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坐火车游盛唐

坐火车游盛唐

  • 字数: 10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作者: (马来)赖瑞和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575376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专家深研唐史数十年,以远游寄托对盛唐的遥念】 作者赖瑞和教授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唐史博士,研究唐史数十年,著有《唐代基层文官》《唐代中层文官》《唐代高层文官》等多部作品,在唐代文官研究方面成就极高。《坐火车游盛唐》是作者《杜甫的五城》姊妹篇,融合了他对寻访盛唐遗事的热爱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160余张精美图片,再现千年之后的盛唐余韵】 作为一本“私相簿”,本书精选160余张摄影杰作,作者将远游所见的各种景观用镜头记录下来:古都西安的大小雁塔,唐代各个皇帝的陵墓,杜甫五城的遗址……精美照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配合简洁而严谨的文字讲解,再现盛唐余韵。 【深度游历神州大地,领略大唐盛世的吉光片羽】 作者以现代人的视角,穿插自己在旅途中的见闻感悟,展现各地风土人情。跟着赖瑞和教授游历神州,史书冷冰冰记载中的大唐王朝顿时鲜活起来,甚至将成为我们共同的朋友。登他曾远眺过的乐游原,呼吸同一座终南山的清风,观察同一条黄河的奔流,便是对这个伟大王朝最充分的了解和尊敬。"
内容简介
盛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开创性的时代。本书作者赖瑞和教授怀着对寻访盛唐遗事的热爱,在9次深入中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文史之旅中,精选160余张照片,将远游所见的各种文史景观用镜头记录下来,配合简洁通俗的文字讲解,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再次敲响千年之后的盛唐余音,为读者展现历史的一角,表达对盛唐的遥念。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杜诗孕育了我的中国梦
第二章 欲往城南望城北
曲江、大雁塔、小雁塔、乐游原、大明宫遗址、翠华山和终南山、兴教寺
第三章 唐代帝陵
太宗的昭陵、高宗武则天乾陵、睿宗的桥陵、玄宗的泰陵
第四章 入西域记
兰州—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
第五章 杜甫的五城
从兰州到呼和浩特、内蒙古
第六章 北朝隋唐余光
大同云冈石窟、北京、太原—运城、平陆—洛阳
第七章 南方行
广州、长沙—岳阳、桂林、梅县旧居
第八章 南诏遗事
昆明、大理、剑川石钟山石窟、丽江
第九章 入楚记
长江三峡、湘西—凤凰
第十章 万里寻碑
黄果树大瀑布、河南宝丰、千唐志斋、华山
第十一章 藏族风韵
九寨沟、松潘、若尔盖大草原、夏河、青海
第十二章 文史之旅
泰宁尚书第、宁化石壁、湖南祁阳、湖南永州、虎门销烟
第十三章 途经孔子故里
曲阜、泰山、安阳、满城
第十四章 从山西到陕西
五台山、浑源悬空寺、应县木塔、三岔、榆林、延安
第十五章 跨越五省
韩城、三门峡中流砥柱、西峰—固原—麟游
附录 九次中国之旅详细路线里程表
摘要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 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 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杜甫《塞芦子》 我的整个中国之旅,其实是从这首杜诗《塞芦子》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念博士,论文题目是《唐代的军事与边防制度》,平时读书便不免留意这方面的材料。有一天,读到杜甫的《塞芦子》,不禁深深为之着迷。后来,我不但在博论中引用了这首杜诗,证明那五城对唐代西北的防卫是多么重要,而且还特地到这五城走了一趟。 这首《塞芦子》没有收在《唐诗三百首》等通俗的选集中,它并不怎样为人所知。我想,许多念中文系的学生,恐怕也没有读过这首诗。但我觉得,这首诗却很能为杜甫“诗史”的美名作一个注解。许多时候,他的确是以诗来写史——以唐诗写他那个时代的唐史。所以读唐史的人反而会很留意他的某些诗作。 比如,这首《塞芦子》便是杜甫评论那五城所写的一首时论诗。当时正是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原本驻守在五城的边兵,都调往东部去应付安史的叛军。他认为这样让五城一带的边防空虚不妥,所以建议在芦子关这个要塞,调派一万人守关。清代杨伦的《杜诗镜铨》便说杜甫这是“以韵语代奏议”,即以诗的形式代替正式的公文奏议,向皇帝提意见。 这首诗用了不少时事典故,颇不易懂。如今隔了一千多年,大家恐怕都得翻查杨伦等人的笺注才能看懂这首诗了。且让我也根据杨伦等人的注,把全诗的意思用现代的白话文再说一次: 五城有多遥远啊?遥远得隔着黄河水。边防的兵士全都调往东面去作战,城内空虚,长满荆棘。叛军将领史思明割舍了怀州和卫州向西前进。另一叛军将领高秀岩也向西不停进发。如果这些叛军趁机往西边的大漠绕个大圈包抄过来,那么所谓潼关以东崤山和函谷之坚固可守,就要落空了。延州本来是陕北的门户,关防还可以倚靠。怎样能得到一万人,赶去堵守那里的芦子关防叛军?长安西边附近的岐山扶风,有薛景仙防守,从旁制止山贼起来闹事。近来听说昆戎等叛徒,也因此退了三百里。芦子关扼守着两寇,其深刻意义就在这里。谁能叫皇帝明白,胡人的行动快得像鬼。 诗一开头提到的“五城”,指的是唐代在黄河外所筑的五座军城:丰安城(今宁夏中卫附近)、定远城(今宁夏平罗附近)、西受降城(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及东受降城(今内蒙古托克托以南)。这五城首尾相应,形成一条长达1000多千米的防线,防止突厥和吐蕃的侵略。 其实,据古今中外学者所作的年谱和考证,杜甫本人是从未到过这五城的。难得他却对五城的防卫和时局,有那么深的认识。安史乱起,玄宗往南奔蜀避难。他的儿子肃宗则往北逃到灵武(今宁夏灵武附近)即皇帝位。当年的灵武正好位于五城中的第一城丰安城和第二城定远城的中间。杜甫原想到灵武拜见皇帝,不料中途却被叛军捉拿,送往沦陷的长安。他大约便是在这时写下这首《塞芦子》诗。等他逃出长安时,肃宗已南迁到长安以西约150千米的凤翔(今陕西凤翔)。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