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晚清诗坛中的诗人张之洞

晚清诗坛中的诗人张之洞

  • 字数: 21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米玉婷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811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之洞不仅是近代政坛中的一位名臣能吏,亦是晚清诗坛中的领袖人物和学术思想界的中坚。不管是写诗作文,问学论道,还是行为处事,张之洞都以平正通达、典雅庄重为旨归,所以他于诗歌所讲求的“崇雅尚正”,就是以他性情、修身之正为基础的。张之洞于诗歌之功,乃在于晚清宗宋诗风大盛之时,调和唐宋,主张“宋意唐格”,力求“中庸”、雅正。而其所提倡之“清切”说,颇有诗学价值,但同时也有认知的局限性。张之洞身居高位而能打破门户之隔,包容多种诗风,兼其诗学思想富有独特风格,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的诗歌交流,影响了当时的诗坛风气。本书从文学和诗人的角度研究了维新政治人物张之洞及其诗学页献。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张之洞诗歌创作分期及概况
第一节 四十岁之前的诗文创作活动
一 学习、考试时期的诗文创作(1841-1863)
二 初入仕途时期的诗文活动(1863-1870)
三 同治年间张之洞在京师的诗文生活(1870-1873)
四 任四川学政时期(1873-1877)
第二节 四十一岁至七十一岁的诗文创作活动
一 清流时期(1877-1881)
二 任山西巡抚时期(1881-1884)
三 督粤时期(1884-1889)
四 督鄂时期(1889-1907)
第三节 七十一岁入都之后的诗文创作活动
第二章 张之洞的诗学主张
第一节 崇雅尚正
一 以性情、修身之正为基础
二 张之洞平正的思想观念
三 “江西魔派不堪吟”
第二节 宋意唐格
一 清人关于唐、宋诗分合关系的新认识
二 “平生诗才尤殊绝,能将宋意入唐格”
第三节 诗务清切
一 “清切”说之辩
二 “清切”说的局限性
第三章 张之洞的诗歌创作及其特点
第一节 张之洞诗歌内容
一 写景记游
二 悼亡怀旧
三 记人咏史、咏物抒怀
四 赠别、唱和诗
五 题画诗
六 《连珠诗》
第二节 张之洞诗歌的特色
一 用典精切
二 诗中有人
三 各体诗皆工绝
第三节 张之洞诗歌的语言艺术
一 写景明秀
二 用语华实相宜
第四章 张之洞与光宣诗坛的关系
第一节 张之洞与其幕府中之诗人
一 张之洞与其幕府中之诗弟子
二 张之洞与其幕府中的其他诗人
三 张之洞幕府中诗人们的诗文创作活动
第二节 张之洞与光宣诗坛中的诗人们
一 张之洞与诗坛名流
二 张之洞与清流健将
三 张之洞与维新人士
第三节 张之洞在光宣诗坛中的地位
一 广泛的交游对象
二 融通的诗学观念
第五章 张之洞与曾国藩在文化层面的比较
第一节 张之洞与曾国藩之间的比较
一 张之洞与曾国藩的文化观
二 张之洞与曾国藩的人才观
三 张之洞与曾国藩的诗学主张
四 张之洞与曾国藩诗歌创作比较
第二节 张之洞与曾国藩两个幕府间的比较
一 幕府人员特色
二 幕府文化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