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趣味中医入门(漫画中医系列)

趣味中医入门(漫画中医系列)

  • 字数: 17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作者: 白极李亚旗张文征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4274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丛书打破了以往中医图书的形式束缚,采用趣味漫画的方式,分别从中医基础、中药、经络腧穴、中医诊病等方面进行介绍,内容通俗易懂。旨在帮助喜爱中医、想探究中医的人们能够轻松学中医。中医是中华民族伟大宝库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疗效。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学说、致病特点、脏腑失调、经络、腧穴、中药、方剂、食疗,以及局部病症、内脏病症、女性病证和全身病症的中医疗法。书中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切合临床实际,特别适合初学中医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认识中医,从了解中医学说开始 ▲ 什么是中医  / 3 什么是中医  / 3 中医的特点  / 3 中医的理论体系  / 5 中医“治未病”  / 5 ▲ 气一元论  / 9 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 10 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2 ▲ 阴阳学说  / 15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15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8 ▲五行学说  / 2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 2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26 ▲ 藏象学说  / 42 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 42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 43 目 录 第一章 认识中医,从了解中医学说开始 ▲ 什么是中医  / 3 什么是中医  / 3 中医的特点  / 3 中医的理论体系  / 5 中医“治未病”  / 5 ▲ 气一元论  / 9 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 10 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2 ▲ 阴阳学说  / 15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15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8 ▲五行学说  / 2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 2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26 ▲ 藏象学说  / 42 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 42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 43 趣味中医入门2 邪气 邪气 正气 正气 ▲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57 精气血津液神的基本内容  / 57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 64 第二章 中医是怎样认识疾病的 ▲ 中医认识健康与疾病  / 71 中医看健康  / 71 生病与否取决于正与邪的较量  / 73 ▲ 六淫、七情如何致病  / 75 六淫致病  / 75 七情致病  / 81 ▲ 饮食、劳逸不当如何致病  / 83 饮食不当与疾病  / 83 劳逸不当与疾病  / 84 体质因素影响发病  / 85 ▲ 气、血、津液失调如何致病  / 88 气的失调发病  / 88 趣味中医入门2 邪气 邪气 正气 正气 ▲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57 精气血津液神的基本内容  / 57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 64 第二章 中医是怎样认识疾病的 ▲ 中医认识健康与疾病  / 71 中医看健康  / 71 生病与否取决于正与邪的较量  / 73 ▲ 六淫、七情如何致病  / 75 六淫致病  / 75 七情致病  / 81 ▲ 饮食、劳逸不当如何致病  / 83 饮食不当与疾病  / 83 劳逸不当与疾病  / 84 体质因素影响发病  / 85 ▲ 气、血、津液失调如何致病  / 88 气的失调发病  / 88 目  录3 血的失调发病  / 91 津液的失调发病  / 94 ▲ 五脏六腑失调如何致病  / 96 第三章 中医是怎样诊断疾病的 ▲ 中医四诊  / 105 望诊  / 105 闻诊  / 109 问诊  / 111 切诊  / 114 ▲ 中医八纲辨证  / 123 阴阳辨证  / 123 表里辨证  / 125 寒热辨证  / 126 虚实辨证  / 128 第四章 了解中药常识,正确使用中药 ▲ 正确认识中药  / 133 选择中药的方法  / 133 目  录3 血的失调发病  / 91 津液的失调发病  / 94 ▲ 五脏六腑失调如何致病  / 96 第三章 中医是怎样诊断疾病的 ▲ 中医四诊  / 105 望诊  / 105 闻诊  / 109 问诊  / 111 切诊  / 114 ▲ 中医八纲辨证  / 123 阴阳辨证  / 123 表里辨证  / 125 寒热辨证  / 126 虚实辨证  / 128 第四章 了解中药常识,正确使用中药 ▲ 正确认识中药  / 133 选择中药的方法  / 133 趣味中医入门4 中药的种类  / 134 中药的配伍  / 135 ▲ 了解中药治病方法  / 140 中药的作用与特点  / 140 中药治病特点  / 144 中药的副作用  / 145 中药预防“未病”  / 146 ▲ 科学服用中药  / 148 中药的用法  / 148 中药处方应随时调整  / 151 第五章 熟悉经络腧穴,为针灸推拿打好基础 ▲ 什么是经络  / 155 经络的组成与作用  / 156 确定腧穴的方法  / 159 按压腧穴的方法  / 160 趣味中医入门4 中药的种类  / 134 中药的配伍  / 135 ▲ 了解中药治病方法  / 140 中药的作用与特点  / 140 中药治病特点  / 144 中药的副作用  / 145 中药预防“未病”  / 146 ▲ 科学服用中药  / 148 中药的用法  / 148 中药处方应随时调整  / 151 第五章 熟悉经络腧穴,为针灸推拿打好基础 ▲ 什么是经络  / 155 经络的组成与作用  / 156 确定腧穴的方法  / 159 按压腧穴的方法  / 160 目  录5 ▲ 十四经脉腧穴  / 163 手太阴肺经  / 163 手阳明大肠经  / 164 足阳明胃经  / 166 足太阴脾经  / 168 手少阴心经  / 169 手太阳小肠经  / 171 足太阳膀胱经  / 172 足少阴肾经  / 174 手厥阴心包经  / 176 手少阳三焦经  / 177 足少阳胆经  / 178 足厥阴肝经  / 180 督脉  / 182 任脉  / 184 附:科学食疗,了解食物的性质与分类 食物的性味——五味  / 189 食物的分类  / 190 掌握食疗方法  / 192 目  录5 ▲ 十四经脉腧穴  / 163 手太阴肺经  / 163 手阳明大肠经  / 164 足阳明胃经  / 166 足太阴脾经  / 168 手少阴心经  / 169 手太阳小肠经  / 171 足太阳膀胱经  / 172 足少阴肾经  / 174 手厥阴心包经  / 176 手少阳三焦经  / 177 足少阳胆经  / 178 足厥阴肝经  / 180 督脉  / 182 任脉  / 184 附:科学食疗,了解食物的性质与分类 食物的性味——五味  / 189 食物的分类  / 190 掌握食疗方法  / 19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