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五谷丰登

五谷丰登

  • 字数: 11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710055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创新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培根、马克思等思想家都指出正是来自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等科技发明推动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进程。但是“四大发明”远远不能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全貌,那么中国古代到底有哪些科技发明创造? 2013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邀请所内外专家梳理科技史和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考量我国的古代发明创造,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8项”,系统回答了除了“四大发明”,中国还有哪些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的问题,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本套丛书主要以珍贵的古代科技图片、科技文物、通俗故事等表达方式,讲述历史和现代的生动案例,展示我国自然科学史在农业、冶铸、土木、水利、建筑、园林、航海、数学、天文、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科学史技术研究成果,展现出古人创造和综合利用优选技术的非凡能力。
内容简介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在悠久的农业发展目前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限于篇幅,本书选取水稻栽培、粟作、大豆栽培、分行栽培四项中国农业历史记录具代表性的成就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我们希望通过阅读这本小书,读者朋友们对我国古代农业成就有所了解,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了解传统农学成就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是中国的一个多学科和综合性的科技史专门研究机构,是世界上重要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基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的理学“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 自然科学史所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基于科学技术史的文化遗产认知、科技哲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战略等交叉或应用方向的研究。 获得多项国家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多项部委科技成果奖以及中国图书奖。
目录
第一章 水稻中国
稻作的起源
神话传说
考古的证据
识稻:稻的认知与利用
米的颜色与形状
稻米之香
梗稻、灿稻与糯稻
种粟:粟的栽培
稻田
稻种
种稻
食稻:稻米的加工与利用
稻作文化
第二章 粟与中华文明
粟作的起源与演变
粟的多种称呼
种粟:粟的栽培
粟的储藏、加工与利用
粟文化
第三章 大豆栽培
大豆的起源与发展
大豆的样子
中国大豆栽培史
“饮食园圃中的美玉”——豆腐
缺不了的豆芽菜
“中国珍珠”
第四章 分行栽培
区种法
垄作法与代田法
亲田法
分行栽培与农具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