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孩子和大人们/给童年的文学礼物

小孩子和大人们/给童年的文学礼物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方卫平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728052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给童年的文学礼物 小孩子和大人们》收入了任溶溶、林焕彰、张之路、吴然、曹文轩、赵丽宏、周锐、冰波、邱易东、薛卫民、徐素霞、简平、马爱农、张玉清、周晴、萧萍、谢倩霓、殷健灵、孙卫卫、汤汤、小河丁丁、童子、吕丽娜、赵霞、李姗姗、张艺腾、杨唤、安徒生、拉封丹、雨果、哈特、怀德、波特、法吉恩、米尔恩、马尔夏克、楚科夫斯基、宏萨、科罗、戴诺斯、斯洛博德金等四十余位中外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的作品。
作者简介
方卫平,祖籍湖南省湘潭县,1961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77年考入宁波师范学院中文系读本科,1984年考入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1988年任讲师,1994年由讲师晋升为教授。曾任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儿童文学系主任等。 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教育史与儿童文献》杂志国际学术委员,鲁东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儿童文化研究与评论,出版个人著作多种;在中国、美国、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发表论文和评论文章数百篇,论文曾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或摘介。 主编有“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系列、“中国儿童文学大系”(增补卷10卷)、“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理论译丛”、“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中国儿童文学名家论集”、“第六代儿童文学批评家论丛”;选评有“方卫平精选儿童文学读本”、“方卫平精选少年文学读本”、“中国儿童文学分级读本”;主编学术丛刊《中国儿童文化》,合作主编《新语文读本·小学卷》等。
目录
爱的隧道
大人们的大事情和小孩子的小事情 薛卫民
理由 吕丽娜
妈妈的头发 孙卫卫
漫威的两篇 萧萍
一行有一行的气味
理发狮和被理发狮 周锐
有味道 小河丁丁
草地上的空罐头 周锐
童话能带我们抵达的地方
未来考古记 周锐
每一秒一个梦 童子
一个小鸡去天国 汤汤
少年的烦恼
一个小学生和六个一分 (苏)马尔夏克/著 任溶溶/译
偷瓜 孙卫卫
习武少年 小河丁丁
小百合 张玉清
问题女孩 周晴
快乐的歌者
快乐诗人 周锐
饮乐歌 (法)皮埃·德·宏萨/著 徐素霞/译
塑料菊花 谢倩霓
马大哈 吕丽娜
思考的趣味
新的秋千 冰波
桌子为什么爱摇晃 童子
在地球上插一根小棍子 李姗姗
苹果吃我 周锐
穿梭在故事丛林
凡尔医生出诊记 冰波
格洛斯特的裁缝 (英)毕翠克斯·波特/著 马爱农/译
牧猪人 (丹麦)安徒生/著 赵霞/译
迟到的布谷鸟 (美)路易·斯洛博德金/著 马爱农/译
摘要
     导读 作品起笔于同学们之间一句“你妈妈烫发了”的传言,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展现了妈妈在过去的年代里曾经大胆追求“美”而受挫的经历。妈妈无疑是爱美的,但比起对孩子和家庭的尊重与守护,这份爱美之心又是可以被“割舍”的。作品中,时代的局限与无奈,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异与隔阂,儿童心理的微妙、真实与矛盾,都通过作者的叙述生动地传达了出来。虽然作品结局中的“我”终于对自己儿时阻止妈妈烫发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自责,但这份对于妈妈爱美之心的理解与体悟,本可以来得更早一些。 妈妈的头发 孙卫卫(生于1975年儿童文学作家) 你妈妈烫发了! 这犹如一颗炸弹,不但把我们教室抬起来,甚至把整个校园都引爆了。 最早知道我妈妈烫发消息的,居然不是我,而是我的几个同学。他们说刚刚从我们家门口经过,看见我妈妈了。她的头,就像电影里的那些女特务一样。 我知道我妈妈去西安了,这两天会回来。她回来的时候,我刚刚离开家,没有看到她。 她走的时候,并没跟我们说这次到西安要烫发呀! 一个下午,很多人,包括班主任也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看着我的头。好像不是我妈妈烫发,而是我自己烫了发。上课、上自习的时候,我无数次摸着头,想着烫了发的妈妈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也涂着口红,穿着高跟鞋? 妈妈年轻的时候,总喜欢扎两条小辫子。我看过她结婚前和几个姨在一起的合影,每个人都梳着小辫,有时候放在胸前,有时候放在身后,还有一张是前后各放一根,都用毛线扎起来。我觉得她那个时候优选看,就跟我们年轻的女老师一样。 小学二年级的那个寒假,妈妈终于剪掉了她齐腰长的辫子,留了个青年头。 剪发的时候,她差一点儿哭了。她犹豫了很久。 妈妈剪发是为了干活儿更方便。那时候,妈妈很干练,像个男青年。她经常要下地劳动,要操持一大家人的生活。我印象中,有一次爸爸和我要去西安,妈妈用自行车送我们到汽车站。去的时候,爸爸前面带着我,后面带着妈妈。爸爸在候车的地方,买了一袋化肥让她驮回家。化肥至少有四十公斤重,不知道我妈妈是怎么运回家的。她一直很瘦,车头会不会翘起来?回去主要是上坡路,她应该是推一段、骑一段吧! 剪发,也是为了好洗头发。农村,一直缺水。 青年头持续了好多年,我们都习惯了。为什么要把它给烫了? 一定很难看。 整个下午,我都很矛盾。我妈妈出去好多天了,我想她,想早点儿见到她。但是,我又怕见到她。 终于放学了。 我妈妈已经在院子里等我了。 说实话,妈妈这个发型,是比以前漂亮了许多。 我阴着脸,低着头,从她旁边径直往屋里走,好像根本就没看到她。 她追过来,叫我的名字,说给我买了我最喜欢吃的橘子,还有一本我找了好久的《小学生之友》。 和我一起回家的同学不走了,他们盯着我们看,主要还是看我妈妈的头。一边看,一边窃窃私语。 我赶紧把我妈妈推进了屋。 我说,妈妈,这个头发,太难看了,同学也都说不好看。 妈妈说,你觉得好看吗? 我斩钉截铁地说,不好看。 这是我的心里话,也不是我的心里话。 妈妈说,城里好多人都把头烫了。 我说,这是在农村。 妈妈说,长一长就自然不卷了。 这个晚上,我没有吃妈妈给我买的橘子,早早就睡觉了。 不久后,妈妈把她的头又恢复成青年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后来,村里好多女的都烫了头,大家也不觉得奇怪了。而我妈妈再没有烫过。 长大后,每当我想起此事,每一次都会感到自责和心疼,妈妈烫发的那一年,还不到三十岁,对女人来说,那是多好的年龄呀! P7-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