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学术流变(全2册)

中国学术流变(全2册)

  • 字数: 90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2161009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学术流变(上下)(精)/冯天瑜文存》新版保留原版综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八部分,增加民国及现代部分,共为九章。前八章补人若干新篇目,包括港台学者、海外华裔学者、外国汉学家的论述,以扩大观察中国学术流变的视野。如唐君毅以《易经》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之序,言中国学术精神之发展,还将中国历代文化精神与西方历代文化精神作比较,观其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又如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致力于开掘中国传统学术中的科学人道精神。这些论说都为中国学术史研究开辟新境界。
新版还择要反映由考古发掘、文献披露所推动的对学术史的新认识,如甲骨文的发现与破译,拓展研究殷商文化的视野,提供了“释古”以重建古史的可能:敦煌文书、汉晋木简的再见天日,打开中古史的渊富宝藏;楚简的联翩出土,揭开先秦及秦汉学术的原始状貌,以至有学者认为楚地简帛文书的发现,有必要改写先秦及秦汉学术史;而明清“大内档案”的面世,扩展并加深了对明清学术的理解。总之,新版博采新论说、新材料,意在求得中国学术流变较深广的观照。
《中国学术流变(上下)(精)/冯天瑜文存》各部分前均由编者撰写提要,录文则按如下顺序编排:A.对一代学术流变的概括;B.对各学派、学者的分论(对同一学派也先列总论,后列分论)。录文标题为编者所加者,均以*号注明。部分录文中之夹注经编者删除者,在录文标题处加注释说明。选录自诸子书及二十五史者一律不注作者姓名。录文版本尽量采用近五十年出版的标点本。录文中的繁体字、异体字在不导致歧义的前提下改为规范简体字。原文版式为竖排者,一律改为横排。一些现代学者遵从当时流行的泛化封建说,将非封建的秦汉以降两千年称“封建时代”,此不妥当,然本编仍保存选文原态。
目录
序言
中国学术综论
章太炎 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节录)
谭其骧 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
程颐 论秦至宋学术与政治*
刘师培 论古今学风变迁与政俗之关系(节录)
刘师培 南北学派不同论·总论
冯友兰 中国古代哲学之政治社会的背景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节录)
康有为 学术源流(节录)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节录)
梁启超 论时代思潮*
罗振玉 古今学术之递变(节录)
柳诒徵 中国文化史·绪论
王国维 周末以后学术之流变*
方以智 通雅·序(节录)
韩愈 原道(节录)
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道统录(节录)
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
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总叙
周予 同汤志钧“经”、“经学”、经学史
冯天瑜 “中华元典”界说*
叶适 进卷·总述(节录)
叶适 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
程颐 上仁宗皇帝书(节录)
汪循 儒志编·原序(节录)
阮元 拟国史儒林传序(节录)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序(节录)
谭嗣同 仁学(节录)
任继愈 儒家与儒教
严复 论八股存亡之关系(节录)
汪家禧 儒与二氏出入论
梁启超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节录)
太虚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之影响
杜光庭 道德真经广圣义序(节录)
李渤 真系(节录)
马端临 论道教*
唐君毅 孔子以后之中国学术文化精神
唐君毅 中国文化之过去与现在(节录)
方东美 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导论
[日]伊藤长胤 古今学变·序
[法]汪德迈 古代中国占卜术派生的理性思维(节录)
[英]李约瑟 中国对科学人道主义的贡献

论先秦学术
王夫之
庄子·天下(节录)
天下篇解(节录)
孟子·滕文公下(节录)
荀子·非十二子(节录)
韩非子·显学(节录)
吕氏春秋·不二(节录)
尸子·广泽(节录)
……
论秦汉学术
论魏晋南北朝学术
论隋唐五代学术
论宋元学术
论明代学术
论清代学术
论民国学术
附录 学派 学说 学者概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