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字账户、平台科技与金融基础设施

数字账户、平台科技与金融基础设施

  • 字数: 1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作者: 刘绪光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2201464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5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数字经济范畴下政治经济学分析,尝试勾勒科技驱动下金融新基建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平台化之路。本书第一篇“逻辑框架篇”,从监管统筹、国际共识、中国实践和数字化转型等不同视角,全方位描绘出一般意义上金融基础设施的功能图谱。第二篇“基础理论篇”,着重分析了数字化、网络化和平台化这三项底层驱动力的交织联络,重点聚焦其在金融、保险行业的渗透与呈现。第三篇“经验借鉴篇”,从国际保险业基础设施发展和我国银行、证券业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中总结规律。第四篇“实践展望篇”,试图从数据算基、网络算法和平台算力维度,探讨新技术、新业态、新风险融合发展趋势下,我国保险基础设施在数字账户、平台科技、风险与信用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前提条件、可行路径和预期成效。本书框架清晰,具备专业性的同时语言生动,内容深入浅出。对于相关政策制定者与工作人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刘绪光,管理学博士,保险学博士后,高级经济师。曾先后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金融行业基础设施、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从事风险管理与数据治理工作。熟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参与保险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近距离观察思考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科技实践创新。 2016-2019年,借调中国人民银行,深度参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前瞻性思考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下的业态治理与监管框架,规划搭建赋能实体产业链与科技创新链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曾先后荣获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重点研究课题政策研究类二等奖,2019年金融科技研究课题二等奖、三等奖。在中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1篇逻辑框架篇
1金融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一个分析框架3
1.1金融基础设施:监管统筹、国际共识与中国实践3
1.1.1从发展实践到底层逻辑3
1.1.2监管统筹:宏观审慎理念下统筹监管成为政策基调7
1.1.3国际共识:金融基础设施的一般界定及重要特征8
1.1.4中国实践: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索与经验10
1.2数字化转型:金融新基建的数字化、网络化与平台化12
1.2.1从核心概念到分析框架12
1.2.2数字化视角:保险业基础设施的业务数字化与数据业务化17
1.2.3网络化视角:保险新产品和新业态对行业基础设施的新诉求18
1.2.4平台化视角:平台科技赋能保险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20
第2篇基础理论篇
2数字化:从原子到比特的生产力变革25
2.1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关系概览25
2.1.1数据要素的内涵及特征27
2.1.2数字化的多视角解读28
2 数字账户、平台科技与金融基础设施
2.1.3数字化转型赋能生产关系高质量跃迁30
2.2数字化时代的金融与科技31
2.2.1金融与科技的关系31
2.2.2科技作用金融的路径32
2.2.3金融科技的关键技术均以数据为生产对象34
2.3数字化转型赋能金融基础设施:链、金、数35
3网络化:节点连接频度与密度的生产关系跃迁37
3.1社会中的网络及其影响37
3.1.1社会网络的抽象模型37
3.1.2基于血缘、地缘的人际关系网39
3.1.3技术网络与商贸网络40
3.2网络基础设施支持下的商业变革41
3.2.1网络与商业的关系41
3.2.2消费互联网43
3.2.3产业互联网44
3.3植根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互联网46
4平台化:区别于企业与市场的新型基础设施48
4.1作为网络超级节点的平台中介48
4.1.1网络中的超级节点48
4.1.2超级节点的形成和特点50
4.1.3区别于企业与市场的平台组织模式50
4.2平台的功能、模式与网络效应52
4.2.1按功能属性划分52
4.2.2按商业模式划分53
4.2.3平台的双边市场效应54
4.3平台科技的基础与价值57
4.3.1数据吸纳和处理能力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57
4.3.2平台科技助力金融生态高质量协同发展58
第3篇经验启示篇
5全球保险数据融合与应用平台比较研究63
5.1主要国家及地区保险信息融合平台基本情况64
5.1.1北美保险信息融合平台64
5.1.2欧洲保险信息融合平台65
5.1.3亚洲保险信息融合平台65
5.2基于平台生命周期与服务模式的案例研究66
5.2.1以平台生命周期为维度的分析68
5.2.2以服务模式为维度的分析70
5.3国际经验对我国保险基础设施建设的启示71
5.3.1可提供的服务类型73
5.3.2应具备的服务能力73
6我国银行业、证券业数据融合与应用的经验启示76
