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窑洞红光——榆林转战(中宣部建党100周年指定宣传用书)

窑洞红光——榆林转战(中宣部建党100周年指定宣传用书)

  • 字数: 23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子木 著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56680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9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粗犷豪放,悠远苍凉的信天游吧我们带回1947年的陕北。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后,率中央前委没,与国民党胡宗南部周旋于陕北的崇山峻岭中,转战陕北370多个日夜,途径延安榆林2各地区,11个县,入住41孔民家窑洞,最终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发动的重点进攻,迎来新中国建立的第一缕曙光。200多人的中央前委,如何砸胡宗南二十万国民党军的包围中闪转腾挪,克敌制胜?转战途中,是谁为不对接力式带路,确保主席安全转移到下一个村庄?是谁将自家的窑洞主动腾出来让主席居住?与房东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当年主席住过的窑洞现在是什么状况,房东及他们的后人还好吗?
作者简介
子木,本名李庆伟,画家、艺术设计家、收藏家。师从艺术家李小可先生。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委员,2002年入选《中国设计年鉴设计师名录》。代表作品《佛、道、儒、禅的100个哲理故事》,获“2005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很好设计奖、入选《2005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获奖作品专集》、入选《中国设计年鉴(第五卷)》、入选《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材》、获“2009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优秀设计奖。设计的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系列丛书,入选“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获世界青年评出的“中国好看的出版物”。26件书籍设计作品分别入选《中国设计年鉴》第四至八卷;12篇设计论文分别在《装饰》(2006)、《中国编辑》(2006)、《出版参考》(2005、2007、2016)、《新华书臣报》(2011)、《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优秀论文集》(2009)上发表和入编。
目录
粗犷豪放,悠远苍凉的信天游吧我们带回1947年的陕北。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后,率中央前委没,与国民党胡宗南部周旋于陕北的崇山峻岭中,转战陕北370多个日夜,途径延安榆林2各地区,11个县,入住41孔民家窑洞,最终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发动的重点进攻,迎来新中国建立的第一缕曙光。200多人的中央前委,如何砸胡宗南二十万国民党军的包围中闪转腾挪,克敌制胜?转战途中,是谁为不对接力式带路,确保主席安全转移到下一个村庄?是谁将自家的窑洞主动腾出来让主席居住?与房东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当年主席住过的窑洞现在是什么状况,房东及他们的后人还好吗?
摘要
     西北地区优选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白云观,巍峨壮观。红石峡摩崖石刻,书风道劲。陕西优选的内陆湖泊红碱淖,塞上湖景,风姿绰约,泛舟碧波,心旷神怡。李白成行官、秦扶苏和大将蒙恬墓,悲壮雄浑。榆林民风淳朴、性情豪放,是民间艺术之乡。热情奔放的大秧歌、高亢嘹亮的信天游、神态千姿的绥德石狮、秀美精致的三边剪纸,以其浓郁的黄土风情,驰名海内外。2019年10月,我专程到绥德和米脂等地进行文化考察,采访了陕北大秧歌传承人贺世成和朱绪光两位老师。通过他们激情洋溢的讲述和简单表演,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陕北大秧歌的泥土芬芳和陕北人豪放的性格与细腻情感。 榆林是革命老区。民主革命时期,这里的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1924年,在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今绥德师范学校)建立了陕北第一个中共党组织。1927年的清涧起义,是西北地区向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1934年,成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榆林市除榆阳区外,各县先后获得解放,在原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政府。1936年,主席在清涧县袁家沟村挥笔写就了气势磅礴、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此诗传遍了大江南北。抗日战争时期,榆林成了抗击日寇的大后方。 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习仲勋等曾在榆林8个县30多个村庄战斗生活了一年之久。当时,榆林农民在连年欠收、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响亮地提出“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口号,全力支援前线,出现过一年七次交纳公粮的感人事迹。榆林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有两万多人,涌现出李子洲、霍世英、杜斌丞、李鼎铭、张季鸾等一批革命先烈和有名人士,哺育了刘澜涛、马文瑞、郭洪涛、安子文、阎揆要、张达志、张秀山、贾拓夫、赵苍壁等一批仁人志士。 时空聚焦在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 抗日战争刚刚胜利,战场的硝烟还未散尽,全国人民还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春天的脚步刚刚走近延安宝塔山,国民党蒋介石就纠集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大举进攻,妄想一举消灭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双拳出击,一拳打向山东,一拳挥向中共中央的心脏——延安。 在陕北战场,蒋介石派出了嫡系战将胡宗南。胡宗南在短短9天的时间里,集结了23万兵力,向延安发起了猛烈进攻。 住在延安王家坪的,看清了蒋介石企图通过攻占延安来鼓舞士气的心思,于是将计就计,决定把中央机关留在陕北与胡宗南的部队周旋,以此牵制国民党的主力部队,为解放军在其他各战场赢得时间,减轻压力。 中共中央和决定主动撤离延安。 1947年3月18日傍晚,中共中央撤出了延安城,开始了为期一年零五天的转战陕北的征程,在延安地区北部和榆林地区迂回行动。 榆林地区是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榆林东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北与鄂尔多斯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而榆林市则处在这个独特地域风貌的中间点上,向北是戈壁,向南是高原,是极为重要的军事重地。 与延安地区相比,榆林地区自然环境更加恶劣,北部山区与沙漠接壤,是大片的不毛之地。中央前委和在转战陕北的一年中,多半时间是在榆林地区与敌人周旋。 1947年3月25日,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打响了转战陕北的第一场战役,并取得了胜利。 3月29日,中共中央在清涧县枣林则沟召开了扩大会议,即“枣林则沟会议”,讨论了中央的行动与分工问题,会后决定:中央兵分三路,中央前委机关和继续留在陕北。 4月13日至6月8日,中央前委在王家湾驻扎期间,在灰暗的窑洞里运筹帷幄,制定了“蘑菇战术”。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战场的孟良崮地区一举歼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3万余人。西北野战军由安塞地区挥师西进,发起了陇东战役,痛击西北“二马”,取得了陕北战场的羊马河、蟠龙两大战役的胜利。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