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碳中和产业路线

碳中和产业路线

  • 字数: 18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刘强袁铨编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959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将会遵循怎样的产业路径?需要格外关注哪些重点领域?未来的能源体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碳交易体系将如何优化能源结构?绿色投资如何走上可持续运行的轨道?哪些领域可以为碳交易金融工具提供发展空间?本书用令人信服的数据和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并给出明确的建议。此书是政府相关部门、投资机构和相关企业研究双碳问题和能源转型问题不错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刘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 “一带一路与能源互联”国际研修班项目负责人,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 “一带一路”与能源政策咨询专家,全球安全研究所(IAGS,美国)全球合作伙伴,伦敦能源俱乐部顾问委员会成员,SCOTIA GROUP(服务于格拉斯哥联合国第26届气候变化峰会的全球专家网络)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与能源安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际油气市场、绿色能源、能源经济模型,对智能制造、信息化与大数据、农村问题也有研究。2021年3月作为课题组首席专家出版《中国能源转型:走向碳中和》,为双碳领域第一部经济学著作。
目录
第一章  碳中和理念与国际目标1 一  从气候变化到碳中和2 二  世界与各国碳中和政策和目标10 三  碳中和经济政策22 四  中国的碳中和政策26 第二章  中国碳中和实现路径与重点领域29 一  中国的能源结构和工业特征30 二  实现碳中和的指导思想和重点领域34 三  中国碳中和路线图53 第三章  建设稳健的多元互补能源体系64 一  能源稳定供给和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64 二  建设多元互补的综合能源供给体系68 三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73 第四章  依托绿色电力发展碳中和产业生态81 一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多场景利用83 二  氢产业链与氢能利用92 三  甲醇产业链及应用104 第五章  建设低碳工业体系111 一  能化共轨产业技术体系112 二  氢能在工业部门的应用116 第六章  碳交易体系与基于自然过程的碳汇122 一  国际碳交易市场体系122 二  欧盟碳排放定价体系与碳交易体系133 三  中国碳交易体系139 四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林业碳汇项目147际目标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