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逐鹿 五代十国之枭雄

逐鹿 五代十国之枭雄

  • 字数: 33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 作者: 洪兵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04736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史学考证 历史推理 深度解密 五代十国十七位枭雄的皇权争斗 比小说还好看的五代十国历史 ★ 大唐崩溃,大宋未兴,百年乱世烽烟,各方枭雄粉墨登场!一书说尽五代十国历史,各方豪杰汇聚,到底花落谁家? ★ 五代十国处于唐、宋两大鼎盛王朝之间,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尔虞我诈、风云际会,纷乱如麻的同时也集中发生了很多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 ★ 公元875—979年,5个中原王朝更迭,10个地方政权割据,55位帝王轮番登场,武夫窃国,养子成风,认贼作父,遍地藩王,天下纷乱,枭雄逐鹿。 ★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 本书中的精彩看点包括:  私盐贩子黄巢成功实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夙愿,却为何难逃“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魔咒?  乡间无赖朱温、独眼飞虎李克用“既生瑜,何生亮”,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 刘仁恭如何将横扫漠北的契丹人耍得团团转?  身为没有实权的客省使,李严如何一计灭两朝?  骁勇悍将石敬瑭何以认贼作父,留下千古骂名?  哪位皇帝浩浩荡荡地南下中原,却被做成腌肉悲戚而归?  “花和尚”鲁智深的原型郭威,如何成为血腥乱世里的一道曙光?  一代英主柴荣威震四方却难敌天命,早逝留下多少遗憾?  谁是历四朝十帝、令人望尘莫及的“神话级”政坛不倒翁?  问题少年杨行密的人生道路宛如神助,多少贵人助其成就大业?  流浪儿童徐知诰如何历经各种阴差阳错,咸鱼翻身?  是谁为了不做亡国之君,竟把自己活活饿死?  风流才子李煜人生错位以致亡国,受尽多少屈辱?  一介武夫赵匡胤如何以包容之心开创文治天下? …… ★ 所叙史事,出自《资治通鉴》《唐书》《五代史》《宋史》《十国春秋》等二十余部古籍,考据详实、条理清晰、诙谐幽默、情节生动,既让读者享受到轻松惬意的阅读乐趣,也不失知识性和历史厚重感。
内容简介
盛世大唐分崩离析,至赵匡胤、赵光义收拾残破山河,五代十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混乱、残酷、惨烈的浓重一笔。群枭聚首,割据自雄,谋朝篡位,血溅宫廷;权臣跋扈,武将肆虐,内乱不息,外敌难御……这一时代难见些许曙光,古今史家不乏愤恨悲戚之语,欧阳修感慨“天地闭,贤人隐”,钱穆直言“民生其间,直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惨境”。
本书作者另辟蹊径,借鉴纪传体史书的叙事方式,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百余年黑暗乱世中涌现出的各路豪杰,包括黄巢、朱温、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郭威、柴荣、李煜等南北方的有名人物,共计十七人。透过这些枭雄的人生际遇与争斗较量,厘清历史脉络,铺展开战火纷飞下的社会生活图景。
本书所叙史事,依据来自《资治通鉴》《唐书》《五代史》《宋史》《十国春秋》等二十余部古籍,考据详实,条理清晰,笔调生动,略带诙谐,在轻松趣味的行文中展现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文末附表简洁明了地总结列出一些重要知识点,有助于读者把握。
作者简介
洪兵,贵州安顺人,现居重庆。毕业于上海交大,现任高级工程师。虽系理工科出身,然以研读文史、笔耕不辍为一大乐趣,文风犀利诙谐,洞察深邃,剖析入理。 已出版《黄袍的诱惑:五代枭雄的帝王之路》《战国杀》《南明那些事儿》《红楼是本政治书》《镇国之宝:狄仁杰》等作品。
目录
楔子 李漼的现实之殇
Part1 残唐篇
1. 黄巢:压倒大唐的重量级稻草
非法世家
两条路线的斗争
剿抚较量
闯五关,逛长安
当家方知柴米贵
来世再做枭雄
Part2 北方篇
1. 朱温VS李克用:既生瑜,何生亮
结梁之日
讨公道之路
谁与争锋
当李罕之遇上张全义
重整河山
武装竞赛
挟天子以令藩镇
别了,大唐!
2. 李存勖:生子当如李亚子
河东出奇儿
血溅洛阳
鏖战魏博
后院起火
中原,我来了!
灭蜀引发的血案
3. 李嗣源:逼出来的一代贤君
新朝新气象
内忧外患
皇嗣之争
4. 石敬瑭:功难抵过,终负骂名
成败系于外援
石破天惊
儿皇帝的治国良方
怒火遍地
5. 石重贵:“愤青”当国
知耻近乎勇
攘外未必能安内
骄狂必生祸端
6. 刘知远&刘承祐:准备好了吗?