6.1金融业数据融合应用平台建设运营情况76
6.2金融业数据融合应用平台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80
6.2.1数据平台建设是行业发展的基础需求80
6.2.2数据平台作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81
6.3对保险业数据融合应用平台建设的启示和思考83
6.3.1保险业数据融合与应用现状83
6.3.2数据融合应用平台建设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83
6.3.3数据融合应用平台建设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84
6.3.4数据融合应用平台建设应当加强制度和标准建设84
第4篇实践展望篇
7数据要素:权属价值、平台涉金与垄断规制89
7.1数据要素、产权与市场秩序90
4 数字账户、平台科技与金融基础设施
7.1.1数据要素及其主要特征90
7.1.2数据产权、定价与市场秩序91
7.1.3数据市场主体多元、诉求多样、流通失序93
7.2网络经济下垄断的实质是数据垄断94
7.3网络平台向金融渗透的逻辑与问题96
7.3.1基于数据的逻辑96
7.3.2基于资本的逻辑97
7.3.3基于金融的逻辑98
7.3.4潜在问题与风险关切98
7.4对网络平台数据垄断和不当竞争的规制思考99
8数据算基:大数据对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与监管的影响101
8.1大数据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02
8.1.1大数据的特征与实质102
8.1.2大数据技术应用现状与局限103
8.2保险业大数据应用现状104
8.2.1保险业大数据应用阶段104
8.2.2保险业大数据应用特点106
8.2.3保险业大数据应用领域107
8.2.4保险业大数据应用问题109
8.3大数据给保险监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12
8.3.1带来的机遇112
8.3.2潜在的挑战与应对113
8.4以保单登记为切入点,做好行业数据融合与应用114
8.4.1保单登记的内涵114
8.4.2做好保单登记,赋能行业数据融合与应用115
8.5以数据治理为立足点,赋能行业数据融合与价值释放116
8.5.1数据治理的原则与方法116
8.5.2建立保单要素信息标准117
9网络算法: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路径及治理策略120
9.1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规模、质量及风险特征120
9.2互联网保险的市场格局124
9.2.1持牌机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125
9.2.2非持牌机构:网络平台和保险科技公司126
9.3快速发展中呈现出的问题、风险及成因127
9.4促进互联网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治理策略129
10网络互助:核心属性、发展逻辑与合规关切132
10.1网络互助的概念辨析与核心属性132
10.1.1网络互助概念的提出132
10.1.2网络互助与相关概念辨析134
10.2网络互助的发展脉络与监管历程137
10.2.1网络互助的发展脉络137
10.2.2网络互助的监管历程138
10.3从疫情下网络互助的供需看其潜在价值139
10.4网络互助快速发展中呈现的短板与问题140
10.5规范新兴业态有序发展的思路与启示142
11平台根基:数字账户兴起及其在保险业的应用144
11.1账户的概念、分类与结构145
11.1.1账户的概念与起源145
11.1.2账户分类与社会账户体系145
11.1.3账户的结构148
11.2数字账户的内涵151
11.2.1数字账户的划分及功能152
11.2.2数字账户的意义153
11.3金融行业统括账户的产生与发展155
11.3.1行业统括账户产生的现实需求155
11.3.2证券行业统括账户的产生与发展155
11.3.3征信统括账户的产生与发展159
11.4保险行业设立统括账户的潜在价值与基础条件162
11.4.1设立统括账户的价值分析162
11.4.2建设保险业统括账户的基础条件评估163
12平台算力:探索构建保险业风险数据库、助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167
12.1探索建设保险业风险数据库167
12.1.1风险、风险管理与社会管理视角下的保险价值167
12.1.2保险风险数据库的内涵界定与初步认识170
12.1.3国际保险风险数据库发展定位与趋势171
12.1.4构建我国保险业风险数据库的价值与意义172
12.2信用信息的国际发展及其在我国保险业的应用173
12.2.1征信:信用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评估174
12.2.2信用信息在国际应用的比较分析174
12.2.3信用信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展望180
13平台科技:科技发展赋能保险数据融合与应用182
13.1金融科技:生产力发展驱动生产关系与之适应182
13.1.1金融科技的本质182
13.1.2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的联系与区别183
13.1.3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移动金融、普惠金融184
13.2平台驱动:金融科技的底层驱动技术及交互演进186
13.2.1驱动技术的发展逻辑与相互关系187
13.2.2金融科技孕育承担不同金融功能的新兴业务模式189
13.3区块链在金融基础设施领域的“能”与“不能” 190
13.3.1中心化金融中介组织的局限与区块链的比较优势190
13.3.2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典型应用192
13.4保险科技的技术谱系与功能延展193
13.5保险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97
参考文献19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