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富贵论 端正富贵态度 开启幸福人生

富贵论 端正富贵态度 开启幸福人生

  • 字数: 3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 桂泽发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26750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富贵论》是一个思考体系。它顺应幸福人生富贵两线,尊重富贵各自特色与成长规律及其相互间的相辅相成与生克转化,倡导“遵道、正相、赋能、协和、通融、熵律”,追求美好生活,实现幸福人生。其中,“遵道”是遵守富道和贵道以及富贵之道;“正相”是端正优化富相和贵相;“赋能”是提升富能和贵能;“协和”是利用富贵相依、克服富贵相离,促进两者相辅相成;“通融”是理论上促进富贵相通、实践中助力富贵相融,促成富贵和谐共生;“熵律”是优化耗散结构、持续减熵做功,提升富贵人生质量和有序性。
作者简介
桂泽发,经济学博士,交通银行总行私银部副总裁。曾担任人民教师,讲授政治经济类课程。1997年加入交行,先后效力于福建省分行、交总行办公室、个金部、研究部等多个部门和甘肃省庆阳市政府(常委副市长)。近年公开出版《中国银行业再造》《中国银行业财富管理之路》等著作5部,文章50余篇,主持撰写研究/调研报告十余篇。持证SE(高级经济师)、EFP(理财管理师)、PB(国际私人银行家)等。受邀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及中国银行业协会智库,新浪、第一财经、21世纪、头条专栏作家,中国作协(金融)、上海作协(杂文)会员。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业金融、零售金融、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等有着持续的研究和较为丰富的实务经验。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开探富贵学,发掘幸福源(自序)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富能
一、构成
二、关系
第二节富相与富道
一、富相
二、富道
第二章观富之道
第一节宏中微观
一、宏观
二、中观
三、微观
四、见微知著
第二节近远观
一、近观远观
二、远近谋
第三节主客观
一、主观客观
……
摘要
     第一篇 富论 先来一段说文解字吧。幸福的“幸”字是一个“手焙”,类似于今天的“幸运符”;幸福的“福”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意指祈求,右边是个大酒缸,作为供品。酒在古文化中普遍代表财富。可见,“幸福”以“财富”为基础。 再看“财富”。“财”字左边是“贝”,是财的代指。“富”字上面笔划代表“家”,下面笔划代表“酒”,又是财富的代指,家中有酒即为富。再看“贵”,上面是“手”,下面是“土”,诚实劳动,土中生财,滋养众生。可见,无论是“幸福”还是“富贵”,都与“手”“财”有关。这表示,人们通过辛勤劳动、真诚付出,获取财富,养家糊口,繁衍生息,就是可贵的。这样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 正常自然人有两大属性:一是物质性,求富;二是精神性,求贵。富,由内而外,有富道与富相;贵,由内而外,有贵道与贵相。相由道生,富从贵来。富贵相依、相离、相通、相融、相熵,熙熙攘攘,富来贵往,错综演变,相生相长。贵阴富阳,熵增熵减,富贵平衡,幸福久长。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使命,是我们的优选目标和方向。幸福是我们生命的衡量标准,它对我们本身甚至整个社会都有极大的影响。当我们意识到并且将幸福作为至高财富时,我们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安宁。 美国有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H=S+C+V)。总幸福指数是指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幸福感,不是暂时的快乐和幸福,而是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全面肯定。不难看出,这当中既包括“富”的因素,也包含“贵”的因素。 保罗·萨缪尔森也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关于幸福的公式:幸福:效用/欲望。效用是人消费某一种物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而欲望是对某一物品效用的强烈需求。这个公式表明,幸福是效用和欲望的比较后的综合感受。在欲望一定的情况下,效用越大人们的幸福感就越强。一般来说,“富”的增加有助于效用的获得和增加;“贵”的增加则有助于欲望的控制和减少。这一加一减之间,共同推动幸福感的提升。可见,“富贵”是与“幸福”紧密相关的。 “仰看鸾鹄刺天飞,富贵功名老不思”(宋·苏轼《和晁同年九日见寄》)、“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功名不垂世,富贵但堪伤”(南宋·陆游《秋兴》)、“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清·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 这些关于“富贵”的诗句,大抵都是将富贵联在一起说的。其实,富和贵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是可以而且应该分开来说道的。 本书共三篇。第一篇,富论,论述富能、富相与富道;第二篇,贵论,论述贵能、贵相与贵道;第三篇,富贵之论,论述富贵能、富贵相与富贵道。通过三篇论述,试图将富贵关系讲讲清楚。 本篇为富论,论述富能、富相与富道。富能,是矢;富相是表;富道是里。富相是果;富道是因。一般情况下,富道决定富相,富相反过来影响和映射富道。有什么样的富道,就会有什么样的富相,并最终呈现出相应的富能来。 第一章 概述 笔者以为,财富管理有“五维三阶”之说。这“五维”是指:财富的数量、质量、位置以及时间元素和管理者的意识元素。 这“三阶”呢?前三维即财富的数量、质量和位置构成了“资产配置”这一阶,类似于通常意义上的空间概念;加上时间维度,就进阶到“理财”概念了;再加上人的意识维度,那就进阶到了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财富管理”这一阶段了。空间财富加上时间财富,再加上人的意识财富,便增添了财富管理的人性化色彩,构成了“五维财富”。 “以人为本”是财富管理的灵魂。从具象到抽象,从静态到动态,从物性到人性。讨论财富管理,有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 本章着重概述富能、富相、富道三者关系。从富能研究人手,进而研究富相和富道。 第一节 富能 一、构成 从古至今,财富都被视为人类繁衍生息和发展强盛的巨大力量和不竭源泉,是人类永恒的渴望和追求。在走过蛮荒时期,步入文明时代之际,人类开始摆脱物欲的束缚和控制,关注财富内在的价值。 有时候我们管理的财富是有形的,而有时则是无形的,但无论如何财富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们有价值,可描述,可观察,可解析,可管理。为便于说理,笔者尝试构造“富能”这样一个概念,用以表示我们所管理的财富。富能包括三要素,分别是:富量、富质与富品。 (一)富量 富量,是财富的总量和规模概念。富量的衡量与财富形态和种类有关,有些财富是容易称量数量和规模的,而有些则不易称量;有些财富的体量是较稳定的,有些则易于变动。所以,不难理解,富量与时间、地点、种类等因素有关,抛开这些前提条件讨论富量是不科学的,也是无益的。比如,对比现时价值100万元的股票和同价的房产;一年后,它们的价值体量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富质 富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