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亚历山大大帝 征服者的一生与死亡之谜

亚历山大大帝 征服者的一生与死亡之谜

  • 字数: 33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英)安东尼·艾福瑞特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361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一位军事天才的强烈“渴望”,一段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征服之旅 亚历山大的历史撰写者阿里安用“渴望”(pothos)一词来精准概括这位国王的性格特征,那并非是常人追寻荣耀的野心,而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欲望。他渴望超凡脱俗,渴望超越其传说的祖先阿喀琉斯,甚至渴望抵达当时已知的世界尽头。作者围绕亚历山大的“渴望”这个军事征服的深层动机,讲述了他带领数十万军队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远征壮举,并将他的政治才略、军事理念带到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2. 回归古地中海世界的风土人情与道德观念,还原公允客观的亚历山大形象 亚历山大大帝的名字家喻户晓,现代历史学家与小说家,在讲述亚历山大的生平时,也难免具有浓厚的时代印象和感情色彩,或将他看作促进各民族团结的理想的英雄人物,或将他贬斥为暴君和独裁者,或将他当成某种同性恋文化的标杆。如作者所言,“目的并不是批评或赞扬他”,而是在尊重史料与考古证据的基础上,以古代世界的价值观念解读亚历山大的行为。 3. 一位国王的生平、家庭、人际关系与情感,也不乏对其敌人的关照 书中不仅是以亚历山大的军政才略为主线,而是兼顾了亚历山大的家庭关系、教育、挚友与军队将领等对他的影响。在被征服的异族眼中,他的兼顾人性与神性的、雷厉风行的统帅,但在他的师长、情人、马其顿将军们眼中,他应当是位与他们平起平坐的朋友。亚历山大如何在两种身份之间寻找平衡,这种矛盾又为他带来了什么样的麻烦? 4. 如小说般跌宕起伏的叙事,以历史人物的证言揭开亚历山大的死亡之谜 作者作为畅销非虚构题材作家,十分擅长借用古典文献和考古资料还原历史现场,将传说与真实历史编织为引人入胜的故事。作者不仅讲述了亚历山大如神话般的一生,也试图探寻他离奇死亡的真相。亚历山大是死于疾病,还是遭到心怀不满的部下毒杀?历史学者对此众说纷纭,作者邀请读者进入这段扑朔密林的临终故事,一同推理出符合真实的答案。
内容简介
亚历山大大帝以其军事功绩与统治,被誉为欧洲历史上的四大指挥官之一。他的征服之旅起始于偏僻蛮荒的马其顿王国,在短暂的13年里统领希腊,击溃波斯帝国,横扫埃及,直抵印度,征服约50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几乎囊括当时西方人已知的整个古代版图。他身后是一个希腊文明理念远播的世界,影响了西方数千年,他所崇尚的君主制后来也得到无数野心勃勃的欧洲君主效仿。 亚历山大作为伟大征服者与军事天才的光辉印象,在历史学家的笔下,在后世的小说、戏剧、电影与动漫的虚构想象中常青;当他在33岁时于尼罗河畔离奇猝死,他传奇的一生又更多了一层悬疑色彩。 他的军事生涯未尝败绩,在高加米拉、伊苏斯的经典战役中连战接捷,甚至击溃强大的波斯帝国。是一种什么样的“渴望”促使他开始征服之旅,甚至意欲寻找世界尽头的海洋? 他博闻强识,热爱科学与艺术,他将《伊利亚特》奉为经典,也支持了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对广大世界的探索。他代表了古典时代怎样的一种理想人格? 他暧昧的私生活赢得了过多关注,甚至让他成为同性恋文化的象征符号,但从古代文明标准来看,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 另一方面,当他对波斯的文明古城实施残忍的焦土政策,或者在醉酒盛怒时杀害他心生不满的得力干将,历史故事也从不避讳他光辉形象背后崇尚暴力、冲动好斗的阴暗一面。 非虚构历史作家安东尼·艾福瑞特借助古典作家的笔,让这位年轻的马其顿国王在他生活的古地中海世界重生,以古人的价值观与道德理念评价他,并试图用坚实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证据揭开这位征服者的死亡之谜。
作者简介
安东尼·艾福瑞特(Anthony Everitt) 安东尼·艾福瑞特是剑桥大学英语文学学者,非虚构历史作家。 他曾是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视觉及表演艺术客座教授,达林顿艺术学院的荣誉教员,目前担任英国艺术协会秘书长。 童年时他曾读到三本古典文学的名作:《伊利亚特》、《奥德赛》和《会饮篇》,在孩子心中建立起了文明世界的初步印象,尽管存在悲剧与血腥,但自由的思想、道德的精神却引人入胜。 此后他为一系列名垂青史的古代伟人撰写传记:奥古斯都、西塞罗、哈德良和亚历山大。他也讲述罗马和希腊世界中文明的兴盛、帝国的崛起。 如他所崇敬的罗马史学家前辈一样,艾福瑞特不仅忠实地还原历史,也着重描绘古代英雄的魅力与美德,以及他们的独特性格,在一个恢宏的时代所注定带来的命运。
目录
前言 国王休假去了
第一章 山羊国王
第二章 学徒
第三章 “公牛戴上了花冠”
第四章 独狼
第五章 首战波斯
第六章 解结
第七章 帝国反击战
第八章 渴望超凡
第九章 在骆驼之乡
第十章 “英勇绝伦的国王”
第十一章 叛国!
