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了不起的面包 6000年神圣与日常的历史

了不起的面包 6000年神圣与日常的历史

  • 字数: 38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德)H.E.雅各布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4658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3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德国历史学家、新通俗专业书籍奠基人H.E.雅各布经典力作,用面包串联起人类6000年的大历史。 2.以生活化的视角洞悉人类的政治、宗教、民俗、战争与文明的兴衰,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段奇妙而刺激的旅程。 3.通过古埃及传说、希腊神话以及文学诗歌、战争史、农业史等各方面的大量史料,写就一段段生动的历史。 4.面包即正义,它不只是食物,是古埃及人的货币,是罗马人的权杖,是神的血肉。 5.从史前人到古代世界,从中世纪到美洲早期,从19世纪到我们这个时代,面包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6.拿破仑东征失败,林肯赢得南北战争,德国人输掉一战……政治、宗教、民俗、战争,人类文明就像一场争夺面包的游戏。 7.拿破仑抛弃面包而选择了机器,只能走向失败; 林肯认为面包比棉花重要,最终统一了美国; 德国人企图寻找面包的替代品,在饥肠辘辘中输掉了一战…… 8.很少有一本面向大众的书展示出如此详尽的学术证据……雅各布先生发掘出的新资料能令读者耳目一新。 ——《纽约时报》 9.这本书并不会教你如何制作面包,这是一本关于面包作为个人和历史变革的象征的书。 ——彼得·莱因哈特 10.在这个壮丽的史诗故事中,雅各布先生以面包的形式描绘了民俗、宗教、迷信和瘟疫的世界史。 ——《华尔街日报》
内容简介
《了不起的面包》以面包为线串联人类6000年的大历史,以生活化的视角洞悉人类的政治、宗教、民俗、战争与文明的兴衰,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段奇妙而刺激的旅程。作者搜索整理了《圣经》故事、古埃及传说、希腊神话以及文学诗歌、战争史、农业史等各方面的大量史料,写就一段段生动的历史,详尽地阐述了面包——这一由酵母、水、面粉构成的食物,是怎样引起了战争、瘟疫、政变、革命……
作者简介
H.E.雅各布,德国新通俗专业书籍的奠基人之一。担任过记者,同时也是历史学家、小说家、文化史传记和“事物历史”的撰写人。著有《全球上瘾:咖啡如何搅动人类历史》等作品。
目录
献辞
序言
版画插图
第一卷 史前人的面包
蚂蚁之谜 
犁的发明 
禾草的竞争 
第二卷 古代世界中的面包
埃及:烘烤的发现 
以色列:你必汗流满面 
希腊:谷种受难 
希腊:厄琉息斯的面包教会 
罗马:面包介入政治 
第三卷 中世纪的面包
古老土地上的新民族 
修士、魔鬼、农民 
磨坊主是坏人 
面包师让我们饿肚子 
数个世纪的饥饿 
扶锄的男子 
流血的面包 
面包起发了——农民造反了 
第四卷 美洲早期的面包
玉米——伟大的旅行家 
土豆的时代 
从史广多到奥利弗·埃文斯 
第五卷 19世纪的面包
科学能否阻止革命的发生? 
法国大革命的演员 
面包与拿破仑战败 
林肯:面包比棉花重要 
麦考密克:机器征服了——农田 
李比希:土地需要治愈 
马尔萨斯的挑战 
美国的小麦帝国 
第六卷 我们时代的面包
面包如何助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 
俄国的面包——1917年 
植物学家如何改变地图 
农民的救赎 
德墨忒尔再次警告子民 
面包、健康、经济以及人的灵魂 
希特勒的“饥荒条约” 
译名表 
后记 
摘要
