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势道术(产品经理成长之路)

势道术(产品经理成长之路)

  • 字数: 33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高玮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1212489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如何在我们投身的产品经理领域获得成长?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保持自身竞争力的方法又是什么?作者以多年的从业经验,从实例出发给出独到见解。全书分为六章:什么是产品、取势——行业分析、明道——需求分析、优术——产品分析、确定性、以及产品思维重在认知,围绕产品层次的“术、道、势”展开,内容涵盖需求分析、产品分析、产品设计、产品思维等,作者用平缓有力的叙述,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对产品经理成长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细致剖析,力求帮助更多产品经理人实现职业路上的完美进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六大章节,1:什么是产品;2:取势:行业分析;3:明道:需求分析;4:优术:产品分析;5:确定性;6:产品思维重在提升认知。希望在两个方面提升产品经理的能力与认知,1:对工作中具体的产品,深入浅出的剖析内在逻辑和深层动因,从势、道、术的层面拆解产品该如何设计、管理、不断迭代进步;2:提出一个新的理念:,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产品不是做了一亿DAU的App,最重要的产品是自己,通过产品管理的思路,用每一章,探讨产品经理在职场与自我的成长之道。
作者简介
高玮,拥有12年视频产品经验,14年团队管理经验。有过一线产品从0-1,再到行业第一的实际工作经验。在用户体验、商业广告、会员系统、推荐引擎、MCN、内容社区及视频领域有自己深层理解和行业经验。累计获得30余项专利,有很强的创新、管理及沟通能力。北京开课吧科技有限公司 COO、合伙人北京不亦乐乎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CEO 北京豆果扬天科技有限公司(豆果网) 副总裁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爱奇艺)产品总监北京悠视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悠视网) 产品总监
目录
第1章 什么是产品
1.1 在谈论产品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1.2 在商业世界中,人也是产品
1.3 产品的层次—势、道、术
第2章 取势:行业分析
2.1 为什么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
2.2 唯有海阔,才能凭鱼跃
2.3 行业、产业与市场
2.4 如何分析行业
2.5 行业价值链分析
2.6 通过PEST框架分析行业
2.7 通过行业分析,找到属于自己的风口
第3章 明道:需求分析
3.1 产品就是满足需求的载体
3.2 专业产品经理和用户之间的认知差
3.3 需求只能被发现,而无法被发明
3.4 需求、需要和欲望
3.5 如何挖掘需求
3.6 用KANO庖丁解牛
3.7 通过需求分析,找到自己和商业世界的接口
第4章 优术:产品分析
4.1 优术要优在什么地方
4.2 竞品分析的竞与品
4.3 竞品分析的目标
4.4 竞品分析的框架(上)
4.5 竞品分析的框架(下)
4.6 格物致知(上)
4.7 格物致知(下)
4.8 从底层思考交互设计
4.9 从后视镜到水晶球
4.10 不同阶段数据分析关注的要点
4.11 情感化设计
第5章 确定性
5.1 确定性的价值
5.2 提高确定性的方法
5.3 提升各个阶段的确定性
5.4 确定性的路途
5.5 摸着石头过河
5.6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要在低确定区域达成高确定性
5.7 在低确定性区域,形成自己的确定性成长闭环
第6章 产品思维重在认知
6.1 个人成长与自我投资
6.2 如何搭建知识体系
6.3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提高认知
6.4 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做
6.5 职场环境对产品经理的意义
