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跨国药企成功启示录

跨国药企成功启示录

  • 字数: 54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14290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 段:第一阶段是 1949~1978年,是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普适性发展,当 时的医疗环境是以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的方式,制药 工业的发展是以满足人民“缺医少药”的需求为主;第二阶段是 1978~2003 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化的确立,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放权让利,制药行业逐渐形成了“以药养医”的市场氛 围;第三阶段是 2003~2015年,由于 SARS暴发后的多方面的反思,迎来 了医药行业蓬勃而快速发展,然而,也形成了我国医药市场分布集中,生产 高度分散,制药企业“多、小、散”的竞争格局日益加剧;第四阶段起始 于 2015年的“ 7·22临床核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 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 2015〕44号)发布之后,医药行业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随着医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逐步 实施 ICH各版块规则等措施的实施,对我国的制药企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也给生物医药创新提供了机遇。 我国创新药物研究水平也已经从跟踪仿制阶段( 1950~1990年)发展到 模仿创新阶段(从 1990年至今),正向原始创新阶段迈进。 2008年国家推 出“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 期间,我国中央财政投入 233亿元人民币来支持医药创新,新政策的出台 和资金的持续投入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医药创新的氛围。专项实施以来,在 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领域产出了一批自主创新重大品种。截至 2020年 12 月,专项支持获批上市的 1类创新药已达近 60个,数量是自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至立项前的近 60年的 11倍。同时,在专项的支持下,建立的国家 跨国药企成功启示录 2 药物创新技术体系(包括与国际接轨的临床研究中心和药物安全性评价中 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药物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我国制药企业的 国际化能力的提升,许多企业研发的新药进入欧美开展临床试验;专项前瞻 性部署了丝状病毒(埃博拉)和冠状病毒等防治药物和疫苗的研究任务,为 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重大贡献。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三个五年计划“重大新药创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连续支持,我国生物制药一些领军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 新的主体,特别是一批新药研发技术型公司正在崛起,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 体的态势正在形成。然而,制药企业在新的监管和市场环境下,特别是紧跟 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国情,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才能持续发展、 基业长青,是摆在我国制药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 了 26家跨国药企的发展历程。这 26家企业,既有创新药的巨头辉瑞、默 沙东、礼来等,也有在仿制药领域风生水起的梯瓦、华生、太阳制药,更有 “小而精”的 The Medicine Company、安沃勤、 ALZA等独具特色的企业。 不少企业案例是首次与国内读者见面。这些药企的发展史,特别是面临监管 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采取的战略调整和发展策略,对我国 的制药企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本书的内容深 入浅出,可读性强;对于想了解这些制药企业的成功模式,洞察它们的发展 规律的读者,是一部的读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
本书共28章,介绍了制药业的百年发展历程和26家国际制药企业的兴衰成败。26家企业来自不同国家,起源于不同时代背景,发展模式也迥异,它们的发家模式和经典案例,可为我国广大企业的转型战略和产品布局提供参考和启示,对厘清国际市场和国家政策、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也有极大的帮助。本书内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优选的特点是在读“故事”时即可深入了解制药企业的发展秘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辉瑞:现代药品销售的和并购交易的集大成者
第三章 The Medicines Company:“临床二次定位,变废为宝”模式的开创者和成功者
第四章 ALZA:创新制剂的先驱和集大成者
第五章 新基:老药新用铸就的成功典范
第六章 阿斯利康:“重销售、重研发”的“哑铃”格局,现代化企业模式的典范
第七章 诺和诺德:“小而美”专科药企业的标杆
第八章 渤健:罕见病成就的制药巨头
第九章 罗氏:生物药研发的引领者和生物技术发展的优选受益者
第十章 赛诺菲:国企转型的成功典范
第十一章 默沙东:创新药研发的标杆
第十二章 华生制药:从仿制药到创新药转型的范式案例
第十三章 雅培艾伯维:鼎盛时期分道扬镳而各得其所的制药巨头
第十四章 吉利德:风险投资人开办药企的最成功先例跨国药企成功启示录
第十五章 安进:Biotech成长历程的典型和缩影
第十六章 强生:保健、药品、器械面面俱到的成功典范
第十七章 梯瓦:仿制药出海战中亮起的耀眼新星
第十八章 武田:Me-Too药物出海模式的践行者和集大成者
第十九章 礼来:不合并战略的笃行者,平稳发展乐在其中
第二十章 百时美施贵宝:销售驱动向技术驱动成功转型的典范
第二十一章 拜耳:在众多制药巨头相继放弃多元化之际逆道而行的保健巨头
第二十二章 诺华:“随机应变,多点开花”,稳步壮大的制药巨头
第二十三章 葛兰素史克:重销售模式下,老产品和OTC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第二十四章 卫材:从爆品发家到基业常青
第二十五章 太阳制药:低价仿制药时代崛起的新锐
第二十六章 Alvogen:快速崛起的仿制药公司
第二十七章 凡利亚:医药界枭雄的沉浮
第二十八章 他山之石,跨国药企的经验对中国制药企业的启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