郁金香泡沫
专栏二:全面实行注册制号角吹响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金融机构及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金融机构的定义及分类
二、金融机构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中央银行
二、商业银行
三、各类专业银行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三节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
二、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三、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
专栏:对冲基金——百万富翁的理财俱乐部
第六章商业银行
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组织形式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二、所有者权益
三、负债业务
四、资产业务
五、中间业务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专栏一:电子银行——生活理财的好帮手
专栏二:伊利诺斯银行抢救案
第七章中央银行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
四、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四、支付清算业务
专栏:神秘的美联储
第八章货币供给
第一节货币供给概述与银行体系的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一、货币供给概述
二、银行体系的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三、银行体系存款乘数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一、基础货币
二、货币乘数
三、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专栏:怎样看待我国货币供给量迅速增大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均衡
第一节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及分类
二、货币需求理论
三、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四、货币需求量的测算
专栏:近期市场对货币有短时需求
第二节货币均衡与非均衡
一、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三、货币失衡的原因
四、货币失衡的调整
第十章货币政策
第一节货币政策的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三、通货膨胀目标制
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三、股价渠道传导机制
四、信贷渠道传导机制
五、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机制
第四节货币政策选择的理论依据及其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货币政策选择的理论依据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