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鲍德里亚的生产劳动误读

鲍德里亚的生产劳动误读

  • 字数: 138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李志平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958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鲍德里亚的生产劳动理论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误读。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是一种“镜像”,是资本主义的“同谋”,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可是当鲍德里亚以自己的方式阐述人类历史时,却夸大了前资本主义阶段的特殊性,造成历史的断裂与神秘化;当他论述资本主义新特征时,却否定了使用价值的基础作用,片面地夸大符码与现代媒介的作用,走向了符号决定论。鲍德里亚试图用象征交换作为资本主义生产逻辑的替代方案,不但没能解构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反而使自己的社会批判失去了现实的根基。
作者简介
李志平,1981年生。201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任职于南京晓庄学院,讲师。在《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山西师范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马克思是如何谈论生产劳动的 第一节马克思生产概念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生产与人的超越本性 第三节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 第四节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 第五节小结 第二章物的零度分析:生产逻辑的延伸 第一节功能性物品 第二节鲍德里亚与收藏心理学 第三节模范与系列: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 第四节小结 第三章消费:主动建构社会关系的模式 第一节消费社会对生产社会的替代 第二节消费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 第三节大众文化成了消费文化 第四节广告内容的两重性与消费社会的超真实世界 第五节小结 第四章符号:政治经济学新的编码方式 第一节鲍德里亚对使用价值的批判 第二节物的四种价值维度 第三节象征交换:价值与符号的超越 第四节无回应的媒介:符号社会的技术支持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生产是一种镜象 第一节自然必然性是人类活动的基础 第二节论鲍德里亚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新解释 第三节马克思的生产概念是不是"意识形态" 第四节小结 第六章象征交换:对现代性他者的寻求 第一节服丧劳动:鲍德里亚对文明时代的劳动的批判 第二节象征交换与现代生产原则的对立 第三节论传统社会的交换形式 第四节鲍德里亚对传统交换形式的误解 第五节"象征交换"于今日的残留 第六节试论象征交换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第七节小结 结语:鲍德里亚的思想为什么逐渐脱离了现实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