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流淌的岁月

流淌的岁月

  • 字数: 1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李一鸣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2180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39余位作者,视角不一,全方位地展示烟台的蓬勃发展和蝶变历程。极具烟台的独特魅力和个性特色,为读者厚植“仙境海岸、鲜美烟台”的美丽名片。
内容简介
为隆重庆祝,烟台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联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烟台海外联谊会组织开展烟台统一战线历史、文化、人物、故事征文活动。广大作家、文学爱好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烟台统一战线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蝶变历程,展现了新时代“仙境海岸、鲜美烟台”的新风貌、新形象,对于增进同根同源的认同感,增强统一战线工作感染力,进一步促进大团结大联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李一鸣:男,1965年11月生,山东博兴人,文学博士,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目录

烟台山物语 张  楠
莲花灯下诵经人 綦国瑞
恰同学少年 刘玉涛
胸怀大义孙墨佛 孙慧铭
空山新雨后 李文博
幻化 姜  娜
龙湖谣 于学一
梨花深处的喧闹 姜少杰
春访神清观 朱相如
追忆那年轻的面容 王彦平
城之光 高绪丽
天涯晚笛 许  光
向海的眼睛 刘  颖
安居斯城 鲁从娟
那个梨香弥漫的梦 姜雪梅
走啊走,走到登瀛桥 庄志亮
长长的莱烟路 于华英
花满城 陈  颖
藏在老宅里的记忆 梁绩科
会仙山,翻开尘封的笔记 李文毅
未曾谋面的老师 于仙田
行走烟台 梁淑艳
烟台漫笔 贾小瑞
一座城,一人生 陈从显
归岸的海鸟 张一彤
流淌的岁月 宫明荣
悠悠岁月不了情 初明金
重拾那段温暖时光 李向红
守望 骆  岩
冰心与烟台的对联情缘 蔡红柳
油灯 陈忠超
眉锁江山恨 齐  望
海峡两岸是一家 朱玉成
西炮台记 牟文青
烟台的温度 王彦春
爱在北纬37度 郭庆叶
愈知晚途念桑梓 张久深
千里家乡一日还 王  琼
烟台山行记 王旖然
摘要
     烟台山物语 张楠 在一个城市即便住上了二十年,我还是觉得不够了解它的过往,脚下的大地和那些风吹的事物。烟台山去过多次了,大多结伴而去,一般会在节假日。今天只是冬天中最平常的一天,但它又有着不同的意义。因为我,为它准备的稿子、笔墨。仿佛一个记录者要把冬天的烟台山立在纸上,如一个约定。只是我一定会力不从心的。 其实早就想一个人去。有时候生活过于懈怠,便也不知什么最为急切。一方水土,我习惯了它的汹涌,习惯了被它用来浪费光阴,每天慢慢地前行。当我站在12月的窗口,我看到高楼大厦,霓虹闪烁仿佛排山倒海地让我觉得一年的空空。我的愧疚感不知道应该对谁说出呢。我想去寻找一些属于我的,又不知道什么会真正地属于我。只是我在头一天晚上就想好了要自己去一次烟台山,仿佛那里有一个故事等我去听,有一个往事等我去为之落泪,我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会成为我的,或者什么都不会属于我的,那么也不要紧。 为了更加快捷方便,我骑了电动车。 没有风,你不会觉得这个城市有多冷。阳光单薄,但它代表着一个城市冬天的温度。我骑着电动车,冷的风吹进胸口,我顺手把羽绒服的拉锁拉紧了些。也并非冷得受不了,冬天的冷自然也会多一些清醒,明确了更多的目的。我坦承我是为了写一些文字,为我的城市。正如拿出相机为它拍照,我不知道我能否写出它的真实,立在纸上的山水我又要如何去临摹,去描述。仿佛真的去写我又会把自己当成这个城市的陌生人。因为无论生活多久,我都无法接近懂它,了解它的更多的底蕴和文化。为此,我又觉得自己有些羞怯了。 我一路加速,路过一些路口,我又努力把车闸闸紧一些,仿佛有一颗急切的心要跳出来似的。很快就到了解放路,冬天的烟台山又和其他季节的不同。因为它没有生长的枝条,一切都在静止。哪怕小小的果子也在葡萄藤蔓上将水分风干,却不掉不落。我是在大门口的野葡萄枝上去端详这些小小的尤物。它们点缀在“烟台山”这三个大字的边缘。 世界总是那么地庞大,而我固执地热爱那小小的事物。当然我确定它就是老家山上的那种山葡萄,这些葡萄串也会挂着一份小小的乡愁吗?再往上走就要登山了。一路上会有不同的参观景点,标志符号和文字都极为清楚,来参观的人可以随意地去某个方向,保证不会迷路的。一路上也没有遇到太多的人,不像节假日,人山人海的。我一个人的孤独也仿佛有这一座山大了。小路向上有一些小的斜坡,但走在上面一点也不会觉得累。那些鹅卵石被时光磨得锃亮,干净得不像用脚踩过的路。不知道这些路铺设多久了,我无从去问,就像别人也不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一切没有说出答案。也不去打开答案。我只需用一颗心去抚慰着迎向我的和被我迎向的问题。一个人无法说话,也无须说话。我在那些静物中用眼睛交流,用耳朵交流,我听到了不同的鸟鸣,有别于我先前在大街上看到的麻雀和喜鹊。它们边飞边叫。我沿着声音去寻找它们,它们没有飞远,就是这个山上,依稀看到它们的小翅膀,一个黑色的影像在轻轻地移动。我会不由得被它们牵引着。又出现别的方位的鸟鸣,它们很不统一地叫着,但又极为好听。那一会儿我的耳朵要竖向不同的方向。迷失一般地被带入。它们在头顶上飞,在树林里飞,在屋顶上飞。它们像一个个小小的符号,你又不知道它们为何会发出天籁之声。久违了的一种感动又会把内心的缝隙填满。 沿着路往上走,第一个建筑就是英国式洋房,现为烟台开埠陈列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烟台于1861年被迫开埠。我进去的时候那里一个人也没有,仿佛我一下子进入了清朝。冷的墙壁,冷的空气,我很难用一种热情去还原那些画面和故事。只有看,只有读。 隔着一百多年的时间,我闯入了他们的尘世。历史不能瓦解的,都在一幕幕地播放着。我把每一个挂图都拍下来。那时的村子,那时的港口,那时的街道,我一点点地去缩小着距离,把自己放在某个位置。前言介绍那时的北方商贸、航运、手工业、渔业兴旺发达。我似乎在那些灿烂的文化之中拥有了大片的天空。冥想着山山水水时,又进来了几个人。他们的兴趣很浓,边看边读,读得很大声。似乎他们的声音穿越了那些街道、屋舍。为了发现更多的真相和不朽,我用手去摸了摸那时的界碑,冰凉的温度。仿佛从那个时候到现在一直都是这样高冷。一味地冷,只是这样的触摸不会觉得它有什么不同。但它们背负着历史和朝代,又躺在历史之上,字体清晰地把一个王朝深刻着。我在想它们背后的水深火热。我相信它始终仪式一般地站立在大浪大潮中坚不可摧,它们不知疲倦地呼吸着,玻璃柜子里放着不同时期的铁炮,锈迹斑斑。它们曾经开过火,打过敌人,置身于那个时代,一个古老的炮台也会经历劫难。此时也没有人站出来说话的。历史和这些摆设只是愈加安静。我也无处向人询问什么,灵魂和灵魂在对话吗? 那些图片上的人,显赫于一个王朝,又溃败于一个王朝,我能去评判什么呢?似乎他们替我们去经历。人永远都会有血有肉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