第十二章 没完没了的战争
第十三章 印度之行
第十四章 漫漫回乡路
第十五章 最后的几件事
第十六章 葬礼竞技会
术语表
大事年表
致谢
背景与资料来源
现代参考书目
注释
摘要
     国王休假去了 虽然时光已流逝了两千年,亚历山大大帝却依然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一生是冒险的一生,他到过当时已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生就俊俏魁伟更增添了他的风采。如今人们依然对他怀念,为他着迷。 近代学者也曾试图讲述这位年轻的马其顿人的真实经历,但他们笔下所反映的既有他的生活年代,也有作者的时代关切。在20世纪上半叶,他被刻画为典型的英国绅士,是笃信人类团结的理想主义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又变成了集权独裁的样板,是典型的希特勒式的人物。 现在是重新审视他的时候了。自然,这本传记也反映了我们所在的21 世纪的希望与恐惧,特别是对权力的本质和军事征服之诱惑与无常的看法。此属必然。但我将力求再现那个古老世界的生活现实,以及亚历山大可能持有的信念。其实,他在很多方面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马其顿国王,接近不同于现代政治家。我们应该用他当时的价值观而不是我们的价值观来评判他。 我的用意是要了解他,而不是要对他进行褒贬。 亚历山大开始其征伐时仍是位未经考验的弱冠少年,但他一举征服了波斯帝国,此后无往不利,堪称重量的将才。 至于他暧昧的私生活,历来不乏想要一探究竟之人,他也成了同性恋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似乎对男对女都不那么感兴趣)。 亚历山大生性好问,对科学和探险兴趣浓厚。他热爱体育和艺术,把诗人荷马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伟大史诗《伊利亚特》奉为圣典。 他的生命在33 岁那年戛然而止,但也因此留给后人亘古长青的形象。不过,他的性格也有阴暗面。和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讴歌战争和战争给勇士带来的威望。他崇尚暴力,不顾性命地冲锋陷阵,似乎把打仗看成一种有益健康的体能锻炼。 他有十分残酷的一面,但也有奋不顾身、仁慈宽厚、忠贞不渝的一面。 亚历山大之死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他是自然死亡,死于某种热病,还是心腹将领因不满其霸道行为而将其谋害?如果有尸检,我们本可给出答案,但是如今为时已晚。当年的线索如今早已烟消云散。事后回忆起他死前两周痛苦挣扎的人都有维护自己名节之嫌,再说,他们追忆当时情形时并未发誓说真话。即使我们仔细察看莫衷一是的各种记载,也无法破解亚历山大临终时的真相,只能从他与他人的交往中探知一二。他的熟人究竟都有谁,谁是他的朋友,谁又是他的敌人?他们眼中的他什么样?他眼中的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他们对谁效忠,都有哪些话是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 本书追踪亚历山大一生的丰功伟业,直到其突然终结,就像追踪箭矢的行动轨迹。它最终将引导我们解开谜团。 公元前323 年,亚历山大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豪华都会巴比伦享受一再推迟的假期。巴比伦是波斯帝国的一座大城,数百年来早已习惯满足入侵者的需求。它的空中花园是享誉当代的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几个星期不间断的休闲享乐正是亚历山大和他疲惫士兵们所需要的。这位年轻的马其顿君王已经于战场奔波长达十年,从波斯帝国一路打到其接邻印度的边界,未曾停歇,他罢黜了波斯大帝,自己夺了权。在旁遮普和印度河沿岸获胜后,他途经干旱的沙漠重返文明世界,但在抵达安全舒适的美索不达米亚之前,缺水已让他折损了数千士兵。 亚历山大仍是英气勃发的俊男,过去战功彪炳,未来无可限量。等待着他的下一个计划就是在阿拉伯沿岸建立商业城镇。他已经在巴比伦附近专门建了一个能容纳一支新舰队的港口,同时军队正准备由陆路向南进发。一切都胜利在望,但之后呢,谁也不知道。 时值五月下旬,炎炎夏日即将来临,他需要好好休整。巴比伦各种便利设施可谓应有尽有。城中水源充裕,流向波斯湾的幼发拉底河穿城而过,继而向着泥砖筑造的高墙外的护城河潺潺流淌。墙外是众多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湿地、潟湖、灌渠和水库。 巴比伦城北有两座硕大无朋的宫殿,3 附设办公场所和作坊。其中一座起码有一部分算得上全世界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不少更早时期的珍贵艺术品,它可能也是王族成员雄伟而又隐蔽的居所。另一座被近代考古学家命名为南宫(Southern Palace),主要是处理政务和举行祭祀的地点。办公室和作坊围绕着五座庭院而建,经由其中一座庭院可进入开阔的王座殿堂,其墙面嵌镶着蓝黄釉彩的瓷砖,并有花卉纹样、狮子纹样和状似棕榈叶的扇形浮雕装饰。 宫殿一侧的河边正是令访客啧啧称奇的空中花园。其底层有巨型砖柱支撑,上面的平台呈环形,层层向内升高。每层平台都承载着种有树木花草的土壤丰厚的花坛,远望就像绿树成荫的山坡。平台间均有楼梯相连,另有机械水泵抽取河水浇灌草木。据传,这是巴比伦最负盛名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因他的王妃思念童年居所附近的山峦而建的。 平心而论,这样的花园称不上十分特殊,无非是一座巨大高墙围绕的花园或公园构成的微缩城市,深受达官贵人的喜爱,因为他们想在东方的干旱土地上寻找一点青葱绿意的慰藉。这种花园的希腊文是paradeisos,英文的天堂(paradise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