幸福来得太突然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三藩之乱
朝政堪忧
7. 郭威:雕青天子
几家欢乐几家愁
利在民,犹在国
8. 柴荣:向天再借二十年
初露锋芒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下淮南
计划不如变化快
Part3 南方篇
1. 杨行密:十国第一人
乱世豪杰
地盘才是硬道理
内乱横生
杨渥的小时代
2. 徐温&徐知诰:你的江山我做主
集权之路
江西大叛乱
花落谁家
遗产丰厚
谋朝篡位
秦淮风月
心存芥蒂
3. 李璟&李煜:江山,还是情怀?
才子与五鬼
灭闽之战
重蹈覆辙
才子乱政
亡国之音哀以思
Part4 结局篇
1. 赵匡胤:江山一统
从收地摊开始
孟昶的末路
瘴乡生厉鬼
不完美的收官
附一 五代十国政权列表
附二 五代十国世系表
附三 主要参考书目
附四 五代十国时期年表(公元902—979)
摘要
     楔子 李漼的现实之殇 生活节奏如此之快,你是不是许久没有思考过人生? 宗教有很多种,其信奉的神灵、恪守的戒律大相径庭,但都想要解决一个终极命题:人为什么活着?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宗教秉持一个理念:人生就是一场苦难之旅。 一个人要从苦难中得到解脱,就得有信仰,这是宗教的逻辑。可对于芸芸众生而言,这恍如虚幻的花朵永不可及,因为我们身上背负着无形的枷锁,内心充满着无尽的欲望。 大唐的第十八任统治者唐懿宗李漼号称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但他的虔诚,绝不是恪守清规戒律、苦修而得道。恰恰相反,他是一位沉湎于游乐的风流帝王,在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外出巡幸的排场更是惊人,扈从多达十余万人,可以说是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用晚唐诗人韦庄的诗句“咸通时代物情奢”“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形容他最恰当不过了。 佛门清净,按理说是不会修出这类人的,但东晋高僧释道安一语道破天机:“不依国主,则难立。”佛教兴亡,不过是优选统治者李漼的一句话而已。正是在李漼的统治下,佛教继武则天时代之后又迎来一次发展高潮:佛像、佛寺、佛塔遍布天下,法会、道场、布施规模空前,各式各样的佛经典籍铺天盖地。 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李漼打算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迎佛骨活动。此议一出,群臣纷纷上疏劝阻,有人甚至把李漼祖父唐宪宗李纯当作反面教材,说他当年就是为了迎佛骨而把自己送上黄泉路的。 忠言逆耳,众怒难犯,李漼虽然没有把上疏的大臣怎么着,但依然一意孤行,甚至放出狠话:“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 从法门寺到京师长安,三百里路程,车马昼夜不绝,金玉、锦绣、珠翠耗费无数。是年四月初八,禁军护送佛骨抵达长安,城外搭的彩棚绵延数十里,李漼亲临安福门顶礼膜拜。佛骨在宫中供奉三天之后,安放于安国崇化寺,成千上万信众纷至沓来,欲一睹佛骨真容。更有甚者,不惜点燃自己的手臂,抑或头顶燃香奉礼,以表虔诚。 三个月后,李漼实现了自己生见佛骨、死而无恨的诺言,在病榻上解脱。 距离唐懿宗李漼驾崩不足一年,一场声势浩大的风暴卷尘而起,史称黄巢起义。 大唐丧钟自此敲响,混乱时代拉开序幕。 黄巢:压倒大唐的重量级稻草 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北宋)宋祁等《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中》 懿、僖当唐政之始衰,而以昏庸相继;乾符之际,岁大旱蝗,民悉盗起,其乱遂不可复支,盖亦天人之会欤。 ——(北宋)宋祁等《新唐书·卷九》 非法世家 黄巢(公元820—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生于盐商之家,父亲叫周宗旦。 周宗旦本姓黄,早年过继给了舅舅,改为周姓,长大之后自己又改了回来。黄家在曹州算不上望族,倒也不缺钱,主要的家业是做非法生意——倒腾私盐(“世鬻盐,富于货”)。 卖盐犯法,源于盐铁官营制度。盐铁官营,顾名思义,盐和铁只能由官府经营,贾谊有名的《盐铁论》说的就是这事儿。这一制度始于汉武帝时期桑弘羊的改革,后来几经存废,其基本规律是:朝廷财政宽松时,官府放开市场,改为征税制;财政吃紧时,官府又收回来继续官营。唐朝初期,盐、铁实行征税制,经安史之乱,中央财政捉襟见肘,朝廷又捡回了盐业官营,炼铁业则继续实行征税制。既然盐是官营的,那么任何私人贩卖,当然都是犯法的勾当。 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