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京杭大运河设计师 郭守敬

京杭大运河设计师 郭守敬

  • 字数: 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 作者: 王申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333380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1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元代有名水利专家郭守敬与京杭大运河的建设为核心主线,从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和早年治水实践讲起,注重揭示这些经历对其后来主持大运河工程的启发和影响,继而详细介绍了郭守敬规划、修建通惠河、会通河的过程,并从水利角度分析郭守敬在中国大运河目前的历史地位,以及后世对其治水功绩的评价和纪念。
作者简介
王申,男,1989年生,安徽灵璧人,中共党员。2011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史与水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清代钱塘江河口沙水奏折及沙水图整理与研究),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一项(钱塘江河口涌潮变迁及其对海塘修筑之影响),参与了《浙江通志·水利志》和《浙江通志·海塘专志》的编写工作。出版著作有科学家传记《乐在图书山水间——常印佛传》和科学文化普及图书《铜文化故事》。在《清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郭守敬的青少年时代
祖父的影响
师友的荟萃
第二章家乡治水 崭露头角
修桥治水 造福家乡
终生事业 立下宏愿
第三章水利六事 规划总纲
出山初至大名路
水利六事献可汗
第四章施展抱负 积累经验
修复西夏灌渠
考察黄河水利
开引永定河水
第五章山东段运河的勘査
统一战争的需要
六条水线的提出
勘测精度的评价
……
摘要
     第一章 郭守敬的青少年时代 祖父的影响 “七百多年前一个晴朗的夜晚,人们都已进入了睡乡。夜深了,明亮的北斗七星渐渐西斜,一所院子里那个不太高的土台上,还闪耀着一点灯光。一个少年正在土台上全神贯注地忙着。借着灯光,能看出他在一座用层叠交叉的竹圈扎成的球形架子旁边工作着,边上还摊放着一份图。这球形的竹架子是一座照着古代图形仿制的精巧的‘浑仪’。少年望望天,又转动仪器中间的一个小竹筒进行观测,随后俯身将观测的结果记录并绘制在旁边的天文图上……”这是有名天文学家、天文史家潘鼐先生在《郭守敬》一书的开篇根据史料记录还原的历史上的生动的一幕。少年名叫郭守敬,当时十五六岁,观测地点在他的家乡——位于华北平原的邢台旧县城西北30里左右皇寺镇的郭村,观测工具浑仪是他根据古书中所描述的仪器构造,自己动手用竹篾编制而成的。为了扩大视野,他还在院中筑起土台,将浑仪安置其上,以便观测中国古代传统的特定星座——二十八宿诸星和天空中的其他亮星。在祖父郭荣的教导指点下,此时的郭守敬不仅已熟知全天星座的相对位置、名称,而且掌握了浑仪的原理,希望通过观测,进一步认识各星的准确位置和相互间的距离。夜晚的苍穹是那么深邃静谧,让郭守敬感到痴迷和震撼,而小院外的世界在当时并不安宁,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政治鼎革的动荡。 郭守敬于公元1231年出生在河北邢州邢台县郭村。这一年,是蒙古汗国太宗三年,金哀宗正大八年,南宋理宗绍定四年。往前20年,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高原各部后,于1211年亲率10万大军与金军主力决战于野狐岭,大败金军,杀、伤20余万众,使金国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力量。此后,蒙古铁骑不断南掠,席卷金朝统治下的黄河以北各府路州县,大肆劫掠人口、牲畜、财物,“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庐尽毁,城郭丘墟矣”。至郭守敬出生时,邢州已被蒙古军占领10余年了。三年后,金国覆灭,长江以北尽归蒙古统治。习惯于游牧迁徙的蒙古统治者,最初并不知道如何统治农耕定居的中原汉族地区。他们不择手段,强取豪夺,大肆搜刮百姓,致使民不聊生,百姓四处逃亡,华北地区的经济持续衰败倒退,一片萧条。据元平章政事宋子贞描述,邢州被蒙军占领之初总计有15000户,属答刺罕部,每县设达鲁花赤,并由其一人管理。在达鲁花赤治下,官吏“肆为朘割,始于贫民下户,次则中人富家,末则权豪势要,剥肤椎髓,惟恐不竭”,“百姓始大骇,散而之四方”,久之,“千里萧条,为之一空,郡城中才百余家”,为求生存,百姓竟然“以土塞门,穴地而出,望见马尘则匿至丛薄间矣”,真是一番人间炼狱的惨景。正是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里,郭守敬出生并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 关于郭守敬的父母,历史文献中没有留下记载,二人可能较早就去世了。郭守敬是在祖父郭荣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郭荣“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号“鸳水翁”,是一位精通四书五经的儒者,兼通天文、历法、数学和水利之学,且是“隐德君子也”,道德修养深厚。由于生逢乱世,郭荣虽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只得隐居乡野,结交才俊,切磋学问。 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