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反商业贿赂第一案

中国反商业贿赂第一案

  • 字数: 20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 作者: 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146115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以长沙市公安局2013年“5·09”案件为原型,真实反映了长沙公安民警在公安部、省厅、市局的直接指挥下,成功破获中国第一起商业贿赂大案——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法治文学网络作品征文获奖书系”之二,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书中以长沙市公安局2013年“5·09”案件为原型,真实反映了长沙公安民警在公安部、省厅、市局的直接指挥下,成功破获中国第一起商业贿赂大案——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件,热情讴歌了中国经侦民警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畏艰险、不惧辛劳、顽强拼搏的精神,成功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经侦民警的高大形象。全文主题鲜明,所写事件真实,情节感人至深,行文生动流畅,是一部有深度、有力度的长篇报告文学佳作。
作者简介


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是中国法学会直属的四十个研究会之一,由全国从事法治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的各界工作者组成,是推动法治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的骨干队伍和依靠力量。

易卓奇,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特聘作家。长篇小说《无须喝彩》《纪委在行动》《纪委调查》获公安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金盾文学奖;长篇小说《迷失》获全国首届法制文学原创大赛长篇小说类一等奖,入选全国公安文学名家名作系列丛书;长篇小说《后患》入选《中国公安文学精品文库》。先后出版长篇小说11部。电视剧《净土》在中央电视台等播出,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无须喝彩》由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播出。
目录


引子

一、狐狸的尾巴

二、赴北京受命

三、并非从零开始

四、上海猎狐

五、意外收获

六、闪点行动

七、法务总监的尴尬

八、千里押解

九、面对质疑

十、冰山一角

十一、谭军的突破

十二、抓捕进行时

十三、赶“鸭子”上架

十四、侦查谋略

十五、一粒米的故事

十六、一张照片一把泪

十七、“大客户团队”

十八、危机公关小组

十九、探索与发现

二十、“冷链项目”

二十一、忠孝两难全

二十二、厅官“人间蒸发”
摘要
     引子 2014年9月19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GSKCI)和该公司原总经理马克锐(英文名:Mark Reilly,GSKCI法定代表人)等人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一审判决:马克锐等涉案高管被判有期徒刑,GSKCI公司被处罚金30亿元人民币。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司法机关开出的优选罚单。 长沙法院的法槌刚刚落下,葛兰素史克总公司第一时间向全球发布道歉声明: “中国司法机关经过全面深入调查,依法认定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非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葛兰素史克总公司接近认同中国司法机关依法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服从中国司法机关的依法判决,并向中国患者、医生、医院和中国政府、全体中国人民深刻道歉,对于由此造成的损害,葛兰素史克总公司深感痛心和愧疚。对因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非法调查而受到伤害的有关人员,葛兰素史克总公司也深表歉意。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的违法行为同样严重违背了葛兰素史克总公司的规章制度,接近背离了总公司要求员工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些行为未能及时被发现并制止,葛兰素史克总公司深感遗憾。葛兰素史克总公司已经深刻反省,并从中吸取教训,采取了具体措施,全面整改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尽一切努力,重新赢得中国人民的信任。 “今天,葛兰素史克总公司进一步向中国政府和人民承诺,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将以实际行动在中国医药行业树立改革的样板:将坚持在中国持续投资,并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的科技发展;将针对流行于中国的疾病,进一步推进药物和疫苗的研发。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还将通过扩大生产、扩大药品价格下浮空间,让中国农村地区和城市一样,提高对葛兰素史克药品的可及性。葛兰素史克总公司将践行这一系列长远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促进中国人民的健康福祉,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人们不禁要问,全球药企排名前十的葛兰素史克总公司为什么这么快认罪服罚?对中国法院的判决为什么如此高度服从?为什么会这么坦诚地向中国政府和人民深深道歉?为什么不申诉不反驳不抵赖?这在“大英帝国”的历史上可谓开天辟地第一回。 要揭开这一系列谜底,还得从中国警方成功侦破这起跨国大案说起…… 一、狐狸的尾巴 早在2013年年初,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办例行对上海市国税局展开审计。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仔细分析了企业的年度报税材料,将营业费用居高的诸如药品、化妆品等行业行为列为此次审计重点关注的对象,结果发现一家外资药企营业费用约六亿元,达到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30%。 这让审计人员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什么公司如此财大气粗? 一查,这家外资药企叫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SKCI)。 营业费用花去六亿元,什么概念?如此之高的营业费是怎么花的?到底花到什么地方了? 一系列疑问……审计人员凭借着高度的职业敏感,觉得这奇高的营业费用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 什么秘密? 随便翻翻财务报表当然无法知道。 审计人员决定一查到底,查个究竟。 通过对药企财务资料的细细分析,审计人员发现,该跨国药企的营销费用很大一部分支付给了一家旅行社——上海市临江国际旅行社。 这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旅行社,名不见经传,有二十多名员工,老板姓翁,叫翁某雍。就是这么一家小小的旅行社,在该药企众多的供应商中,却显得特别活跃,且与多个药企均有业务往来。 调查发现,有些药企第一年还跟别的旅行社合作,第二年就跑到临江国际旅行社来了。 这家旅行社究竟施了什么魔法,竟然让那么多像GSKCI的跨国药企如此青睐? 这后面一定有名堂。 审计人员把目光盯上了临江国际旅行社,也盯上了实力雄厚的跨国药企——GSKCI。 GSKCI为什么选择一个毫不起眼的民营旅行社作为合作伙伴?临江又是怎么攀上GSKCI这根高枝的? 调查发现,临江国际旅行社的日常业务,主要是组织在沪外企高端商务人员在中国境内及世界各地开展会议、会务、会展和培训工作。奇怪的是,该旅行社不做旅游业务,却业务量惊人,年收入1.5亿元,高得离谱。 审计人员通过对临江国际旅行社账目的分析,掌握了该旅行社的成本核算方法,从中找到了与其成本不符的几单业务,发现其中有一单简直匪夷所思:临江国际旅行社支付200万元给了天津一家房地产公司,而该房地产公司跟临江国际旅行社并无直接业务往来。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