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第14辑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第14辑

  • 字数: 3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784768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2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是由浙江师范大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全力打造的学术交流平台。《集刊》结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研究、开发与利用以及与传统文化、影视文化的研究等,并通过田野调查、场景还原、溯源、联想等方式,分门别类地深入探讨了非遗文化的起源、细节、内涵等,观点鲜明、见解独特。全书立足浙江,面向全国,长期关注非遗领域发展动态,既重视非遗理论研究,亦重视个案和田野调查。本书为第14辑,内容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影视文化研究、学科与域外视野五部分。
作者简介
陈华文,男,金华市武义县人,1959年7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浙江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浙江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民俗学硕士点负责人;曾任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院长。2007年入选省“五个一批”人才工程(理论),2014年入选2013年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新闻人物。
目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研究
城市场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探讨
——以重庆市为例
对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人制度的思考
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以临清贡砖烧制技艺为例
雁北耍孩儿非遗发展中民俗性与舞台化的失衡
——基于大同市耍孩儿传习中心的调查
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以“孟姜女传说”为例
演述场域的标定和非遗的存续
——以常山喝彩歌谣为例
开化香火草龙传承基地维系的困境与对策
——以苏庄镇初级中学为例
东阳竹编的发展现状及其当代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开发
全域旅游视域下寿县非遗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八公山乡豆腐制作技艺为例
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的景观叙事转化
以非遗为中心的瓶窑老街景区开发现状、问题与策略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阜南柳编生产性保护的得失与反思
乡村振兴视角下秸秆农产品包装的设计与可持续利用探索
非遗作为乡村振兴下的乡土文化实践
——以缙云河阳剪纸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研究
祝寿图像中的动物意象类属与意义释读
农村传统文化双元属性的协同演进研究
阜阳剪纸的形式语言与意象表达
民国时期都市女性形象呈现的一个视角
——以上海月份牌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影视文化研究
《一百年很长吗》:“隐性知识”的影像化表达与共情传播
李子柒短视频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中的价值
武侠剧的洞穴文化探析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传统意象
学科与域外视野
基于CiteSpace数据可视化分析对中国文化遗产学的思考
日本学者对中国南方及越境地区民族民间文书的调查研究与成果述评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稿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版权声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