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似是故人来 梅兰芳在日本

似是故人来 梅兰芳在日本

  • 字数: 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8016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自古以来文化交流不断。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文明论而生的新旧、东西、古今之思,如无形巨链,捆绑、缠绕着百年间的东亚全域。本书讲述了从1919年到1956年,身历两个时代的梅兰芳,以不同身份,三次赴日本公演,五次踏上日本国土,与日本政商文艺诸多领域名流巨匠展开各种层面的交流,通过其艺术表现和人格魅力,在樱花之国留下了幽雅端庄的“梅”影,至今暗香萦人。
目录
导言
一、美人朝颜
二、舆论风头的“天女”
三、男旦与女形的握手
四、恐吓信与情书
五、“侠女”与“新女性”
六、美妆、电器与日本料理
七、蓄须之后的梅团长
八、代表团群像与“新京剧”
九、特殊的观众们
十、琴心剑胆
结语
摘要
     导言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自古以来文化交流不断,有着数千年的友好历史。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文明论而生的新旧、东西、古今之思,如无形巨链,捆绑、缠绕着百年间的东亚全域;在“现代化”道途中先行一步,“脱亚入欧”之声日炽的日本,与曾经被视为文化母体的中华文明之间,也生发出靠前的张力;拓殖、侵略、战争等地缘政治中的对抗角力,曾为近代以来的两国关系添上惨淡阴云。如果说,要为这段悲欣交集的中日关系史,在中国的艺术界寻找一个最有发言权的见证者,恐怕很多人都会想到那熠熠生辉的三个字——梅兰芳。 从1919年到1956年,身历两个时代的梅兰芳,以不同身份三次赴日本公演,五次踏上日本国土,与日本政商文艺诸多领域名流巨匠展开各种层面的交流,在“樱花之国”留下了幽雅端庄的“梅”影,至今暗香萦人。他和日本的缘分,确实既深厚,又微妙。 就让我们将时钟拨回,从芳华初绽之时的梅郎说起。 一、美人朝颜 20世纪初,梅兰芳风华正茂,是中国梨园界当仁不让的“项流”明星,更兼为人敦厚,谦和温润,从善如流。在他的身边,渐聚起一个规模庞大的智囊团,即时人口中的“梅党”,雅称“缀玉轩”同人。其中,冯耿光、李释戡、吴震修、许伯明、舒石父、胡伯平等核心中坚,多是军政商界响当当的品牌人物,也都曾留学日本。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了自居为师的清政府沉重打击,也拉开了近代中国要求重新认识日本的序幕。此时,日本“脱亚入欧”之声正炽,己先中国一步学习西方,正如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所言:“取经于东洋,力省效速”,中国文化界响彻着“师法”“取经”日本之声。1896年,清政府正式向日本派遣留学生。20世纪初,出现留日热潮。1905—1906年,由于废除科举制及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等原因,留日学生人数猛增到八千多人,达到历史上的优选峰。“梅党”汇聚了当时的社会名流,大多拥有日本留学背景,并不足为奇。 可以想见,在当时的环境中,梅兰芳对于日本名物应当并不陌生。除了能乐、歌舞伎、木偶净琉璃这些与京昆同为东亚“姊妹艺术”、令人神往的艺能,即使一朵小小的牵牛花,也拉近了梅兰芳与日本的距离。 据说牵牛花种自唐代传入日本,深得日本人喜爱,并在当地发展出优选的栽培技术。梅兰芳深好侍养花鸟,尤其酷爱牵牛花。他从日本搜集优良牵牛花花种并学习栽花法,在自家庭院栽下三百多种。到了五六月间,他清晨即前往其居于北京的日本“花友”家中,共研种种培养法。他还不定期和好友举办赏花赛花雅集,可谓爱花如痴。1918年《顺天时报》主持票选京城名伶,据说就有日本人与梅兰芳因牵牛花结缘,热心为其张罗投票,令梅兰芳十分感激。 P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