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身份、话语与价值认同: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播音员群体研究

身份、话语与价值认同: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播音员群体研究

  • 字数: 13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卜晨光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57297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中国十七年时期从事人民广播电视实践工作的播音员群体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确立身份定位和播音范式的两大核心问题,进而分析其为国家声音形象与新闻宣传事业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这一群体与时俱进,进行多重路径下的角色和业务实践转型与调整,创新主持人话语形态,并展开了以中国播音学为代表的系统化理论探索。从社会变迁和集体记忆的角度看,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的播音员群体因其优秀成就和特殊贡献成为鲜明的时代符号和文化象征。对于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后辈而言,应继承和发扬这一群体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价值追求,坚定信念、身体力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录
第一章追问历史:播音员群体的文化共生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文献综述与研究对象
第三节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广播实验:播音员群体的身份启蒙
第一节解放区广播播音员群体的历史样貌及成因
第二节解放区广播播音员工作呈现出党的战时宣传的工作特征
第三节解放区广播播音员群体对我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后续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传播定位:播音员群体的身份确立
第一节社会发展对播音员群体身份确立的宏观影响
第二节人民广播对播音员群体身份确立的中观影响
第三节广播节目对播音员群体身份确立的微观影响
第四节播音员群体的来源、结构和组织管理
第五节播音员群体的选拔和评价标准
本章小结
第四章播音范式:播音员群体的话语建构
第一节播音范式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播音范式的“四大要素”
第三节播音范式的实践误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顺应变革:播音员群体的话语转型
第一节播音员群体话语转型发展背景
第二节播音员群体在主持人节目中转型
第三节播音范式在变革中演进
第四节开拓有声语言的艺术传播领域
本章小结
第六章自我超越:播音员群体的理论话语创新
第一节理论话语的研究语境及阶段性成果
第二节代表人物及理论成果
第三节理论话语的研究视角
第四节研究成果的价值体现
本章小结
第七章文化记忆:播音员群体的形象还原与价值呈现
第一节“言有尽而意无穷”:基于社会交往的文字叙事
第二节“难忘的中国之声”:基于媒介形象的广播叙事
第三节“不能忘却的纪念”:基于精神传承的场景叙事
本章小结
第八章身份、话语及价值:播音员群体的文化认同
第一节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播音员群体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原则与策略:播音员群体的话语认同
第三节传承与示范:播音员群体的价值认同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