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媒介导论

媒介导论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748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教材的写作背景正是媒介对社会影响无处不在的时期,当今社会媒介从信息传播中介转变成为社会生产力要素,传媒业对社会、生活影响深入,新闻传播学科从隐性走向显性。本教材以媒介研究作为理论的出发点,通过分析媒介理论、研究内容生产,学习者能够具备应对媒介产业、内容产业等文化产业需求的理论知识及思辨能力。
内容简介
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媒介技术变革及相应社会影响的介绍,下篇为媒介内容的鉴别与分析。 教材内容以媒介发展历史现象、理论思辨、业界操作及前沿知识为研究主线,具体介绍媒介发展及融合背景下的媒介概念,媒介功能,媒介性质,媒介融合引发社会变迁,媒介内容的区分、分析、评价等知识。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中国家高度重视媒介发展和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本教材增加了对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5G等新技术的介绍及人文思考。教材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从媒介角度理解国家政策,提高专业素养,积极投身媒介产业、内容产业,并勉励学生在专业基础上肩负起传播主流文化的社会责任,坚定爱国主义信念。 本教材为新闻传播类基础理论教材,也可作为自学人员学习基本理论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杨茜,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媒介导论》《媒介融合导论》等媒介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陈淑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融媒体技术、舆情分析,主要研究成果有《数据可视化对受众新闻理解的影响》《融媒体技术概论》等。 冯帆,讲师,研究方向融合新闻、媒介文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融合新闻与受众心理》《融媒体环境下受众认知与行为》等。
目录
上篇 媒介技术形态
第一章 媒介概念解读
第一节 媒介概念分析
第二节 媒介与媒体——需要区分的概念
第三节 理解媒介融合
第二章 媒介功能解读
第一节 中介——传播学早期观点
第二节 冲击——媒介环境学派的关注
第三节 当代传播学视域下的媒介社会职能
第四节 未来——媒介技术对生命哲学的改造
第三章 技术变革是媒介融合的肇始
第一节 媒介技术变革决定媒介融合始终
第二节 技术变革是媒介融合的肇始
第三节 正确理解媒介融合的逻辑特征
第四章 媒介受众变迁
第一节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受众
第二节 媒介融合时代的受众
第五章 数字经济建设
第一节 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第三节 网络社会促进普惠均衡发展
第四节 积极应对数字经济革命,加快培养数字经济时代的传媒人才
第六章 媒介的文化影响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传播
第二节 媒介融合的文化影响
第三节 媒介融合对文化的阻碍与挟持
第七章 媒介伦理与媒介素养
第一节 媒介融合对媒介伦理的冲击
第二节 媒介融合要求新的媒介素养
第三节 媒介融合时代如何提升媒介素养
下篇 媒介内容生产
第八章 融媒体内容产业概述
第一节 内容产业概念
第二节 融媒体内容产业述析
第三节 内容创业现状
第九章 媒介信息生产变革
第一节 融媒体时代媒体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的再造
第二节 融媒体时代信息生产主体的多元化
第三节 融媒体信息生产流程的变革
第四节 融媒体信息生产平台
第五节 媒介融合下内容制作的未来趋势
第六节 转型与升级:媒介融合战略的启示
第十章 图文与出版事业
第一节 图文传播的特性
第二节 图文与纸媒
第三节 图文与屏幕
第四节 移动互联网图文新特征
第五节 网络图文报道的多媒体形态
第十一章 声音及声音媒体
第一节 声音的传播历史
第二节 声音的传播特征
第三节 声音媒体及内容
第十二章 融媒体视频形式
第十三章 融媒体内容管理新变
第一节 我国内容管理政策回顾
第二节 内容管理须适应媒介融合形势
第三节 信息安全与国家战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