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
第1章 醉茄内酯的化学结构分类
1.1 Ⅰ类醉茄内酯
1.1.1 5β,6β-环氧型(5β,6β-epoxides)
1.1.2 2,5-二烯型(2,5-dien)
1.1.3 3,5-二烯型(3,5-dien)
1.1.4 5-烯型(5-ene)
1.1.5 6α,7α-环氧型(6α,7α-epoxides)
1.1.6 5α,6α-环氧型(5α,6α-epoxides)
1.1.7 6β,7β-环氧型(6β,7β-epoxides)
1.1.8 多羟基型(polyhydroxy)
1.1.9 2,4-二烯型(2,4-dien)
1.2 Ⅱ类醉茄内酯
1.2.1 withaphysalins
1.2.2 withametelins
1.2.3 acnistins
1.2.4 芳香环型(aromatic ring)
1.2.5 14α,20α-环氧型(14α,20α-epoxides)
1.2.6 sativolides
1.2.7 降莰烷型(norbornanes)
1.2.8 subtriflora-δ-lactones
1.2.9 spiranoid-δ-lactones
1.2.10 withajardins
1.3 其他类醉茄内酯
第2章 醉茄内酯的波谱学规律研究
2.1 UV和IR
2.2 MS
2.3 NMR
2.3.1 1H-NMR
2.3.2 13C-NMR
2.3.3 绝对构型的确定
2.4 基于波谱学规律的醉茄内酯化学成分结构确定
2.4.1 5β,6β-环氧型-withaferin A (59)[29]化学结构的确定
2.4.2 2,5-二烯-daturataturin A (176)[367]化学结构的确定
2.4.3 3,5-二烯-daturametelin I (207)[370]化学结构的确定
2.4.4 5-烯-baimantuoluoline W (308)[346]化学结构的确定
2.4.5 6α,7α-环氧-12-deoxywithastramonolide (336)[134]化学结构的确定
2.4.6 多羟基型-withafastuosin E (405)[270]化学结构的确定
2.4.7 2,4-二烯-daturametelin J (495)[368]化学结构的确定
第3章 醉茄内酯的生物合成
3.1 生物合成途径
3.2 关键酶的基因调控
3.2.1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
3.2.2 角鲨烯合成酶(SQS)
3.2.3 角鲨烯环氧酶(SQE)
3.2.4 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
3.2.5 环阿屯醇合酶(CAS)和羊毛固醇合成酶(LAS)
第4章 理化性质与提取分离
4.1 理化性质
4.1.1 物理性质
4.1.2 化学性质
4.2 提取
4.2.1 提取方法
4.2.2 提取溶剂
4.3 分离
4.3.1 硅胶柱色谱
4.3.2 氧化铝柱色谱
4.3.3 聚酰胺柱色谱
4.3.4 凝胶柱色谱
4.3.5 MCI凝胶柱色谱
4.3.6 十八烷基硅烷(ODS)柱色谱
4.3.7 高效液相色谱(HPLC)
4.3.8 大孔树脂色谱
4.4 提取和分离实例
第5章 醉茄内酯的药理活性与生物活性
5.1 抗肿瘤作用
5.1.1 细胞毒活性
5.1.2 诱导细胞分化
5.1.3 COX-2选择性抑制活性
5.2 抗菌抗炎作用
5.3 免疫调节与抑制作用
5.4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5.4.1 影响神经轴突生长和突触重建
5.4.2 神经保护作用
5.5 杀利什曼原虫活性
5.6 其他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