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兰西之石

法兰西之石

  • 字数: 6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作者: (法)马识路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502567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法国资深电力专家对能源危机根源与能源转型未来的理性思考。 2、 可资鉴戒的能源转型案例,对我国履行“双碳”承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该书从欧洲电价高涨和供电不足的困境入手,深刻分析了欧洲绿色能源政策失败的原因,基于多种能源的不同特点,从技术、环保、经济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可供借鉴的能源转型合理方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我国正在为履行“双碳”目标承诺付出巨大努力,吸取欧洲能源转型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探索一条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马识路,法国电力集团(EDF)前执行副总裁,法兰西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引领法中两国核电合作的先驱者之一。现任法国外贸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宏马咨询服务(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等职务。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抱怨电费太高?还是享受当下吧,今后还会暴涨
欧洲电力企业正在退出发电业务
电力是最基本的必需品,应当由谁来保障
第二章 电力行业的未来,是风吗
风能和太阳能不能满足月寒夜里的峰值用电需求
在所有电力能源中,非水可再生能源是最昂贵的
电力不同于其他产品
非水可再生能源真的环保吗
难道是为了建立法国制造的可再生能源工业产业链吗
第三章 欧洲能源政策:虚伪和去监管化带来的乱象
欧洲将我们推向缺电困境:究竟谁是欧洲?她应该对什么负责?——竞争市场上的劣币驱逐良币
去监管化能否有效降低电价
去监管化能否改善电力服务
可用装机机制还是治标疗法
创建一个不背弃旧模式的新模式
重建法国和欧洲的能源政策
第四章 能源转型:尚不知列车去向何方,该拆掉身后的轨道吗
什么是能源转型
“政界领导和媒体并没有权力决定技术突破的产生”
能源转型的新模式
我们希望生活在怎样的社会
第五章 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提供装机容量的公用事业
要不要发展集中管理的发电设施
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转逻辑都需要重新审视
第六章 大变局中的法国应扮演什么角色
能源是威胁,还是进步的源泉
“生态保护是一种征服,而不是遁世”
国家主权与愿景
专有名词缩写列表
人名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抱怨电费太高?还是享受当下吧,今后还会暴涨 您觉得电费太高?然而您支付的有可能只是发电成本的一半。事实上,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不断建成投运引起了供电端发电过剩和电力市场上的电价下跌。法国2015年底的电力市场交易电价已大大低于法国电力集团核算的发电成本,而法国的发电成本还要远远低于欧洲其他国家。① 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上的售价是每度电0.025欧元,法国核能发电成本是每度电0.05欧元,天然气或煤炭发电成本是每度电0.07欧元,陆地或海上风电成本在0.08~0.2欧元,而光伏发电为0.2~0.25欧元。①对成本和售价进行一番比较后,我们还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种情况是可持续的吗?欧洲电力企业正在退出发电业务 如果欧洲能源企业还要连续数年持续面临重大减值损失,无疑终将心生退意。在短短4年内,欧洲能源企业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超过1000亿欧元。其中2014年减值250亿欧元,2015年减值430亿欧元。德国优选的电力企业意昂(E.ON)连续两年减值约80亿欧元,不得不寻求出售在欧洲的发电业务。德国第二大电力企业莱茵集团(RWE)的总裁彼得·特里乌姆(Peter Terium)已对常规能源发电行业的困难形势和该行业即将发生的经济崩溃(economic collapse)发出警告。莱茵集团已计提了20亿欧元的减值准备,已披露的2015年的亏损额达2亿欧元,2016年的亏损额更高。瑞典大瀑布电力公司(Vattenfall)2015年的亏损额也同样高达20亿欧元。现已更名为ENGIE集团的法比合资公司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GDF-Suez),正是由于发电板块高达87亿欧元的巨额减值,2015年净亏损46亿欧元。直至2015年11月,法国电力集团尚未被波及,其发电成本仍保持在欧洲大力度优惠水平,低于市场电价。现如今,法国电力集团也被卷入这场风暴。由于65%的电以市场价售出,每年至少亏损数10亿欧元。面临这一压力,投资停滞、出售资产及各种资本结构调整、减员等应对手段不仅削弱了工业能力、减少了就业、流失了人才,更是治标不治本。能源市场咨询机构瓦特奈克斯特咨询(Watt's Next Conseil)的市场报告在研究了25家欧洲能源企业2010年以来的财务报告后得出的结论是“仅仅采取经济措施远远不够,欧洲能源企业今后将寻求商业模式的转型”,并指出“这些企业为了保证利润,设法远离受到大宗电价制约的业务。他们重新把精力集中在非水可再生能源、电网或能源服务等风险较低、收益固定的业务上”。ENGIE集团从2016年2月开启了为期3年的战略转型,其间转让了约150亿欧元的煤电资产,到2018年非市场化业务占到集团的85%。德国意昂(E.ON)、西班牙伊维尔德罗拉公司(Iberdrola)、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也都转向集中经营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的业务资产。法国电力集团已基本关闭旗下煤电厂。2010年至2014年,法国的煤炭和天然气的发电量减少了一半。与此同时,欧洲减核或弃核的压力日益增大。 各发电企业逐步退出传统发电业务,截至2020年,欧洲共有约6000万千瓦的传统发电设施停运,相当于法国核电装机总量。 这些身处竞争市场、迫于短期收益压力的企业,为了支撑公司运营、寻求生存而不得不转向其他盈利业务,我们又怎能指责它们呢?那么到底应该由谁来制定和实施长期能源战略呢? P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