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象征的贫困2:感性的灾难

象征的贫困2:感性的灾难

  • 字数: 17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52504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由法国驻华大使馆的傅雷出版资助计划资助出版。 **文化理论家斯蒂格勒论艺术、人与个体化:音乐、能意灵魂与器官学谱系 **深入探讨当代社会的参与丧失与个体化丧失的问题:超工业力比多经济与象征的贫困 **在超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呼吁一种对抗象征的贫困的斗争:以感性为前线的一场美学战争 关键词:美学☆音乐☆感觉性☆力比多☆器官学☆能意 “从此以后,音乐无处不在:音乐厅、剧院、礼拜场所,而且还有电视、商业场所、公共场所、机场、海滩和滑雪跑道。” “我这里所说的精神与自身的对抗,它既是美学的,也是经济的、政治的、司法的、行政的、科学的、技术的和工业的——更不必说构成其起源的神学资产,一个不可避免的起源。”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现代有名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象征的贫困》一书的第二卷,《感性的灾难》。在此,斯蒂格勒继续思考从力比多消费到消费品的问题。我们时代的特点是以工业技术控制象征的东西,美学已成为经济战争的武器和舞台。由此产生了贫困,条件代替了体验,这是哲学家时而感到的一种耻辱,即生为人的耻辱。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了解导致当今时代特殊性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了解武器:使问题网络成为一个概念库,以便进行斗争。
作者简介
张新木,江苏高淳人,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科学术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一等秘书。2006年获法国政府棕榈教育勋章(骑士), 2008年获江苏省第三届紫金文学奖翻译奖。研究领域为语言学、符号学与法国文学。出版译著《巴黎圣母院》《游荡的影子》《论诱惑》《模糊性的道德》《文学的政治》《景观社会》等50余部,专著《法国小说符号学分析》与《普鲁斯特的美学》,以及教材及编著1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项;主持国家精品课程“法语阅读”。
目录


001/去冒险 敬告读者

008/朗读者配音序曲 感觉性的机械转折和音乐的天赋

032/第一章 为感觉而参与 或过渡到行为的艺术

070/第二章 装备仪器 从沃霍尔和博伊斯谈起

112/第三章 我们大家 作为转变的个体化和作为社会雕塑的转变

174/第四章 弗洛伊德的压抑 其中生者扣押死者,反之亦然

239/第五章 析取的合取 奥尼卡究竟在哪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