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字数: 17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 作者: 侯增艳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99110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对界定了人力资源产业园相关概念、构成要素、功能作用、基本类型、相关理论等。其次,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发展成效进行研究。再次,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机制进行研究。对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政府主导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开发建设、组织管理、经营模式、盈利模式、服务模式、保障机制等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特点优势和不足。最后,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进行评估研究。构建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评估流程,选取部分重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进行综合评估,总结产业园发展成效经验和不足,提出完善产业园评估的建议,为“十四五”时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相关概念 / 001
(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定义 / 001
(二)产业园的定义 / 004
(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定义 / 005
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构成要素 / 006
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功能作用 / 007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 007
(二)搭建产业新旧业态动能转换实践平台 / 007
(三)促进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协调发展 / 008
(四)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技术和政策创新 / 008
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类型 / 008
五、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相关理论 / 011
第二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发展
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历程 / 014
(一)起步探索阶段(2010—2014年) / 015
(二)全面展开阶段(2014—2017年) / 016
(三)转型升级阶段(2017年至今) / 016
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现状 / 017
(一)产业园呈现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 018
(二)形成优质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 / 020
(三)实现经济、社会、人才效益丰收 / 021
(四)完善园区顶层规划和制度体系 / 023
(五)加大政策创新和优惠支持力度 / 024
(六)加强园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 024
(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 025
(八)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 / 026
(九)加强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建设 / 026
(十)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基础研究 / 027
第三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规划
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基本条件 / 028
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战略定位 / 030
(一)指导思想 / 030
(二)战略定位 / 030
(三)产业定位 / 031
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功能布局 / 032
(一)功能定位 / 032
(二)功能布局 / 033
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管理 / 034
(一)建设模式 / 035
(二)管理运营 / 036
(三)招商引企 / 040
五、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保障措施 / 041
(一)优化发展环境 / 041
(二)完善政策支持 / 042
(三)整合服务资源 / 044
(四)提供保障支撑 / 045
第四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机制
一、政府主导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机制 / 047
(一)政府主导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发建设 / 047
(二)政府主导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组织管理 / 048
(三)政府主导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营模式 / 049
(四)政府主导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盈利模式 / 051
(五)政府主导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服务模式 / 052
(六)政府主导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保障机制 / 053
二、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机制 / 054
(一)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发建设 / 054
(二)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组织管理 / 058
(三)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营模式 / 059
(四)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盈利模式 / 061
(五)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服务模式 / 062
(六)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保障机制 / 065
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机制比较 / 066
(一)产业园开发建设比较 / 066
(二)产业园组织管理比较 / 068
(三)产业园经营模式比较 / 069
(四)产业园盈利模式比较 / 070
(五)产业园服务模式比较 / 070
(六)产业园保障机制比较 / 071
四、政府主导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问题及对策建议 / 071
(一)政府主导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模式现存问题与不足 / 072
(二)完善政府主导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的启示建议 / 073
五、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问题及对策建议 / 076
(一)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行效果 / 076
(二)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模式现存的问题与不足 / 078
(三)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自我完善发展的建议 / 080
(四)政府部门鼓励引导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的建议 / 082
第五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规范化管理
一、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 / 086
(一)开展产业园标准化试点工作 / 086
(二)编制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标准 / 087
(三)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认定办法 / 087
二、加强园区规范管理 / 088
(一)制定入驻管理制度 / 088
(二)建立园区统计制度 / 088
(三)开展园区考核评估 / 089
三、推进机构诚信体系建设 / 089
第六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一、数字化赋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 / 091
(一)搭建园区可视化智能展示平台 / 091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园区智能化楼宇 / 092
(三)深化“互联网+智慧人社”创新公共服务 / 092
(四)打造“云人才市场”和“E就业平台” / 093
(五)数字化赋能人力资源服务业态转型升级 / 094
(六)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人力资源信息分析 / 094
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数字化发展方向 / 096
第七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评估
一、评估背景及意义 / 097
(一)评估背景 / 097
(二)评估意义及必要性 / 098
二、评估依据及原则 / 100
(一)评估依据 / 100
(二)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113
三、评估指标选取及体系构建 / 113
(一)指标维度的确定 / 113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 114
(三)指标解释及数据来源 / 119
(四)指标权重的确定 / 126
四、评分细则及评估等级 / 127
(一)评分细则 / 127
(二)评估等级 / 128
五、评估方法及评估流程 / 129
(一)评估对象 / 129
(二)评估机构 / 129
(三)评估流程 / 129
(四)数据采集 / 130
六、产业园试评估 / 132
(一)试点范围 / 132
(二)实施步骤 / 132
(三)结果分析 / 133
七、完善评估体系对策建议 / 137
(一)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 137
(二)建立统计报送制度 / 138
(三)落实评估保障机制 / 139
(四)加强评估结果应用 / 140
第八章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现存问题与不足 / 141
(一)载体建设配套设施有待拓展完善 / 141
(二)发展规划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细化 / 142
(三)管理体制机制尚未接近理顺 / 142
(四)信息化品牌化服务有待提升 / 143
(五)产业发展水平经营效率有待提升 / 143
(六)园区社会效益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 144
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144
(一)完善载体设施配套建设 / 145
(二)研究制定园区发展规划政策 / 145
(三)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职能 / 146
(四)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特色服务 / 146
(五)推进园区智慧化信息化建设 / 147
(六)加强园区对外宣传推广交流 / 147
(七)提升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和经营效率 / 148
(八)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效益 / 148
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未来发展方向 / 149
(一)进一步发挥园区集聚示范效应 / 149
(二)进一步推进园区信息化建设 / 149
(三)进一步推进园区国际化水平 / 150
附表1: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评估指标体系 / 152
附表2: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评分细则 / 154
附件1: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评估报告 / 158
附件2:中国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评估报告 / 183
参考文献 / 203
后记 / 20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