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茗边怪谭
字数: 176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恽
出版日期: 2022-02-01
商品条码: 9787305246036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76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阅读近代报刊资料时,挖掘的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的结集,讲述了众多近代人物鲜为人知的野史掌故,史料丰珍,颇有风趣。作者长期致力于江浙一带文化历史、风土人物的钩沉发掘,对于近代以来各个方面的掌故,十分熟悉。书中所用材料均自旧书旧报中挖掘,有资料之独特性,写作的素材都是前人从未提及的定制段子。书中所载掌故,皆娓娓道来,多白描,少评述。近年来,学界对于近代期刊报纸的研究整理并不少见,但主要是针对一些有名的大报、大刊。而从本书所引用的材料来看,作者选择的都是一些偏门的、地方性的小报小刊,比如《苏州明报》、《大光明》、《吴县日报》、《古今》等,且不说对这些报刊所载内容的爬梳、整理,即便是搜集这些报刊也殊为不易。由此也可见出作者别样的史家眼光及占有资料之丰富。本书是典型的“史料派”写法,温和理智,没有过多的抒情与过度的铨释。沈昌文先生评价黄恽的掌故文章为“故事新说也。颇可读”。
作者简介
黄恽,苏州人,1966年生,苏州杂志社编辑,藏书家、文史学者,以研究近代文史掌故擅场。著有文史随笔集《蠹痕散辑》《古香异色》《秋水马蹄》《燕居道古》《缘来如此》《舞文詅痴》《萧条异代》《难兄难弟》等。
目录
辑一 瀹茗
房紫笔下的张爱玲
郑逸梅、黄转陶舞文惹祸
胡适的一次“高级娱乐”
东吴大学的奇才怪物
谢冰莹戏说,单秀霞怒怼
常任侠南京遇丁玲
辑二 奉茶
张爱玲书事摭拾
《胡蝶辟谣》背后的另一种内幕
文载道与武书盈的喜怒哀乐
平襟亚寓苏趣闻
“歌舞皇后”浦惊鸿
白莲的《江湖日记》
章衣萍小说《友情》索隐
狼虎会的饕餮大餐
迷失在都市里的金岳霖
辑三 啜饮
苏州金门三章
苏州的丰备义仓和吴县粮仓
云锦公所的崩解
前门裁缝铺,后门“小飞虹”
阔家头巷和阔街头巷
自由农场往事
王引才怒沉五通神
同洽元年横泾镇的“押字宝账”
摘要
房紫笔下的张爱玲 当今这个时代,张爱玲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坛内外都有一批“看张”的人,参与着每一次对张爱玲“文墓”新的发掘和整理。作为其中一员,我前几年写过一本《缘来如此》,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集合了我对张爱玲、苏青和胡兰成三人之间的离合因缘的探求,由此深知新的发现已经困难重重,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搜求,给了我发现遗珠的机会:它来自一本1944年1月问世的《淮海月刊》。 在徐州编辑、南京出版的《淮海月刊》是一本罕遘的刊物,存世量稀少,曝光率更鲜。这本由中共地下党员高汉发行的刊物,诞生在汪伪政权末期,郝鹏举时任淮海省主席(省会徐州),共出刊八期(其中八、九两期未出,而第十期后停刊),里边居然首刊了张爱玲的作品《谈画》。为什么远在徐州的刊物,会出现张爱玲的文章呢?我有幸看到了这本杂志的几期,其中有一篇署名房紫的特稿《徐州·南京·上海》,揭示了《淮海月刊》与张爱玲的特殊关系。 房紫在文中记述了他作为杂志编辑者,受高汉的委托到南京、上海两地向作家约稿的经过,此行目的为:“六月中旬,预订了南京上海之行,看看文化界的空气,再想请几个人写一点文章。”这里集中谈谈房紫与张爱玲的两次见面。 这个访问,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份1944年初夏张爱玲的珍贵纪录。 初访张爱玲 房紫在南京见了胡兰成、池田笃纪和樊仲云,然后和胡兰成夫妇(胡兰成、应瑛娣)一起来到上海:“火车带了一天梅雨把我运到上海,车中与胡夫妇谈天说地,却也免除些寂寞。” 第四天(六月廿六日)的上午去看张爱玲: 终于挺了腰按照地址去找,事先胡与张有一个联络,一路走着,一路想这样有过接洽大概总能好些。 到了静安寺赫德路旁找到了那所公寓,一走进去,电梯门锁着,这就有意思了。从一层爬到六层,天热,自己到上海患了轻性的痢疾,精神渐次不济,亦只好听其如何地走到第六层,我在门口足足休息了五分钟吧,抹去了额上的汗才叩门进去。在沙发上坐下来的时候,眼睛似乎昏黑得一塌糊涂,话说不出口,这似乎有些难为情。 我向来不十分善于词儿,在气急败坏的情形下话当然更说不出来。忽然自己又想到在这年头应付人本来是件哭笑不得的事,不能不克服自己的弱点,于是乎竭力镇静了一下,但最后仍有半晌待着。 主人坐在我的对面,很安详地等我启口。文学者也许比凡人更灵感一点,似乎观察出我的毛病,他先笑盈盈地说了: ×先生从徐州来吧?很挤?这公寓现在的时间还没有电梯,走上来很觉得累? 我还是看了他半晌,没有说得出适宜的语,最后进出来: 徐州来,车上挤。请指教罢! 如此又沉默了一下。看看屋子的情形,有两张很好的油画,一幅是航轮的尾部,一幅是人物,后来知道是他母亲的作品。会客室很宽广,简洁而清静,几乎全部可以接受空间的光线。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