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缺席与断裂 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

缺席与断裂 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渠敬东
  • 出版日期: 2017-05-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293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成名之作,荣获第三届(2003年度)胡绳奖。其写作是出于对"失范现象"之命运的"关怀",是一份研究性纲领,其写作在各种思想和各种思想风格之间来回跳跃和游移,不限于某种特定的或既定的说法,对研究社会失范现象的人士以及对社会学感兴趣的人士都会大有裨益。
内容简介
如果说社会池这个传统的许多重要概念,如整合、团结、功能、分化等,都不免浓厚的社会救治的味道的话,那么有一个概念可能是个例外,这就是失范。涂尔干简明地揭示了这个概念对于社会学家的悖谬:失范意味着“社会在个体身上的不充分在场”和“社会的缺席”。作者对于社会学理论不能面对困境的这一根本的“困境”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选择从“失范”概念入手来重构社会学面对“社会的缺席”,甚至“断裂”时刻的理论可能性。渠敬东著的《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精)》荣获第三届(2003年度)胡绳奖。
目录
前言
导言:苏格拉底的“罪”及其他
1 失范理论综述
1.1 涂尔干的失范理论
1.1-1 社会作为集体意识
1.1-2 正常与反常
1.1-3 决定论与个体主义
1.1-4 总结与批判
1.2 默顿的失范理论
1.2-1 结构及其功能
1.2-2 偏差行为的类型学
1.2-3 anomie与anomia
1.2-4 总结与批判
1.3 当代失范理论
1.3-1 失范的心理学理论
1.3-2 失范与异化
1.3-3 anomie与atomie
2 意义的缺席
2.1 行动及意义悬置
2.1-1 行动的构成与意义解释
2.1-2 意义的跳跃与悬置
2.2 时间、意义与焦虑
2.2-1 时间意识的构成
2.2-2 烦,作为生存结构
2.2-3 日常性与时间性
2.2-4 焦虑的意义
3 关系的断裂
3.1 “他我”的关系意涵
3.1-1 “我-你关系”及其缺陷
3.1-2 主体间性的裂痕
3.1-3 关系的悖论
3.2 失范作为一种实践逻辑
3.2-1 理想类型的匿名性和具体性
3.2-2 失范的构成作用
3.3 权力关系与反抗关系
3.3-1 权力关系作为“关系的关系” 
3.3-2 常规化与失范
3.3-3 权力与反抗
附:海德格尔与福柯
4 制度的变迁
4.1 制度与范式
4.1-1 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
4.1-2 吉登斯:另一种解决方案
4.1-3 失范与范式变迁
附:有关硬核和保护带的一个案例
4.2 类比与分类
4.2-1 回到涂尔干
4.2-2 分类图式与生活逻辑
4.3 失范与制度变迁:一种拟议的综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