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设计院:价值与挑战

中国设计院:价值与挑战

  • 字数: 40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丁光辉,薛求理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22671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流动"的视角梳理中国建筑设计院的历史演变,揭示了建筑实践与设计机构之间的互动轨迹和结构关系,展现了设计院的独特价值与使命——设计(应对)流动。作为国家进行建筑资源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组织,设计院建构了一种"差异化流动"实践。它们试图用设计来解决各种(物质、人力、知识等)资源在空间、地理层面的不平等分布,但同时也加剧了差异,形成了新的不平等状况。
作者从三个维度来交叉论述设计与流动的复杂关联:1)狭义上的建筑设计——设计院通过物质实践提供必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来容纳人员、商品、资本、服务等社会要素的广泛流动;2)广义上的组织设计——政府官员、行业领导和专业人士对设计院本身进行机构调整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3)设计作为名词,是指建筑通过各种媒介,包括图纸、图像、文字、模型或多媒体等,形成可传播、可流动的设计知识。
全书以时间为顺序,以专题研究为主要内容,分别包括设计院的诞生、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21世纪的改革和转型、城市化过程中的使命与介人、高校设计院的产学研实践,以及设计院的中外合作及援外实践。设计院在70年的社会变革中,承担了"流动之舟"的双重职责("载人"、"航行")——前者是指物质空间的生产,后者是指建筑文化的创新,从而构成了一种关于流动的聚合体。这种实践融合集体创作与个人探索、强调实用主义与文化自觉、嵌入体制与思想解放的共存,塑造了一种混合科层特色与个人魅力的特殊组织。
作者简介
  
目录
作者中文版 序一
作者中文版 序二
第1章 绪论:设计(应对)流动
第2章 组织重塑与人员流动:设计院的诞生实践
第3章 标准规范与设计写作:设计院的知识流动
第4章 摆脱僵化与重新流动:设计院的自我变革
第5章 机构转型与内部流动:设计院的名人效应
第6章 城市扩张与要素流动:设计院的社会功能
第7章 产学研三结合:高校设计院的文化生产
第8章 全球流动与中外合作:设计院的中介作用
第9章 设计输出与跨国流动:设计院的援外实践
第10章 在流动之外:设计院作为一种混合型组织
第11章 尾声:差异化流动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