     蚂蚁之谜 1861年4月13日,伟大的查尔斯·达尔文起身,向伦敦林奈学会的各位学者发表讲话。那一年,达尔文52岁,但看上去还很年轻,没有长出花白胡子。 没有人见过达尔文激动的样子。此刻,他在向学会成员发表讲话时,也依然镇定自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吉迪恩·林西克姆医生给我写了两封信,说他发现了农业起源的奥秘。他声称,农业不是人类的发明,而只不过是众多史前发现里的一个。最初播下种子、收割庄稼的其实是蚂蚁。” 大概四年前,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就像林奈a是“植物之父”一样,达尔文也成为“动物之父”。《圣经·创世纪》曾记载了上帝将动物领到亚当面前,让他给动物命名的故事。而自从那天起,还没有人做过像达尔文这样的研究。 达尔文向学会宣读了林克西姆关于蚂蚁的第一封信: 蚂蚁绕着土堆……清除了地面上的所有障碍,把距离蚁洞入口处方圆三四英尺内的地面弄得平整光洁,看起来就像是完美铺设的路面。这一点都不夸张。在这个平整的区域内,除了一种能结穗的草以外,什么植物都不许长。蚂蚁会把这种作物绕着土堆种上一圈,并精心地照料、培育,还会除掉作物区里,甚至是区外至少方圆一两英尺范围内的所有杂草。庄稼长势十分喜人,结出了坚硬的白色小种子。蚂蚁看着庄稼成熟,收割沉甸甸的庄稼,并去掉谷壳,扔到自己的院子外面。这种“蚁稻”在11月初开始生长。毫无疑问,上述这种能够结穗的作物是蚂蚁有意种植的。 达尔文表示,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他给林克西姆写了回信,审慎地表达了自己的怀疑。而林克西姆又回复了第二封信,坚称十分确信自己的观点。“我一年四季都在观察同一个蚂蚁洞群,都看了12年了。”他断言,蚂蚁种植庄稼是有意为之,而且是单种栽培,也就是只种植这一种作物。 在平整的作物区里,蚂蚁不会允许出现一丝的绿色,专享的例外就是一种能够结穗的植物:三芒草……蚂蚁还会收集其他几种禾草的谷物,采集许多其他草本植物的种子,但却从来不会播种。它们精心培育的是一种两年生作物。它们会按时播种,好让作物赶上秋雨的润泽。这样,到了大约11月1日,绿色的“蚁稻”就会在作物区长成。这片环形的庄稼大约4英寸a宽,周长有14—15英尺,十分美丽。在这一区域周围,任何杂草都不会逃过蚂蚁的眼睛。只要萌芽,一天之内就会被除掉。蚂蚁精心呵护“蚁稻”,直到次年6月庄稼成熟后,再采集种子运到自己的谷仓里…… 这份林克西姆医生的详细记录在听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众人一片哗然,争相起身发言。这难道真的能揭开人类文明的一大谜团吗?所有科学家都突然回想起了一些儿时的迷信和经典作品的重要片段。几千年来,人们都知道南方的蚂蚁,尤其是地中海的蚂蚁都靠储存粮食特别是野草种子来过冬。在《圣经》中,所罗门曾训诫道:“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a罗马诗人贺拉斯b则赞扬蚂蚁有远见卓识,“未雨绸缪”。一个学会成员还指出,维吉尔c在《埃涅阿斯纪》的第四卷也提到过蚂蚁,并引用了其中的一段: ……就像一群蚂蚁, 想到冬天快来了, 去抢一大堆谷物, 把它搬放在巢穴里那样。 有人站起来进行反驳:“可那接近是两回事。引用的这些文字只能说明蚂蚁会储存粮食,以备物资匮乏的时候食用。但林克西姆医生第一个提出,蚂蚁还会种粮食。” 达尔文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收集粮食与播种相去甚远,如将二者混淆,必定谬误百出!” 大家陷入了沉思。如果蚂蚁掌握了播种的技能,那就可以说这个物种已经具备了因果思维,而且其广度和深度是人类迄今为止在其他动物的目的性行为中尚未发现的。还是说,这种因果思维是不为人知的?林奈学会的科学家自然对动物界有着很高的评价。对他们来说,动物在人类踏足地球之前做出的发现当然非同小可。 无论是在数学、建筑还是物理领域,“不会说话的动物”都远远领先于人类。蜜蜂不需要任何量角工具的辅助,就能搭建出最纯粹的几何图形—六角形的蜂巢,这是多么巧夺天工。再想想燕子发明的灰泥筑窝。人类只需要分析一下燕窝的结构,就能学到怎么修建美术馆和阳台。还有不错大的啮齿动物—海狸,它们修建了半英里a长的水坝控制溪流,甚至改变了地貌。就海狸来说,它们修坝究竟用了多长时间是优选的谜团。要修建这样一个水坝,可能要花上两百年。那么它们是在为谁而修呢? 现在,又有人主张蚂蚁发明了农业。而人类则是在十万年前通过敏锐的观察,学会了蚂蚁的独门绝技。 林肯:面包比棉花重要 面包意味着胜利。拿破仑战败已经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而美国南北战争更加直接地体现了这个道理。北方有面包,而南方没法吃棉花,所以经过南北战争,一个统一的国家诞生了。 人们对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进行过不计其数的研究。众所周知,主要原因之一是奴隶制已经过时 了。在欧洲,农奴制已经土崩瓦解。法国是在 1789 年 8 月的那个夜晚,普鲁士则是在 1807 年颁布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