6.6 升维思考与降维打击
6.7 被拒绝的勇气
6.8 自信心与职场环境
6.9 无我(上)
6.10 无我(中)
6.11 无我(下)
摘要
     在互联网的圈子里,我们每天都在谈论产品:哪个App又发布了新的版本,AppStore靠前00榜上又出现了谁,张小龙、雷军、乔布斯也必然是每天挂在嘴边的“大神”。但我们在谈论产品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高谈阔论的产品究竟是什么?产品并不只是界面、后台的简单叠加,毕竟产品的概念不是互联网专享的。一瓶水是产品,一本书也是产品,一个树上结的苹果和你手中的手机都是产品,那么,产品究竟是什么?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产品的定义是“生产出来的物品”,这说明了第一个层面,产品是需要有生产方的。此定义把世界上最宝贵的一些东西排除在产品之外了,如阳光、空气、大海、爱情、生命等。尽管很多产品经理都有着造物主的情怀,但不得不说,造物主的劳动成果并没有被列为产品的范畴。 不过“生产出来的物品”这个概念依然显得太过宽泛,经济学上产品的概念,更趋向于我们日常所描述的产品——“产品是指能够供给市场,被人们消费和使用,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东西,它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者它们的组合。” 这个定义中包含了几个关键要素。 产品被制造出来是为了在市场上形成交易,而不是造出来供自己使用或者只给特定的人使用的。例如,我的炒饭做得非常好,但如果我炒的饭自己吃了、家人吃了,或者为了让朋友帮我办事情给朋友吃了,即使我“生产”了炒饭,但这个炒饭并没有供给市场,所以也不能称为产品。 产品做出来是给人使用的,而不是给人供奉或者炒作的。艺术大师画一幅画,这是一个生产的过程,画作完成之后在拍卖会上拍卖,形成了交易,如果买家拿到画之后把画锁到保险柜中,那么这幅画就不再是产品了。因为锁在保险柜中的目的无外乎有两个,藏起来或者怕损坏,那么在这种状态下,这幅画的属性是一件艺术品或者收藏品。如果是为了保值、增值,期待着未来的某一次拍卖会能卖个好价钱,那么这幅画就成了一笔投资。 产品需要人们使用,而非收藏或炒作。绘画大师绘制一幅画,即完成了一次生产。画作在拍卖会上被拍卖则形成了一次交易。假如买家将画作拿回家锁入保险柜,那么画作则失去了产品的属性,从产品转化为了艺术品或者收藏品。 满足需求是产品生存的关键。产品有人使用并且能够进入市场,就意味着使用者为了使用这个产品付出了成本。这种付出的背后必须满足某种需求,也就是供需关系成立的基本要素。假设我要生产一个特别高效的设备,类似一种圆筒,后面配一台大功率风扇,为了达到极高的效率,风扇组件委托戴森公司来设计,做到低能耗高风量,而且噪声极低,发热量小,免维护。圆筒外壳用铝合金一体压制成型,精致典雅,手感不错,用了苹果笔记本电脑的外壳技术,为了品质甚至牺牲了一定的良品率。这样一台精致、优雅、高效的设备——全自动AI撒币机,我们会帮助客户安装在楼顶,用途是在里面放上纸钞后,可以使纸钞非常高效地向外抛洒,而且通过拥有专利的内部可变膛线设计,加上空气湿度和风力的传感器以及智能算法,可以保证纸钞在出膛之后,在空中飞舞出完美的旋涡。我想,即使这样高端的设备,恐怕也不会有人要,所以也不能被称为产品。 因此,满足需求、供人使用、面向市场,这是产品的3个原则。在满足这些原则之后,形态可以非常宽泛,有形的物品或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都可以是产品。所以我们在谈论产品的时候,谈论的重点应该放在需求、用户和市场上。 谈论哪个App发布了新的版本,重点应该在于这个App的新版本增加了什么新功能?这个功能满足了用户什么样的新需求?市场上是否有类似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解决方案之前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这个版本是否去掉了一些功能?之所以去掉这个功能是由于使用的用户太少导致需求不成立,还是由于供需关系的问题导致入不敷出? 谈论靠前00榜上又出现了哪个新产品,重点应该在于这个新产品是否解决了某个一直存在,但没有解决的需求,还是某个需求找到了新的、更好的解决方式,又或者发掘出了新的需求。产品冲上榜单是一个被市场认可的信号,但应该考虑这种认可是短暂的,还是长期存在的?这个产品的用户具备什么样的特质?自己的产品用户是否和这个产品的用户类似?这个产品被市场验证的功能需求是否可以被自己的产品所用?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明晰产品是什么,是做好产品的第一步。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