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第6版)

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第6版)

  • 字数: 34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李泽厚
  • 出版日期: 2007-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2600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8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批判哲学的批判》时李泽厚先生初版于1979年春的书。一读者言曰,读此书始知什么是哲学,俩们有名美国华人学者曾不约而同地认为此书乃有关康德哲学的很好中文著作。该书一扫陈陈相因的论调模式,论述了康德先验论在哲学目前的枢纽意义,谈论了认识论(真)、伦理学(善)、美学和目的论(美)三大领域中的主要哲学问题究竟何在,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实践观点逐一予以后具体剖析,径而申说了作者本人的哲学;强调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社会的根基,以“人类如何可能“回应了康德的”的有名课题。本次出版,作者作了一些修订。本书为作者影响深远的著作。
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章思想来源和发展过程
一时代背景和政治倾向
二思想资料
三牛顿和卢梭的决定性影响
四前批判期
五“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
六“回到康德”的现代思潮
第二章认识论:(一)问题的提出
一所谓“批判哲学”
二“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三二元论和唯心主义
四“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五“综合”是改造对象六关于数学的本质
第三章认识论:(二)空间与时间
一时、空是“感性直观形式”
二“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
三现代西方哲学批判康德的时、空观
四“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
第四章认识论:(三)范畴
一范畴作为“知性纯粹概念”
二“先验构架”
三“知性的先验原理”:甲、“量”与“质”
四“知性的先验原理”:乙、“实体”与“因果”
五“知性的先验原理”:丙、“交互”与“经验思维三准则”
六自然科学因果性理论中的康德主义
七“必然性的证明是在人类活动中,在实验中,在劳动中”
第五章认识论:(四)“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是康德认识论的核心
二“主观演绎”三“客观演绎”
四“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相互依存
五康德反对“自我”心灵实体
六黑格尔的“自我意识”
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八“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六章认识论:(五)“二律背反”
一“先验幻相”与辩证法
二四个“二律背反”
三“不能避免矛盾”
四四个“二律背反”的特殊性
第七章认识论:(六)“物自体”
一“物自体”作为感性的来源
二“物自体”作为认识的界限
三“入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四“物自体”作为理性的理念
五由认识论到伦理学
第八章伦理学:(上)道德律令
一反对经验论幸福主义
二“普遍的立法形式”
三“人是目的”
四“意志自律”
五“康德只谈善的意志”
六善恶概念与道德感情
第九章伦理学:(下)宗教、政治、历史观点
一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与“至善”
二宗教观点
三法权、政治观点
四历史理念
五“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
六社会理论领域中的康德主义
第十章美学与目的论
一《判断力批判》
二“美的分析”
三“崇高的分析”
四“美的理想”、“审美理念”与艺术
五有机体组织
六机械论与目的论的“二律背反”
七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
八“人是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
后记
再版后记
三十周年修订第六版后记附录:循马克思、康德前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