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韦应物 无事风尘独不归

韦应物 无事风尘独不归

  • 字数: 1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30740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对韦庄的生平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展现了其曲折坎坷的一生。本书精选韦庄的经典诗词,引领读者走进韦庄的世界,感受其空灵的笔触,淡远的意境,品味其缠绵婉转的深情。
内容简介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重要的诗人,诗风清新自然。本书对韦应物的生平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展现了其高雅闲淡的一生。本书精选韦应物的经典诗作,引领读者走进韦应物的作品和世界,感受其作品中明丽典雅的色彩美和音乐美,品味其独特的思想。
作者简介
唐婷婷,女,历史学硕士,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已出版《雪旷天涯霜雪霁寒宵》等多部作品,曾参与编辑出版“文化名人经典文库”“茶余酒后”等系列丛书 。
目录
韦应物生平与创作
生平:数度罢官的吏隐诗人003
创作:高雅闲淡,自成一家012
韦应物诗
悲故交023
采玉行025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屡从邑令饮因以赠之026
酬柳郎中春日归扬州南郭见别之作028
酬卢嵩秋夜见寄五韵029
出还031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033
除日035
滁州西涧037
春思038
春游南亭039
答畅校书当041
答崔都水043
答崔主簿倬044
答东林道士046
答端047
答秦十四校书049
答郑骑曹青橘绝句050
登楼051
登楼寄王卿052
东郊053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055
对雨寄韩库部协056
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058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060
沣上醉题寄涤武061
奉酬处士叔见示062
奉送从兄宰晋陵064
赋得暮雨送李胄066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068
感事069
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070
观田家072
寒食074
寒食寄京师诸弟076
行宽禅师院077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078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080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082
寄酬李博士永宁主簿叔厅见待084
寄恒璨086
寄黄刘二尊师087
寄李儋元锡089
寄全椒山中道士091
寄诸弟093
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095
简卢陟097
将往滁城恋新竹简催都水示端099
将往江淮寄李十九儋100
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102
九日104
郡楼春燕106
郡斋卧疾绝句107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108
郡中对雨赠元锡兼简杨凌110
蓝岭精舍112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114
留别洛京亲友116
暮相思118
南塘泛舟会元六昆季119
陪元侍御春游121
期卢嵩枉书称日暮无马不赴以诗答122
秋夜123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124
秋夜一绝125
趋府侯晓呈两县僚友126
任鄠令渼陂游眺128
示从子河南尉班并序129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131
送别覃孝廉133
送李儋134
送渑池崔主簿136
送五经赵随登科授广德尉138
送杨氏女140
送元仓曹归广陵143
送张侍御秘书江左觐省145
送郑长源147
送终149
叹杨花152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153
同褒子秋斋独宿155
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156
同德精舍旧居伤怀157
途中书情寄沣上两弟因送二甥却还159
闻雁160
夕次盱眙县161
西楼163
西塞山164
喜园中茶生165
夏花明166
夏夜忆卢嵩168
夏至避暑北池170
闲居寄端及重阳172
闲居寄诸弟174
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
效陶彭泽176
新秋夜寄诸弟178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180
燕李录事181
燕居即事183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185
咏琥珀187
咏露珠188
咏珊瑚189
幽居190
游龙门香山泉192
有所思194
与村老对饮195
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196
雨夜感怀198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199
再游西郊渡201
赠李儋202
赠王侍御204
长安遇冯著206
昭国里第听元老师弹琴208
开化里寿春公故宅209
子规啼210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211
摘要
     生平:数度罢官的吏隐诗人 簪缨世族 韦应物,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官员,山水田园诗人。韦应物的生卒年月无史料记载,根据古典文学研究家孙望、傅璇琮以及原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陶敏的考证,韦应物的生年应为735年或737年前后,卒年应为792年至793年前后。 韦应物出身于京兆韦氏,韦氏是关中的世家大族,唐代时长安有“城南韦杜,去天五尺”的俗谚,可见两个家族地位之显赫。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韦氏共有九房,在唐代曾出过十四个宰相。韦应物出自韦氏逍遥公房,其六世祖韦复是北朝时期的隐士,北周明帝为其赐号逍遥公,因此其后代被称为逍遥公房。五世祖韦冲,在隋代曾官至民部尚书。高祖韦挺,曾于唐太宗时期任御史大夫等职。曾祖韦待价在武则天时期担任宰相。到了韦应物的祖父这一代,韦氏的地位开始逐渐衰落,祖父韦令仪官至宗正少卿。其父韦銮曾任少监,也是品级较低的中级官吏,不过韦銮及其兄长韦鉴皆以绘画见长,是有名的画家。从后来韦应物多次罢官后寄居寺庙以及其诗的内容来看,他的家中已经没有什么丰厚的产业了。 韦应物出生在这样的家族中,其仕途的起点还是很高的。十五岁时,他就以门荫补右千牛,成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御前侍卫。在韦应物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三卫郎时的情景。如他在《燕李录事》中写道: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 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 在《温泉行》中写道: 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玉林瑶雪满寒山,上升玄阁游绛烟。 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廓。 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 朝廷无事共欢燕,美人丝管从九天。 可见,在这段日子里,他曾扈从唐玄宗一同游玩、打猎、欢宴。皇帝、后妃、大臣在享受奢侈的生活时,这些侍卫都陪同在侧,甚至可以分享统治者的骄奢生活。 当时的三卫中有很多恩荫贵族子弟,这些纨绔子弟入伍后常常仗着家族、父兄的权势,胡作非为。韦应物也不例外,他在《逢杨开府》中写道: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可见少年韦应物也曾恃着皇恩与家族势力,有过一段飞扬跋扈的荒唐岁月。 出仕洛阳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来长安沦陷,唐玄宗逃往蜀地,韦应物也就流落失业了。乾元年间,韦应物重返太学,恢复了太学学籍,不过此时的皇帝已经变成了唐肃宗,他的三卫职务已经无法恢复了。也大约是在太学学习时期,韦应物才开始“把笔学题诗”,发奋读书。 唐代宗广德年间,韦应物任洛阳县县丞。此时的洛阳,遭受了战火的荼毒,曾经繁华的东都变成了一座‘‘空城”。韦应物在《广德中洛阳作》中写道: 时节屡迁斥,山河长郁盘。 萧条孤烟绝,日入空城寒。 可见洛阳城的荒凉萧条。在韦应物任洛阳丞期间,军阀势力横行。不过韦应物是一个勤政刚直的县丞,永泰元年(765),他因惩罚不法军士,与侄子韦班皆被控告投诉。他在《示从子河南尉班》的序中写道: 永泰中,余任洛阳丞,以扑扶军骑。时从子河南尉班。亦以刚直为政。 俱见讼于居守。因诗示意,府县好我者,岂旷斯文。此时的韦应物便萌生了辞官归隐的想法,他在诗中写道:“不能林下去,只恋府廷恩。”不过唐代有“居官者以五岁为限”(《通典》卷十九)的规定。大历三年(768),韦应物洛阳丞的职务任满五年,便辞官了。 辞官之后,韦应物与妻子闲居在洛阳的同德精舍。这段时期,他游历了很多地方,常与“大历十才子”等众多文人交流、唱和,写下了很多诗篇。 大历六年(771),韦应物在洛阳任河南府兵曹参军。两年后,又因病辞官,继续在洛阳同德精舍寄居。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