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知文库148·雨林里的消亡 一种语言和生活方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终结

新知文库148·雨林里的消亡 一种语言和生活方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终结

  • 字数: 18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瑞典]唐·库里克著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726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九十年代,年轻的人类学家唐·库里克,只身走入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中,位于一片沼泽地中央,人口仅两百的小村庄嘉普恩,记录一门濒临消亡的当地语言——泰雅博语。到达后他就深深领悟到,如果不理解说这种话的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就不可能真正学会这门语言:你必须要了解他们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如何争吵、八卦和开玩笑。在这段跨越三十年的时光中,他反反复复拜访当地,每次都停留数周到半年多的时间不等,亲眼见证了语言环境日渐稀薄,记录下他所能学习到的一切。与此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已经义无反顾地融入了嘉普恩村民的生活与世界,与他们的悲欢和命运产生了交融。本书英文版出版当年,即入选美国《时代周刊》推荐当季推荐阅读书目和《美国国家地理》当季很好旅行类图书,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读者好评。
作者简介
唐·库里克(Don Kulick),人类学家,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人类学教授,曾撰写和编著十几本著作,涉及从变性性工作者的生活到脂肪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的话题。他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进行过广泛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并获得过包括美国人文基金会学者、梅隆基金会客座教授和古根海姆学者奖等多项资助和荣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我们呼吸的空气 第二章 沼泽里的村庄 第三章  拜师学艺 第四章  摩西的计划 第五章 给予的负担 第六章 在迦普恩吃饭 第七章  “我要离开这里” 第八章 飞越彩虹 第九章 脏话里的诗意 第十章 肝脏问题 第十一章 年轻人的泰雅博语 第十二章 险象环生 第十三章 谁杀死了莫内 第十四章 卢克写了一封信 第十五章  地狱走一遭 第十六章 语言消亡时,实际消亡的是什么? 第十七章  尾  声 后记  结束之后 关于书中人名的说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我们呼吸的空气 “你们所要做的就是填好这张表,公司就会过来,抽走你们的空气。”大腹便便的腐败政客东施先生向村民们解释道。他坐在一个村民家的地上:这是一个架在桩子上的露天房子,用树皮做成,西米棕榈叶做屋顶。 这个东施先生四十五岁左右,谢了顶,来自邻近的一个村子。他已经竞选过多次省议会的席位,但每每都会败给一个竞选前夕到来的人,那个人许诺要比东施先生给村民们更多钱和舷外马达。那人赢了选举之后近水楼台先得月,把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用来发展的资金中饱私囊,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东施先生的野心就是想成为那样的政客,而且他自信总有一天能如愿以偿。与此同时,他奉承巴结那些拿下议席的腐败政客,然后开始觊觎更多当地的征地项目。他那个啤酒肚就是他成功哄骗村民的见证,他说服他们这些项目将能给他们带来改变。专享的变化就是他们发现自己的腰包比他来之前更瘪了。允诺的改变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他总能找到替罪羊:腐败的政客撒谎啦,有人偷了钱啦,巫师作法然后一切都消失啦之类的。 东施先生坐在一个村民家里,背靠着角落里的一根柱子挠痒,大汗淋漓。他不是因为紧张。他之前已经来过多次,也知道怎样给村民们灌迷魂汤。他流汗是因为他太胖,而且午后骄阳似火;还因为他嘴里塞满了槟榔,那玩意儿就像咖啡因一样刺激你,让你出汗不止,还会把你的嘴巴染得鲜红,牙齿黑得像烂掉了似的。 来开会的村民们没有多说什么。他们只是听着那个叫翁佳尼的(他们在背后管他叫“大肚子”)告诉他们他为什么要来。 二十来个男村民就像大肚子那样盘着腿,分散开坐在屋子里。他们组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圈子,也嚼着槟榔,偶尔腰部前倾,然后准确无误地把鲜血一般的唾沫吐进树皮地板的缝隙里。女人们散坐在近旁的门厅口。她们也嚼着槟榔,一只耳朵听着屋子里的交谈,另一只耳朵听着邻居们在翁佳尼说话时的窃窃私语和尖酸刻薄的评论。 “我今天来是让大家提高认识。”翁佳尼宣称。他操着一口皮金语,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国语,还抛出了一个新词ewenes,是他从非政府组织或教会又或者是什么政府资助的课程里学来的,还不厌其烦地广而告之他参加了遥远首府里的课程的事,去过那个地方的村民屈指可数。他说,他刚从首府回来。他在那儿参加了一个为期三天的新课程,与所谓的碳贸易有关。 翁佳尼告诉村民们,他们应该了解一下在“各国”(ol kantri)——他指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之外的每个地方——碳贸易已经变成了一桩大事。他说,“各国”空气资源告急。那些几乎覆盖每一寸土地的工厂已经把空气消耗殆尽。树也不再有了。翁佳尼提醒大家,树能制造空气。没了树,就没有空气。“各国”老百姓越来越难呼吸了。 相比之下,巴布亚新几内亚则植被繁茂。翁佳尼的身子前倾越过蜷曲的双腿,把一口红唾沫吐进地板间的缝隙。他用手背抹了一把嘴巴,脸颊上散开一片猩红的印子。他大臂一挥,指向大家周遭的雨林。“看看你们周围,”他说,“你看到的都是树。巴布亚新几内亚到处都是树。我们可是有源源不断(obaplo)的空气啊。” “各国”发现巴布亚新几内亚有丰富的空气资源后,纷纷派遣使者到这里来寻找空气。翁佳尼告诉村民们,巴布亚新几内亚对“各国”深表同情,然后达成了交易。一家受政府许可的公司会把大型储气罐运到雨林里,然后抽满空气。满载空气的储气罐之后会被运往“各国”,空气会被装进瓶子里,在商店里出售。他解释说,这就是碳贸易。 “你付多少钱,就能得到多少空气。”翁佳尼笑了,想让村民们见识见识自己多么见多识广,对“各国”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你没足够多的钱,你就得不到足够多的空气,一会儿你就会上气不接下气。” 生活在这片与世隔绝的沼泽地里的村民们之所以关心这件事情,是因为这片尚未开发的雨林是祖先留下来的土地,而这里是空气储气罐的优选目标。翁佳尼一再重复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村民们飞黄腾达的时刻到了,碳贸易会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翁佳尼也不清楚他们能得到几百万基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法定货币),但想必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此外,那家公司会为村子带来发展的机遇。为此,许多树得被砍掉(毕竟,储气罐很大,需要空间),村民们将被禁止打猎或在自家土地上造花园。但他们不用再打猎,也不用再种植食物了——那家公司会给钱,数字多少不知道,还会修一条高速公路和一条机场跑道,给他们造钢筋水泥的房子、商店和一个游客中心,还会给他们建一所大学。 村民们只需要把翁佳尼从网兜里拿出来摊开在他面前地板上的表格填了。表格用英文打印,没有村民会这种语言。条文规定,从碳贸易中所得的收益将百分之百归一家叫太平洋碳贸易有限公司的机构所有。这家公司的老板是翁佳尼和他村里的其他三个村民。在这次会议期间,从始至终,大肚子都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这些小细节。他只是一味怂恿村民,如果他们想要改变,就把表格填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