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彷徨 百年纪念版

彷徨 百年纪念版

  • 字数: 852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崇文书局
  • 作者: 鲁迅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036452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共5册,收录了鲁迅先生最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为纪念鲁迅先生140年诞辰,还原这几部作品的初版原貌,本套书依据鲁迅先生亲自编辑定稿的传世母本,逐句恢复初版文本,复原初版封面设计,并依据通行标准进行繁简转换,以便读者阅读,书中附录收集了鲁迅手稿和初版旧照,极具研究价值。
内容简介
1926年8月,《彷徨》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印行,距今已近百年。初版的《彷徨》由鲁迅先生编辑定稿,收录了他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11部小说。该书的封面由鲁迅好友、艺术家陶元庆设计而成,甫一上市便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时至今日仍是不可替代的经典版本。本次重版我们着力于为读者重现初版《彷徨》的原貌。在编校方面,除了将初版的繁体竖排转换为简体横排之外,仅改正了初版里个别的文字、标点和知识性的错误。初版中大量鲁迅的习惯用字、用词和句式等,均按原样保留。在装帧方面,则采用了双封面设计,其中的内封即是精修复原的初版封面。鲁迅先生的作品历久弥新。希望这本重版的《彷徨》能陪伴在广大读者左右,时读时新。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学名樟寿。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少时就读于绍兴三味书屋。1898年往南京求学,1902年赴日留学,入读东京弘文学院,后转入仙台医专。1906年弃医从文,始译外文著作。 1909年回浙任教,此后又任职于教育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 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此作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后陆续出版《呐喊》《坟》等专集。1927年到上海专事著作。陆续又出版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等专集。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38年由许广平和“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校的《鲁迅全集》初版印行。
目录
祝福1
在酒楼上27
幸福的家庭44
肥皂56
长明灯74示众91
高老夫子100
孤独者116
伤逝152
弟兄185
离婚203
摘要
     祝福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日“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竞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接近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预备她来讨钱。 “您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预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那么,也就有地狱了?”“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接近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预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