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贫困与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

贫困与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

  • 字数: 18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童玉林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9719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加之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能力、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老年心理健康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议题。贫困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而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保护手段。学术界对贫困对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都展开了系列研究,然而,关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否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在贫困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利影响中,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社区照料服务支持和社区精神服务支持是否具有缓解作用的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丰富。本书利用压力应对理论,整合压力过程模型、相对剥夺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构建了贫困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框架。在该分析框架的指导下,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通过建立多层次回归模型系统考察了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抑郁感和孤独感)的影响及呈现出的城乡差异,以及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社区照料服务支持和社区精神服务支持在贫困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及呈现出的城乡差异。为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书认为应当通过构建前置干预政策和健全社会保障政策消减老年贫困,促进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以强化老年人的正式支持网络,通过强化家庭支持网络、邻里支持网络和朋辈支持网络建设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网络以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能动性等对策,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保障水平。
作者简介
童玉林,女,1990年生,江西上饶人,博士,现为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健康与福利。曾在《社会保障研究》、《人口与发展》、《经济经纬》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质量评估及保障机制研究,20CRK017》)、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核心概念界定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一 贫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其他因素
四 研究述评
第三章 理论分析框架
一 理论基础
二 分析框架
第四章 贫困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一 研究设计
二 不同贫困状况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三 贫困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四 社会支持在贫困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五 小结
第五章 贫困对城乡老年人抑郁感的影响
一 研究设计
二 不同贫困状况城乡老年人抑郁感差异性分析
三 贫困对城乡老年人抑郁感的影响分析
四 社会支持在贫困对城乡老年人抑郁感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五 小结
第六章 贫困对城乡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
一 研究设计
二 不同贫困状况城乡老年人孤独感差异性分析
三 贫困对城乡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分析
四 社会支持在贫困对城乡老年人孤独感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五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一 主要结论
二 主要贡献
三 提升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四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